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目录
考点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考点5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考点58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考点59 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点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1.(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材料中的“此”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A
【详解】据题干“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华北事变发生在1935年,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B项;西安事变主要是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排除C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与日本占领上述地区相关的事件有( )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B.《南京条约》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九一八事变 D.《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和九一八事变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通过此条约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岛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山河,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通过此条约侵占的地方是香港岛,与题意不符,排除AB两项;《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惩罚与限制德国,日本侵占中国的台湾岛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是通过《马关条约》,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年云南省)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通过广播电台发表讲话:“我们这次举动,完全是为民请命,决非造成内乱……只要合乎抗日救亡的主张,个人生命在所不计!”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所以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将军的讲话与西安事变有关,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开始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事变爆发于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均与“1936年”时间不符,排除AC两项;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与“1936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派针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时,中共的态度是( )
A.扰乱形势,积极救蒋 B.讨伐张杨,震慑中共
C.扩大事态,挑起内战 D.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答案】D
【详解】据题干“1936年西安事变”和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首先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D项正确;“扰乱形势,积极救蒋”应是以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的态度,排除A项;“讨伐张杨,震慑中共”应是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的态度,排除B项;“扩大事态,挑起内战”应是以日本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图是创作于1937年2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该画作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C.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蕴含对重庆谈判的期待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37年2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反映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决心,表达作者对团结抗战的支持,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对日寇侵华的谴责,排除C项;重庆谈判实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进行的,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5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2023年江西省)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险已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该“事变”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答案】B
【详解】据题干“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险已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事变”指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接连发表宣言,号召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排除A项;八一三事变以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的军队整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排除C项;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重建新四军军部,坚持抗战,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下表是宜宾档案馆部分“抗战记忆”珍贵史料,体现了当时宜宾( )
江安·国立剧专 演出宣传救亡图存的戏剧,票价收入全部捐给前线
中元造纸ㄏ 保存民族工业血脉,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资和军需保障
菜坝·军用机场 人民踊跃捐资、自带干粮参加抢建
李庄·红色记忆 积极主动接纳内迁的同济大学等文化科研机构
A.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B.积极参与全民族的抗战
C.建立起完整教育体系 D.文艺工作者是抗战主体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当时宜宾院校、工厂、人民群众、村庄等从各个方面,积极配合和参与到全民族抗战之中,有力地推动了抗战胜利,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人民群众积极全民族的抗战,无法推断宜宾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排除A项;表格信息与建立教育体系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中有文艺工作者的贡献,但不能说明文艺工作者是抗战主体,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年重庆市B卷)下面是抗战时期重庆的商号、百货业、工厂数量(家)变化示意图,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重庆( )
A.水陆交通便利 B.注重发挥经济传统优势
C.对外贸易发达 D.成为国民政府的移驻地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变化示意图可知,向重庆政府登记的商号、重庆的百货业、重庆的工厂从1937年开始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移驻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D项正确;题干不能体现水陆交通便利,排除A项;注重发挥经济传统优势与题干不符,题干反映的有向重庆政府登记的商号、重庆的百货业等,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年重庆市B卷)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联合政府建立起来 B.国共团结御侮局面开始形成
C.抗日战场发生转折 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因此消失
【答案】B
【详解】提取材料关键信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B项正确;国共两党始终没有建立联合政府,排除A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抗日战场发生转折”,排除C项;“国共两党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未消失,排除D项。故选B项。
考点58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1.(2023年天津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A
【详解】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台儿庄会战既使英雄的台儿庄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使美丽的台儿庄城变成一片焦土,留下的53处战地遗址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次“会战”( )
A.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1944年,衡阳守军在谁的带领下,与日军激战47个日夜,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 )
A.彭德怀 B.贺龙 C.陈明仁 D.方先觉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 在中国的湖南省衡阳市发生的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衡阳保卫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在军长方先觉的领导下,抗击近6倍于己的日军,血战了整整47天,这一仗的影响,震动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东条英机内阁为之下台,D项正确;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4.(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黄水谣》歌词中写道:“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根据歌词判断,该作品创作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C项正确;国民革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排除A项;土地革命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排除B项;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1940年,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对日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见下图),这一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大捷
【答案】B
【详解】据所学可知,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B项正确;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6.(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图是创作于1940年的套色木刻版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它意在( )
A.振奋抗战士气 B.促成国共合作
C.发起淞沪会战 D.谋划和平建国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和所学可知,1940年时抗战正处于相持阶段,消极抗战甚至投降思想影响了抗战,抗日根据地发表的木刻版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当中战士奋勇杀敌的情形,可以更好地振奋抗战士气,A项正确;1936年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国共合作,排除B项;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与材料时间“1940年”不符,排除C项;抗战胜利后才谋划和平建国,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年河北省节选)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1)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
