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4个均为2L密闭容器中不同投料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速率最大的为
A.v(NH3)=0.05mol·L-1·min-1 B.v(H2)=0.03mol·L-1·min-1
C.v(N2)=0.02mol·L-1·min-1 D.v(H2)=0.00lmol·L-1·s-1
2.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A+BC体系中,n(B)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表:
t/min 0 1 2 3 4 5
n(B)/mol 0.080 0.036 0.028 0.020 0.020 0.020
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区域为
A.1~2min B.1~3min C.2~3min D.3~5min
3.下列各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2NaHCO3Na2CO3+CO2↑+H2O与CO2+H2O+Na2CO3=2NaHCO3
②SO2+H2O=H2SO3与H2SO3=SO2+H2O
③N2+3H22NH3与2NH33H2+N2
④NH3+HCl=NH4Cl与NH4ClNH3↑+HCl↑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小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8mol/(L s)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 min)
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
5.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A.v(X)=0.5mol/(L·min) B. v(Y)=0.3mol/(L·min)
C.v(Z)=0.4mol/(L·min) D.
6.在一密闭容器中,N2+3H22NH3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2与H2不再化合,NH3不再分解
B.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的同时消耗3mol H2
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7.T℃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 mol/(L·min)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8.对于反应:4CO(g)+2NO2(g)N2(g)+4CO2(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mol L-1 min-1 B.v(NO2)=0.7mol L-1 min-1
C.v(N2)=0.4mol L-1 s-1 D.v(CO2)=1.1mol L-1 min-1
9.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NH3)=v(O2) B.v(O2)=v(NO)
C.v(NO)=v(H2O) D.v(O2)=v(H2O)
10.将一定量硫化氢气体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2S(g)S2(g)+2H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10-3.6380
B.该反应的△H>0
C.反应速率:vA>vC
D.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1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速率 A B C D
v正/(mol·L-1·min-1) v(A)=2 v(A)=1 v(A)=2 v(A)=2
v逆/(mol·L-1·min-1) v (B)=2 v(B)=1.5 v(C)=1.5 v(A)=2
A.A B.B C.C D.D
12.把0.6mol气体X和0.4mol气体Y混合于2.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测得5min末生成0.2molW,又知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 L-1 min-1,则n值是
A.1 B.2 C.3 D.4
13.下列不同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A+B=C+D,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常温下,20mL溶液中含A和B各0.001mol;
②常温下,100mL溶液中含A和B各0.01mol;
③常温下,向10mL含A和B各0.0005mol的溶液中再加入蒸馏水30mL;
④常温下,100mL溶液中含A0.01mol和B0.005mol。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14.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3、VO2、VNO、VH2O(mol·L-1)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
A.VNH3 VO2 B. VO2 VH2O
C. VNH3 VH2O D.VO2 VNO
15.恒温密闭容器中的反应,经2min,M的浓度减少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min内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M、P、Q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4∶2∶1
C.用N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D.2~4min内M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
二、填空题
16.在T℃下,某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有A、B、C、D、E五种物质参与同一个化学反应,其中A、B、C、D(A、B、C为气体)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E为该反应的一种气体生成物,且生成物E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B的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反应物为______。
(2)在0~2min内,v(C)=______mol L-1 min-1,v(E)=_____mol L-1 min-1。
(3)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刻是t=______min时,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_____(填序号)。
a.A和C的物质的量相等
b.B的物质的量不变
c.A的正反应速率与的逆反应速率之比为2:1
d.压强不变
(4)物质D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
17.下表是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反应:的部分数据。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浓度
反应开始时的浓度() 2.5 2 0
时的浓度() 1.9
(1)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2)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合适数据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浓度的增加值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则内为_______。
(4)经测定反应开始后到末的反应速率,则末的浓度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8.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实验中所用的草酸溶液为稀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该小组进行了实验Ⅰ,数据如下:
溶液 溶液 溶液 褪色时间(分:秒)
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但分析该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在当前实验条件下,___________。
(2)该小组欲探究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实验Ⅰ的基础上,只改变草酸溶液浓度进行了实验Ⅱ,获得实验数据并绘制如下曲线图。
该小组为探究段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实验Ⅲ,所得数据如下。
溶液 固体 溶液 溶液 褪色时间(分:秒)
0
该小组进行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综合实验Ⅰ、Ⅱ、Ⅲ,推测造成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当草酸浓度较小时,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
