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3 20:5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导入
欣赏一段琵琶演奏
琵琶的乐音悦耳动听,如果这乐音之中又包含许多故事,想必就更加动人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感受音乐的魅力,以及音乐背后的情感。
琵琶行
白居易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涵泳《琵琶行》一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

划分诗歌叙述、描写的不同层次,鉴赏本诗的音乐描写与环境描写的特色;

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与诗人的生平经历,对比分析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感慨。
第壹章
诵读诗歌,疏通字词
1、诵读全诗
学生初读,教师正音
视频范读,感悟诗情
感受本文用韵的特征:入声字
注意入声字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
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
答案:“息”“唧”“识”三个入声字,使入声韵本有的沉闷、压抑的特点强化了诗人心中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恨。声韵相合相切,传达出千古不变的天涯沦落之感。
①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入声字读音急、短、促,一发即收,而声音是可以传达情感的,请试着演练下面作韵脚字(已用“△”标出)的入声读法,并体会其中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连续四个入声字,句句梗塞,句句压抑,顿挫凄绝,如泣如诉,恰切地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沉痛、悲凉,烘托了压抑悲愤的氛围。全诗以入声韵开头,又以入声韵结尾,使整首诗弥漫着无边无际的愁绪、怨愤。
②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订正学案
拿出预习时要求完成的导学案,分小组讨论,落实重点字词的解释。
碰到疑难处,及时向教师询问。
3、品读序言,把握事件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诗人被贬,江边送客
偶遇琵琶女,听其演奏
得知身份,闻其经历
有所感叹,决定写诗
4、梳理全诗的主要内容
江头送客
琵琶弹奏
自述身世
感叹谪居
满座哭泣
第贰章
赏析音乐描写和环境描写
(一)聚焦音乐描写
第二段正面描写乐音的部分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音乐的动人效果的?
1.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比喻,化抽象无形的音乐为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有了画面感,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粗重急促/亲切细柔)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婉转优美/低沉凝涩)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凄厉心碎)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音韵美
3、适当的留白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营造音乐的空无之美
4.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乐曲声停,但又似乎没停,如丝如缕,如泣如诉,萦绕在诗人的耳畔,渲染了当时寂静的环境气氛,说明当时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高妙的艺术魅力。
(二)关注环境描写
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类似,全诗还有很多描写环境的地方,请找一找,思考这些环境描写在营造氛围以及表达人物心情上有何具体作用?
(二)关注环境描写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点明了时令、地点、时间和事件,红枫白花秋风,秋意浓浓,内蕴丰富。几笔勾画就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氛围,从而奠定了诗歌感伤的基调。
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月朦胧,水渺茫。离愁无法排解,苦闷难以消除。既道出了诗人的心情,烘托了悲凉的气氛,也奠定了全诗悲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二)关注环境描写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清冷的月色”“寒冷的江水”既渲染了孤寂悲凉的气氛,也描摹出了琵琶女那凄凉孤寂的内心世界。
④“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既写出了诗人谪居之处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孤寂、苦闷和无奈。
第叁章
知人论世,引发共鸣
阅读诗歌的第三段,概括琵琶女的人生经历。
当年:青春年少,色艺双绝,人妒人捧,欢笑度日
如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飘零憔悴
第四段中,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请阅读诗歌第四段以及印发的《唐才子传·白居易》,找一找:诗人的人生经历与琵琶女有何相似之处?
诗人的人生经历
当年:聪慧绝人,文辞富艳,君子称赞,官运亨通
如今:谪居卧病,无乐可赏,无人相知,凄凉落魄
琵琶女的人生经历
当年:青春年少,色艺双绝,人妒人捧,欢笑度日
如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飘零憔悴
全诗总结
1、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
2、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
3、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凝练优美,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
课后拓展
模仿《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尝试写一段话描写自己欣赏过的音乐片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