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 余秋雨散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 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 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一部剧作的灵魂是剧作家从自我情感世界提炼而升华的思想理念。
C.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
2.下列内容不能用来说明“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的一项是()
A.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B.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C.戏剧性是剧本的基本特征,所以戏剧不能没有戏剧性。
D.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B.第一段引述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说明了富于激情的剧作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C.最后一段引述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说明戏剧少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 命和灵魂。
D.戏剧和抒情诗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有差异性,戏剧通过动作、人物性格、情节来抒情,不同于诗歌用语言来抒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
问卜中华(节选)
余秋雨
一八九九,深秋。离二十世纪只隔着三阵风,一场雪。
十九世纪最后几个月,北京城一片混乱。无能的朝廷、无知的流民、无状的列强,打斗在肮脏的街道和胡同间。商店很少开业,居民很少出门,只有一些维持最低生存需要的粮店和药店,还会闪动几个慌张的身影。据传说,那天,宣武门外的达仁堂药店接到过一张药方,药方上有一味药叫“龙骨”,其实就是古代的龟甲和兽骨,上面间或刻有一些奇怪的古文字。使用这张药方的病人,叫王懿荣。
王懿荣是个名人,当时京城顶级的古文学者,金石学家。他还是一个科技出身的大官,授翰林,任南书记行走,国子监祭酒,主持着皇家最高学府。他对古代容器上的铭文作过深入研究,因此,那天偶尔看到药包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的古文字,立即产生敏感,不仅收购了达仁堂的全部“龙骨”,而且嘱人四处搜集,很快就集中了一千五百余块有字甲骨。他收购时出钱大方,又多多益善,结果在京城内外,“龙骨”也就从一种不重要的药材变成了很贵得的文物。
在他之前,也有人听说过河南出土过有字骨版,以为是“古简”。 王懿荣熟悉古籍,又见到了实物,快速作出判断,眼前的这些有字甲骨,与《史记》中“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那就太令人兴奋了,遥远的“五帝三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缺少实证,而眼前出现的却是那个时候占卜用的卜辞,而且是实实在在一大堆!
占卜,就是询问天意。大事小事都问,最大的事,像战争的胜败、族群的凶云消雾散、农业的收成,是朝廷史官们必须隆重占卜的。先取一块整修过的龟板,刻上一句问话,例如,几天之后要和谁打伏,会赢吗?然后把龟板翻过来,在背面用一块火炭烤出裂纹,根据裂纹的走向和长短寻找答案,并把答案刻上。等到打完伏,再把结果刻上。
我们的祖先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后代,不知遇到过多少灾衲和挑战。现在,终于可以听到他们向苍天的一句句问卜声了。问得单纯,问得具体,问得诚恳。问上帝,问宗祖,上帝也就是宗祖。有祭礼,有巫祝,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问天也就是问地。
为什么三千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十九世纪最后一个深秋?为什么在地下沉默了那么久的华夏老先人,会在这个时候咣当一声掷出自己当年的问卜甲骨,而哗啦啦地流泻出这么一大堆?
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
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
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凶吉!
