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3 21:31: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
了解内容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明确要求
阅读教材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
——写自己家乡的风俗,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场景,写好主要部分。
回顾写法
回顾前几课的学习,结合具体文章说一说收获。
——在《北京的春节》(老舍)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北京的春节习俗,重点描写的是除夕、初一、元宵节这三个日子的习俗。详略得当的写法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腊八粥》重点写的是“等粥”。通过对八儿“等粥”时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突出八儿急迫的心情,使他着急喝粥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印象深刻。
启用写法
本单元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懂得:
本单元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懂得,详写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描写生动形象;略写与详写相辅相成,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详略得当的写法能使文章主次分明,有助于读者抓住重点。
节日风俗
春节拜年
节日风俗
端午赛龙舟
节日风俗
元宵节
节日风俗
中秋节
节日风俗
端午节包粽子
组内说说自己了解的中国节日与习俗,再与大家交流。
交流探讨
我国的节日和民俗文化非常丰富,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一些少数民族还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交流探讨
组内说说自己了解的中国节日与习俗,再与大家交流。
贴春联
闹花灯
赛龙舟
扭秧歌
拜年
吃粽子
包饺子
赏月
吃饺子、守岁、放鞭炮、穿新衣、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些是常见的春节习俗。但是在不同地域,春节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北方人在除夕夜吃饺子,而南方人则在除夕夜吃汤圆,有些地方的除夕夜主菜是火锅。
交流探讨
组内说说自己了解的中国节日与习俗,再与大家交流。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诗人屈原而确定的节日。端午节吃的粽子,在南北方也是不同的。南方一般吃肉粽子、蛋黄粽子,特点是甜腻;北方一般在粽子里放枣、葡萄干等,口味比较清淡。
交流探讨
再次阅读课文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等文章中详写部分的段落。
对比学习
思考:文章是怎样体现主要内容详细写的?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 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对比学习
北京的春节
抓住赶做年菜、酒肉香味、老少男女穿新衣、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等事物及现象的细节描写,突出“除夕真热闹”的节日特点。
对比学习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 ! 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
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
是吗?”
“是啊 ! 孥孥说得对。”
《腊八粥》
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让那个迫切想吃粥的八儿从文字“走到”读者的眼前,书中的人物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自然就突出了。
本节课先写重点介绍的内容。
小试牛刀
动手写之前,可以先回到课文,仔细阅读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再动手写自己的习作。
小试牛刀
写写自己家乡的节日与习俗。
思考:习作要写什么?该怎么写?
1. 先确定写什么。看着节日名称想一想,自己更了解哪一个节日,选出最佳。
小试牛刀
思考:习作要写什么?该怎么写?
小试牛刀
思考:习作要写什么?该怎么写?
2. 再研究怎么写。
①先想一想:这个节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再想清楚:这个节日的习俗可以从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
③最后确定:在重点介绍的方面,可以详细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也可以把节日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1.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修改建议
2.先自己读一读写好的段落,然后读给同桌听,再结合对方的修改建议修改。
3.请一名或几名同学朗读习作,听取其他同学评议和修改意见后,再完善习作。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