b.当草酸浓度较小时,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c.当草酸浓度较大时,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
d.当草酸浓度较大时,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19.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
(2)为了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A B C D E F
4 mo/L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V6=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 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将选项中的四个反应速率均转化为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
【详解】A.v(NH3)=0.05mol·L-1·min-1,根据化学方程式,v(H2)=0.075mol·L-1·min-1;
B.v(H2)=0.03mol·L-1·min-1;
C.v(N2)=0.02mol·L-1·min-1,则v(H2)=0.06mol·L-1·min-1;
D.v(H2)=0.001mol·L-1·s-1=0.06mol·L-1·min-1;
故以上四个速率中,最快的为A,故答案选A。
2.D
【详解】由表中信息可知,3min后B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则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区域为3~5min,故选D。
3.B
【详解】可逆反应为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反应;
①两者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②两者为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③两者为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④两者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答案选B。
4.B
【详解】A.反应物A是固体,浓度为常数,不用其表示反应的速率,选项A不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故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选项B正确;
C.v(B)= =0.3mol/(L min)是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选项C不正确;
D.反应中B和C的化学计量数不同,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不同,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B。
5.A
【详解】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故选A。
6.C
【详解】A.合成氨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不可能出现N2与H2不再化合、NH3不再分解的情况,A不正确;
B.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N2的同时消耗3mol H2,反应进行的方向相同,不一定达平衡状态,B不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相等,达平衡前,容器内压强在不断改变,当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C正确;
D.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可能是反应进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D不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根据图1所示可知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X的浓度减小了△c(X)=2.0 mol/L-1.4 mol/L=0.6 mol/L,则用X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X)=,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在反应过程中X、Y浓度减小,Z浓度增加,反应进行到3 min时三种物质都存在,且它们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其中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在前3 min内X、Y、Z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分别是0.6 mol/L、0.2 mol/L、0.4 mol/L,三种物质的变化变化的比为3:1:2,故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X(g)+Y(g)2Z(g),B正确;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根据图2可知温度:T2>T1。升高温度,Y的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C错误;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但各种物质的含量不变,说明化学平衡不移动。由于反应3X(g)+Y(g)2Z(g)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则改变的条件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而不可能是增大体系的压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C
【详解】如果该反应都用CO表示反应速率,则:
A.v(CO)=1.5 mol·L-1·min-1;
B.v(CO)=2v(NO2)=2×0.7 mol·L-1·min-1=1.4 mol·L-1·min-1;
C.v(CO)=4v(N2)=4×0.4 mol·L-1·s-1=1.6 mol·L-1·s-1=96 mol·L-1·min-1;
D.v(CO)=v(CO2)=1.1 mol·L-1·min-1;
综上所述C表示的速率最快,答案选C。
9.B
【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A错误;
B.,则,B正确;
C.,则,C错误;
D.,,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K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结合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反应的方向,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C点-lgK=3.6380,则平衡常数K=10-3.6380,A正确;
B.-lgK越大,则平衡常数K越小,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则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的△H>0,B正确;
C.因为A点温度比C点高,所以A、C点反应速率:vA>vC,C正确;
D.B点浓度商大于化学平衡常数,所以化学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则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1.D
【详解】A.当v正(A)=2 mol·L-1·min-1,v逆(B)=2 mol·L-1·min-1时,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正(B)=1 mol·L-1·min-1,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未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
B. 当v正(A)=1mol·L-1·min-1,v逆(B)=1.5 mol·L-1·min-1时,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正(B)=0.5 mol·L-1·min-1,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未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 当v正(A)=2mol·L-1·min-1,v逆(C)=1.5 mol·L-1·min-1时,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正(C)=3 mol·L-1·min-1,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未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
