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4 13: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21 杨氏之子
导入
有一天,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总理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当时哑口无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周总理的故事
返回
姓 名
所处年代
籍 贯
成 就
代表作
刘义庆(字季伯)
南朝
彭城(今江苏徐州)
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幽明录》
南朝宋文学家
作者简介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晋宋间士族
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
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助读资讯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huì
liánɡ

nǎi
yuē
qín
字词识记
wèi
yìnɡ

·
梁 国 杨 氏 子 九 岁, 甚 聪 惠。 孔 君 平 诣 其 父, 父 不 在, 乃 呼 儿 出。为 设 果, 果 有 杨 梅。孔 指 以 示 儿 曰:“此 是 君 家 果。” 儿 应 声 答 曰 “未闻 孔 雀 是 夫 子 家 禽。”
/
/
/
/
/
/
/
/
/
/
/
/
/
/
/
初读课文
· · ·
·
· ·
· ·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助词,相当于“的”。
同“慧”,智慧。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课文品读
郡的名称。
很。
句意: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访。
他的。
就,于是。
喊,叫。
为设果,果有杨梅。
句意:(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 )为( )设果,果有杨梅。


摆设,摆放。
给。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给……看。
说。
来。
这。
您,古代敬称。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随着声音,形容快速、马上。
没有听说。
先生,您,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根据提示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点明人物。
人物特点。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懂礼貌
聪明机智
幽默风趣
“为设果”
“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礼貌招待客人
回答不假思索
巧妙回答
体会人物说话的技巧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此是君家果。”

亲切
幽默
杨氏之子
杨梅
杨氏之子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也在“姓”上做文章,巧妙回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机智
礼貌
孔君平
孔雀
幽默
品味杨氏之子的回答,比较下面几种不同的回答,你认为哪种回答好?为什么?
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孔雀是君家禽。
3.难道孔雀是君家禽?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些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
想象,写下来。可以用现代文,也
可以尝试着用文言文。
话题一:
想象练笔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难道就说了两句话吗?展开想
象,他们还说了些什么?一定要
通过对话描写把杨氏之子的聪慧
表现出来。
话题二: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
杨氏之子
拜见其父、逗
甚聪慧
板书设计
巧妙回答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诙谐,讲述了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一天,一个姓孔的人到他家拜访,孩子用巧妙的语言回答了对方的玩笑话,表现出孩子的风趣、机智。
课文主题
拓展发散
拓展二
拓展一
返回
形容人聪明的词语
聪明伶俐 冰雪聪明 大智若愚
锦心绣肠 慧心巧思 足智多谋
伶牙俐齿 大巧若拙 目达耳通
拓展一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拓展二
译文: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
返回
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
·
·
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课堂练习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惠:①受到的好处。②敬词。③智慧。
甚聪惠( )
2.其:①其中。②他,代词。③那,那个。
孔君平诣其父( )
3.为:①帮助。②因为。③介词,替。
为设果( )



·
·
·
三、课外阅读。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1.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做学问也有困难和容易之说吗?学习知识,则困难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则容易也变得困难了。
2.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试用一句谚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个“难”与“易”互相转化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列举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即可。
课后习题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朗读指导:本文是文言文,朗读基调是风趣幽默和赞扬的,语气诙谐幽默又有赞叹,语调轻快。朗读时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处理,同时注意重音的把握。
这两句的朗读节奏如下: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背诵指导:参照译文,熟读课文,理解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语背诵。
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访孩子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首先,他能从“此是君家果”听出言外之意,知道对方在逗他;其次,他“应声答曰”,可见反应迅速;最后,他能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应对,可见其机智、幽默。
自己试着翻译课文,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2.搜集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
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课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