【答案】
(1)日本侵略者;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了。故材料中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是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有: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0年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考点59 抗日战争的胜利
1.(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C.中国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D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历史特点,及时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及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发动和组织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大量侵华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场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也作出了重大贡献,D项正确;A项是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题干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一致,排除A项;B项是两个战场的关系,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但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C项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客观原因,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年山西省)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
◆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 ◆西安事变和平解放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地道战等游击战法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中共七大召开
A.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1931年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因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项正确;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相关,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排除B项;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拖住了日本百余万大军,,有力支援了其他盟国,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以下表格所列信息可用于佐证( )
时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1年
日本陆军总兵力 24个师团 34个师团 41个师团 51个师团
用于侵华总兵力 21个师团 32个师团 34个师团 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用于侵华总兵力在日本陆军总兵力中的占比 88%以上 94% 83% 80%
A.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B.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答案】C
【详解】根据表格我们可以得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时期,日本陆军兵力的八成以上用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抗日战争拖住了大部分日本陆军,所以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A
【详解】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与民主,后来还发生了解放战争,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到极高。BCD项都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5.(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材料可入选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中共“一大” ③红军长征
④抗日战争 ⑤抗美援朝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选项中: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中共“一大”在1921年召开,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抗美援朝开始于1950年,综上可知②③④可入选,B项正确;①⑤不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生的,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目录
考点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考点5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考点58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考点59 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点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1.(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材料中的“此”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与日本占领上述地区相关的事件有( )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B.《南京条约》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九一八事变 D.《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和九一八事变
3.(2023年云南省)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通过广播电台发表讲话:“我们这次举动,完全是为民请命,决非造成内乱……只要合乎抗日救亡的主张,个人生命在所不计!”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4.(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派针对时局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当时,中共的态度是( )
A.扰乱形势,积极救蒋 B.讨伐张杨,震慑中共
C.扩大事态,挑起内战 D.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5.(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图是创作于1937年2月的漫画《现在,我们一致对外吧》。对该画作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抒发对消极抗战的不满 B.表达对团结抗战的支持
C.体现对日寇侵华的谴责 D.蕴含对重庆谈判的期待
考点5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2023年江西省)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险已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该“事变”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2.(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下表是宜宾档案馆部分“抗战记忆”珍贵史料,体现了当时宜宾( )
江安·国立剧专 演出宣传救亡图存的戏剧,票价收入全部捐给前线
中元造纸ㄏ 保存民族工业血脉,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资和军需保障
菜坝·军用机场 人民踊跃捐资、自带干粮参加抢建
李庄·红色记忆 积极主动接纳内迁的同济大学等文化科研机构
A.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B.积极参与全民族的抗战
C.建立起完整教育体系 D.文艺工作者是抗战主体
3.(2023年重庆市B卷)下面是抗战时期重庆的商号、百货业、工厂数量(家)变化示意图,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重庆( )
A.水陆交通便利 B.注重发挥经济传统优势
C.对外贸易发达 D.成为国民政府的移驻地
4.(2023年重庆市B卷)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表明( )
A.联合政府建立起来 B.国共团结御侮局面开始形成
C.抗日战场发生转折 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因此消失
考点58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1.(2023年天津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台儿庄会战既使英雄的台儿庄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使美丽的台儿庄城变成一片焦土,留下的53处战地遗址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次“会战”( )
A.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3.(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1944年,衡阳守军在谁的带领下,与日军激战47个日夜,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 )
A.彭德怀 B.贺龙 C.陈明仁 D.方先觉
4.(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黄水谣》歌词中写道:“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根据歌词判断,该作品创作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1940年,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对日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见下图),这一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大捷
6.(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图是创作于1940年的套色木刻版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它意在( )
A.振奋抗战士气 B.促成国共合作
C.发起淞沪会战 D.谋划和平建国
7.(2023年河北省节选)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电提出,我全体“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1)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
考点59 抗日战争的胜利
1.(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C.中国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2.(2023年山西省)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观点是( )
◆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 ◆西安事变和平解放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地道战等游击战法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中共七大召开
A.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3.(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以下表格所列信息可用于佐证( )
时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1年
日本陆军总兵力 24个师团 34个师团 41个师团 51个师团
用于侵华总兵力 21个师团 32个师团 34个师团 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用于侵华总兵力在日本陆军总兵力中的占比 88%以上 94% 83% 80%
A.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B.抗战胜利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5.(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材料可入选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中共“一大” ③红军长征
④抗日战争 ⑤抗美援朝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