D. v正(A)=2mol·L-1·min-1,v逆(A)=2 mol·L-1·min-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5min末生成0.2molW可知,W的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W)=,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解得n=1,故选A。
13.C
【分析】对于A(aq)+ B(ag)=C(aq)+ D(aq)反应,A、B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对于化学反应,反应物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①中含A、B的浓度为:=0.05mol/L;②中含A、B的浓度为:=0.1mol/L;③含A、B的浓度为:=0.0125mol/L;④含A的浓度为:=0.1mol/L,含B的浓度为: =0.05mol/L;四者浓度的大小关系是②④①③,则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②>④>①>③;
故答案选C。
14.D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4v(O2)=5v(NH3),即v(O2)=v(NH3),A错误;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6v(O2)=5v(H2O),即v(H2O)=v(O2),B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6v(NH3)=4v(H2O),即v(H2O)=v(NH3),C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5v(NO)=4v(O2),即v(NO)=v(O2),D正确;
故答案选D。
15.C
【详解】A.经2min,M的浓度减少了 1.2 mol L 1 ,则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2 mol L 12min= 0.6 mol L 1 min 1 ,A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M、P、Q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4∶2∶1,B正确;
C.N是固体,无法用它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C错误;
D. 由于浓度下降,所以2~4min内M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 0.6 mol L 1 min 1 ,D正确;
故选C。
16.(1)AB
(2) 0.5 0.25
(3) 2 bc
(4)作催化剂
【分析】由图可知从时刻开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图可知A、B的物质的量减少,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加,则C为生成物,为该反应的一种气体生成物,且生成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的相同,由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其反应速率成正比,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B;
(2),E为被反应的一种气体生成物,且生成物E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B的相同,则;
(3)由图可知从时刻开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由图可知,A和C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a项不选;
b.B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b项选;
c.A的正反应速率与B的正反应速率之比为,当A的正反应速率与B的逆反应速率之比为时,则B的正反应速率与B的逆反应速率之比为,即,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项选;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未发生改变,故压强始终未变,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项不选;
答案选bc;
(4)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D参与反应前与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的量不变,可判断出D为催化剂。
17.(1)
(2) 0.2mol/L 1.2mol/L
(3)0.2
(4)1.28mol/L
【详解】(1)内N2的浓度减小(2.5-1.9)mol/L,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比等于系数比,内N2的浓度减小0.6mol/L,则H2的浓度降低0.6mol/L×3=1.8mol/L、NH3的浓度增加0.6mol/L×2=1.2mol/L,时H2的浓度为2mol/L-1.8mol/L=0.2mol/L、NH3的浓度为0+1.2mol/L=1.2mol/L;
(3)NH3的浓度增加1.2mol/L,则内=;
(4)经测定反应开始后到末的反应速率,则8min内H2的浓度减小,的浓度增加,则末的浓度为0+1.28mol/L=1.28mol/L。
18. 增大 增大草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探究当其他离子浓度不变时,溶液中H+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d
【详解】(1)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当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一定时,增大草酸浓度,反应时间延长,故得到的结论是: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增大草酸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答案为:增大;增大草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2)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III只有溶液中H+浓度发生改变,故该小组进行实验Ⅲ的目的是探究当其他离子浓度不变时,溶液中H+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探究当其他离子浓度不变时,溶液中H+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由实验Ⅰ可知,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由实验Ⅱ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速率随着草酸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结合实验Ⅰ和实验Ⅱ可知,可能是溶液中草酸电离的和对反应起到抑制或促进作用。实验Ⅲ表明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即对此反应起促进作用,由实验Ⅱ中段随草酸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可推知,对此反应起抑制作用。综上可知,当草酸浓度较小时,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当草酸浓度较大时,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答案为:ad。
19. Ag2SO4 30 10 当加入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减慢
【分析】实验中Zn置换出比锌活泼性差的金属Cu,然后形成了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的原电池,据此分析判断;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则硫酸均为30mL,由F组实验可知总体积为30mL+20mL=50mL,硫酸铜量较多时,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片上,结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解答。
【详解】(1)上述实验是用Zn置换出比锌活泼性差的金属Cu,然后形成了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的原电池,由金属活泼性可知,Zn可置换出Ag,也可以构成原电池,所以可以替代CuSO4溶液的是Ag2SO4溶液,故答案为:Ag2SO4;
(2)①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则硫酸均为30mL,由F组实验可知总体积为30mL+20mL=50mL,则V1=30,V6=50-30-10=10,故答案为:30;10;
②因为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直至硫酸铜反应完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铜量较多时,反应时间较长,而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片上,会阻碍锌片与硫酸继续反应,导致氢气生成速率下降,故答案为: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