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3 22:0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又被贬到汝州后,在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后的总结。作者从横侧、远近和高低等方位细致地对庐山进行了观察,写出了庐山变幻多姿的面貌,并借此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印象,以及要想识得“庐山真面目”就必须跳出此山遮蔽的道理。
本首古诗收录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中。本单元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可以结合二年级下册《画杨桃》的课文进行解读,二者有一定异曲同工之妙。
【学情分析】
四年级正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贯彻本首诗里一定的哲理性。对于庐山,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学习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对于多角度看待问题,也在《画杨桃》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认知,因此学生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性,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完善自身认知体系。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
2.通过注释、翻译等了解课文大意,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找出文章描写方位的三组反义词。
3.从诗句中学会如何细致地观察和表达大自然的奇特,感受作者的思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正确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最后两句诗,感悟其中蕴含的多角度看待问题的哲理。
【教学安排】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1.有关江西庐山的视频以及“岭”和“峰”的图片。2.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诵读法2.师生问答法3.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衔接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时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好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非常棒!这是一首描写庐山瀑布的古诗。那这首诗的作者你们还记得是谁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诗人苏轼,学习他的《题西林壁》,请你们猜一下西林是哪里?和我让你们回忆的《望庐山瀑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曾经学过的诗作,以诗引诗,介绍写作地点,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讲解诗中生字词(题、侧、峰、庐、缘)后,全体同学齐声朗读,感知韵律美,读准节奏并在课本上用斜线标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生自由诵读,并明确文章中出现了哪几种观景方位,用横线画出来,熟悉文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教师通过播放庐山的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庐山风光,以便更好领会诗句。
三、精读诗歌,把握哲理
本诗在类型上属于题壁诗,题材上属于写景说理诗。因此在学习本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步步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这里对苏轼进行简单介绍),体悟作者情感,把握其背后包含的哲理。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是山,但是正侧面看结果却是不同的,那岭和峰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正侧面进行想象,以左手为工具,通过把各手指的排列想象成岭和峰的区别,在黑板画出简易图形,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以增强学生直观想象。
明确:岭侧重表现山的绵延不绝。峰侧重描绘山的高耸入云。
(二)文章中出现的几个方位词有什么特点?如果把第二句中的“远近高低”用其他类似的词代替,你会怎么进行替换呢?
学生重读诗句,与同桌进行交流互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提示:横侧、远近和高低。
明确:文章中出现的几个方位词分别是相对的反义词,正反结合,体现出作者观察庐山角度的多样和全面。如果进行更换的话可以把“远近高低”换成“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同样包含各个方位的反义成语。
(三)“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作者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庐山起雾遮住它本来的面貌吗?还是其他原因,请在书中勾画出来并思考如何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教师在此环节中通过组词法介绍“缘”字在本诗中的含义,并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好习惯。
明确:作者所指不识真面目并非是说庐山有个“假面目”,也并非是起雾等现实意义上的看不见,而是不能完整的认识庐山,说明自己看到的庐山只是片面的,要想真正认识庐山,必须要从跳出此山遮蔽,从全景进行观看。
(四)你认为最后两句诗想要向我们表达什么样的哲理?
教师引导学生从对人、对事和解决问题三方面进行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明确:对人不能以貌取人,对事不能妄下结论解决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思考等。(根据学生回答为主,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四、拓展延伸,小结全文
对本篇文章的产生背景进行进一步的解说,和学生共同探讨为什么苏轼会写下这一首诗。这一期间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二次被贬,这首诗的创作就写于他在前往被贬地区的途中,一个是被贬的现实,一个是对庐山美景的感受。而对于本文说理性的来源,有人认为是因为当时王安石的变法弊端渐露,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苏轼写下这篇文章进行委婉的提醒。
对于要多角度看问题和客观全面评价这一哲理性的补充,可以结合已学的《画杨桃》进行巩固,引用课文中老师的话为本节课画下句号:“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五、课后作业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游览经历,写一篇100字以上的游记,要求尽量观察仔细,写出细节。
六、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题 侧 峰 庐 缘
(岭的图示) (峰的图示)
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