王懿荣似乎有点听懂。他放下甲骨,站起身来。
门外要王懿荣关心的事情太多。
就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半年之后,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一九OO年八月十五日早晨,王懿荣被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已经逃离北京。
王懿荣,这位大学者这时又担负着北京城的防卫职务。在中国历代关及民族安危的战争中,开始总有不少武将在战斗,但到最后还在抵抗的,经常是文官,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恐怕也与中华文化的气节传承有关。王懿荣又是这样,他觉得首都沦陷、朝廷逃亡,是自己的失职,尽管责任完全不在他。他知道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自己越不应该离开职守,但又不能以中国首都防卫官员的身份束手就擒,成为外国侵略者进一步证明他们胜利的道具。于是,唯一的选择是,在外侵略者还没来到眼前的这一刻,自杀殉国。
我一直认为,王懿荣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国难当头的关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
(有删改)
4.简要赏析文章第一段中画线句子。
5.为什么是王懿荣而不是别人,最初发现了“龙骨”里的秘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如何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①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
②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是“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
7.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何艺术特点?请结合文本概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阅读
论语造句印谱序
余秋雨
中华文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论语》这部书,被中国读书人背诵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在现代生活的浮华喧闹中,有谁突然说出《论语》中的一个句子,往往还能使现场安静下来,大家如见先哲光临,片言只语也要洗耳恭听。如果在海外,素昧平生的华人偶然见面,交谈甚欢,而其中有人引用了半句《论语》,立即会使大家觉得这次见面出现了非凡的深度,互相在目光间传递着有关中国人的确认。
确实,不管中华文明经历过多么频繁的兵荒马乱,散落到多么遥远的天涯海角,那些句子,二千五百年前的句子,像一束柔韧的丝线,若隐若现地拴住了一个伟大人种的最后尊严。
今天,中华文明又一次呈现出雄壮气象,使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心存感激地回过身来,抚摸那一束丝线。同时,我们还会用自己满是皱纹的手握住下一代稚嫩的手,让他们也去抚摸。文化的遗传,重于生理遗传;精神的接力,重于其他接力。
近日接家乡宁波市的朋友来函,他们在《论语》中选了四五十句名言,请国内著名篆刻家韩天衡、李刚田、刘一闻、祝遂之等十余位先生刻成印谱,发行天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我乐于以这篇序言叫一声好。在今天传播《论语》中的美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像他们这样精精地选,细细地刻的方式,显得特别高雅又特别可爱。
为什么要用篆刻来与《论语》对应呢?我看至少有以下两个理由。
第一,以篆刻来表明一种罕见的重要。在这电脑的时代,要用文字来表达某些意思已经非常方便,但遇到特别重要的意思,我们还会拿笔来写一写。如果觉得用日常的水笔写书还不够,我们还会小心翼翼地用毛笔字写出来。那么,是什么样的内容,使我们觉得连毛笔字也不够了,只能用利刀一笔笔地刻在玉石上呢?当然是经典中的经典,重要中的重要。
第二,以篆刻来开启一个遥远的故事。就在孔子说出这些重要话语的时代,中华文明已经拥有或正在拥有甲骨文、钟鼎铭文、石鼓文、古文玺印。这些文字几乎都经过镂刻,使汉字从一开始就与金石相伴,强筋健骨,深锲岁月。果然,汉字真的成了世界上一种最长命的文字,历数千年而仍然生气勃勃。这种长命,与儒家精神的长命,互为表里。现在,由当代篆刻家呼唤来古代刻工的魂魄来镂刻《论语》造句,是把两番长命的奇迹合成一体。回味其间,深厚无限。
由此,我可以拿着这本印谱向当代读者推介了:这里边句子不多,却是我们祖先世代相传的精神结晶;当它们被这么多名家一篆刻,也就构成了横贯数千年的交汇,我们可以听到金石声和书声的声声共鸣。
中华文明最精致的部位,就在这声声共鸣中。
8.文章开头作者赞扬《论语》是“美德的最高文本”,其主要理由有哪些?
9.文末画线的“最精致的部位”具体指代的是什么?
