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下册 第四课《窦娥冤》
第二单元
第1课 窦娥冤
第1课时
Ⅱ
Ⅳ
说课流程
Ⅲ
Ⅰ
Ⅴ
Ⅵ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雷雨》
高中
《哈姆莱特》
《窦娥冤》
一、教材分析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元杂剧
常识和关汉
卿的艺术地
位 ,赏析
【端正好】
【滚绣球】,
体会其抒情
性和音韵美。
通过概括剧情
和对窦娥的三
桩誓愿的分析,
把握窦娥的悲
剧形象和文章
的浪漫主义写
法。
能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体会人们的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一、教材分析
3.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窦娥的悲剧形象
1.赏析课文的戏剧语言。
2.领会浪漫主义手法,深入体会作品
的思想性。
5.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常识和关汉卿的艺术地位 ,激发学生对古典戏剧的热爱之情
2.在概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重点)
3.把握窦娥蒙冤的悲剧性 。(难点)
一、教材分析
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认知心理
学生的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法:
学法:
三、教法学法
点拨法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提问法
激趣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四、教法过程
李纹《刀马旦》
我开始想认真细心装扮
我回台上终于轮我上场
耍花枪一个后空翻
腰身跟著转马步扎的稳当
耍花枪比谁都漂亮
接著唱一段虞姬和霸王
耍花枪舞台的戏班二胡拉的响
观众用力鼓掌
耍花枪比谁都漂亮
刀马旦身段演出风靡全场
(京剧)
王力宏《盖世英雄》
(京剧、昆曲)
带chinked-out到全世界
加入了京剧昆曲
hip-hop进入新的格局
新的突破新的曲风
才有新的盖世英雄
把收音机开最大声
听见的声音又是武生
道白的共鸣又最流行
要模仿他真的是不容易
他的唱法独一无二
这种艺术属一属二?
希望帮全世界的华人
唱出大家的心声
后弦《西厢》
走过西厢扑鼻一阵香
隔壁小姐还在花中央
鞋子忘了原来的方向
停在十八九岁情惆怅
敢问一句盆中花怎赏
要拿姑娘与它比模样
甘做花泥一片靠花旁
不是三月也能醉人肠
夏至的前一天
秀才西厢走一遍
邂逅小姐正在窗台赏花
等着雨天
名诗读了几多遍,
名画临摹了几多卷
懵懂书生的梦存在西厢
正时少年
(黄梅戏)
苏三离开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口心惨淡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RAP)
苏三离了洪桐县
挂了个牌子在那大街前
被那凶恶群众包围 稍微
等一下
过往的君子请你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转
就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一只狗一只马
我当报还
(京剧)
陶喆《 Susan说》
日本“虞姬”
森春智惠拜戏曲学院的费文南老师学武旦,学唱《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后改学青衣,学唱《苏三起解》。
从2004年起,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去美、韩及日演出时,都特邀她随团演出。《霸王别姬》、《苏三起解》是她的保留曲目。
2006年12月8日,英国人格法·普拉扎在上海举行了英文京剧《美猴王》慈善义演,吸引了数百位外国观众和上海白领。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给洋孙悟空化妆)
英国“孙悟空”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课前展示学生喜爱的新新人类和时尚偶像在音乐创作和演出中借鉴中国古代戏曲元素的图画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学生与经典古代戏剧作品之间的“文化时差”。
在GOOGLE上输入“关汉卿 ”:
0.11秒搜索到176000个相关网页。
在GOOGLE上输入“窦娥冤 ”
0.13秒搜索到195000个相关网页。
走近作者 勾起自豪
关汉卿的艺术地位
◆法国的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称关汉卿为
“第一流的伟大戏剧大家”
◆英国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称关汉卿为
“创作了60多种戏剧作品的第一位
有成就的著名戏剧大家”
◆美国大百科全书称关汉卿《窦娥冤》为
“著名的杰出的著作”。
◆ 1958年经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关汉
卿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在世界
范围纪念他从事戏剧他作700年。
1958年,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
6月28日晚上,全国有1500个职业剧团以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作。
1958年,中国有两枚邮票被英国邮票年鉴评为当年世界十大名邮之一。其中之一就是1958年6月20日发行的《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中的第3枚——“望江亭”。
◆在莫斯科举行的关汉卿纪念会上,会议主席在开幕辞中说,关汉卿的作品完全可以同但丁、拉伯雷和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并列;关汉卿完全可以同世界最伟大的戏剧家媲美,他的戏剧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 1821年,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首次被介绍到西方,随后《玉镜台》、《谢天香》、《救风尘》、《望江亭》等剧作也于1851年被介绍到法国和欧洲。他的剧作被译为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文字,关汉卿的影响从此波及世界各地。
2007年2月18日,由西班牙艺术家演绎的元杂剧《窦娥冤》在马德里上演。该剧的剧本翻译及演职人员全部由西班牙著名艺术家担纲,并在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首次与西班牙观众见面。
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
1、学生结合课本14页的补充资料和练习册的文本助读资料,从结构、角色、剧本的构成三个角度,梳理元杂剧的文学常识;并识记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明确1:
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元曲
散曲
杂剧
套曲
小令
唱
唱+演
(散曲+“科”+“白”)
(一宫调一曲子)
(一宫调数曲子)
【越调】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明确2:(教师补充资料)
通过对关汉卿艺术地位的介绍元杂剧常识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欣赏兴趣,达到减小“文化位差”的目的。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 勾起自豪
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
了解背景 熟悉原型
1.学生介绍写作背景(练习册文本助读)
2.教师介绍悲剧原型
梳理结构 把握剧情
1.此环节在预习环节已布置,分4组对楔子、一、二、三折复述。
楔 子:交代背景
第一折: 赛卢医 蔡婆
第二折:张驴儿父子
蔡婆、窦娥
第三折:窦娥
比较阅读 探究提升
思考:比较悲剧原型和《窦娥冤》的异同。
明确:
相同点: 人物善良 贞洁 孝贤 悲剧
不同点:前者是家庭内部矛盾引发的,
后者是家庭外部矛盾引发的;
孝妇无反抗,窦娥有反抗精神。
悲剧,
就是将人生
有价值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
——鲁迅
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
——别林斯基
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杂剧的常识,感受了关汉卿的非凡的艺术成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熟悉了《窦娥冤》的故事情节,感受了时代的黑暗,社会的腐败。随着情节的展开,一个善良而又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初步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1.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都是四折一楔子。
B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王实甫。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西厢记》。
C杂剧的每一折都是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是宫调名。
D元杂剧角色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
2、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部分的字音字形词义的积累
课外拓展 走向深入
1、课外阅读《窦娥冤》第四折。
2、请同学们收集有关《窦娥冤》的鉴赏文章。
五、板书设计
窦娥冤
结构
角色
构成
故事情节
活动板
元杂剧
楔 子:交代背景
第一折: 赛卢医 蔡婆
第二折:张驴儿父子
蔡婆、窦娥
第三折:窦娥
纸 笔 测 验:习题检测
文学常识和
字音字形字义
活 动 表 现:课堂参与积极性
学习态度
合作交流情况
自评
互评
点评
六、课堂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