10.作者为什么说“文化的遗传,重于生理遗传”?试作阐说。
11.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多篇序,如《指南录后序》《兰亭集序》等,这些序各有特点。请从序这一文体特点的角度概括本文的内容。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A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
信息来源于第二段和第五段。
B项,剧作的灵魂是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项,戏剧性是戏剧的基本特征,但不能阐述戏剧更需要激情。不合题干要求。
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既需要戏剧性,也需要抒情性。
故答案为:A。
【答案】4.这里用“风”“雪”的意象形象地说明二十世纪就要到来,同时暗示民族灾难的发生。
5.王懿荣是顶级的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深入研究过古代铭文。他熟悉古籍,能快速判断出有字甲骨与“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
6.①作者借古人之口表达了由于清廷腐败无能导致泱泱大国被列强欺凌的愤慨之情。②作者认为王懿荣不仅为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而且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出作者对王懿荣的无限崇敬之情。
7.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记叙形象、议论深刻(结合文本分析);运用想象和联想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结合文本分析);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行文富于变化(结合文本分析)。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散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记述了王懿荣寻找甲骨的情形,也写到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北京时他担负北京的防卫职务,并最终自杀殉国。
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只隔着”说明很近了,“风、雪”的意象有渲染烘托的作用,而第二段开头写到十九世纪最后几个月,北京城一片混乱。无能的朝廷、无知的流民、无状的列强,打斗在肮脏的街道和胡同间。商店很少开业,居民很少出门,只有一些维持最低生存需要的粮店和药店,还会闪动几个慌张的身影,可以看出第一段的“风、雪”暗示民族灾难的发生。同时,“三阵、一场”只是表示少,不可去穿凿求证。
故答案为: 这里用“风”“雪”的意象形象地说明二十世纪就要到来,同时暗示民族灾难的发生。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王懿荣是个名人,当时京城顶级的古文学者,金石学家。他还是一个科技出身的大官,授翰林,任南书记行走,国子监祭酒,主持着皇家最高学府。他对古代容器上的铭文作过深入研究,因此,那天偶尔看到药包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的古文字,立即产生敏感”可知,因为王懿荣是顶级的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深入研究过古代铭文,所以最初发现了“龙骨”里的秘密。
由原文“王懿荣熟悉古籍,又见到了实物,快速作出判断,眼前的这些有字甲骨,与《史记》中“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可知,因为他熟悉古籍,能快速判断出有字甲骨与“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所以最初发现了“龙骨”里的秘密。
故答案为: 王懿荣是顶级的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深入研究过古代铭文。他熟悉古籍,能快速判断出有字甲骨与“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⑴句中的“他们”代指的是华夏先人,“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指的是由于清廷腐败无能导致泱泱大国被列强欺凌,所以这句话是作者借国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⑵本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王懿荣比作金石和“龙骨”,他作为一名学者,不仅为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而他自杀殉国的行为,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本句话是对王懿荣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作者对王懿荣的无限崇敬之情。
故答案为:①作者借古人之口表达了由于清廷腐败无能导致泱泱大国被列强欺凌的愤慨之情。②作者认为王懿荣不仅为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而且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出作者对王懿荣的无限崇敬之情。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记述了王懿荣寻找甲骨的情形,也写到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北京时他担负北京的防卫职务,并最终自杀殉国。但在叙述的过程中夹杂议论,比如最后一段写到“在中国历代关及民族安危的战争中,开始总有不少武将在战斗,但到最后还在抵抗的,经常是文官,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恐怕也与中华文化的气节传承有关”“我一直认为,王懿荣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国难当头的关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所以本文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记叙形象、议论深刻。文章写到三千多年前华夏祖先用甲骨进行占卜的情形,通过想象和联想,增强文章感染力。文中“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问得单纯,问得具体,问得诚恳”运用了排比的手法,“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行文富于变化。
故答案为: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记叙形象、议论深刻(结合文本分析);运用想象和联想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结合文本分析);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行文富于变化(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8.《论语》在人们日常交流中有重要地位;它拴住了中华民族的最后尊严;人们感激《论语》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
9.《论语》中的名言。
10.文化遗传是民族的群体行为,它不因为个体的消亡而终止;文化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会延续美德,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贡献远远超过生理意义上的进化。
11.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阐述选用《论语》的理由;揭示本书的意义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散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2)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8.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文章开头作者赞扬《论语》是“美德的最高文本”,其理由可以从之后的三段文字中概括,如第二段中写《论语》“传递着有关中国人的确认”。第三段中写《论语》“拴住了一个伟大人种的最后尊严”。第四段,写《论语》是中国“文化的遗传”。
故答案为: 《论语》在人们日常交流中有重要地位;它拴住了中华民族的最后尊严;人们感激《论语》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
9.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由前文“近日接家乡宁波市的朋友来函,他们在《论语》中选了四五十句名言,请国内著名篆刻家韩天衡、李刚田、刘一闻、祝遂之等十余位先生刻成印谱,发行天下”可知,文末“最精致的部位”具体指代的应该就是这些《论语》里的名句了。
故答案为: 《论语》中的名言。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分析作者的观点,“文化的遗传,重于生理遗传”,是从注重精神传承的角度强调文化的作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前代延续下来的美德,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底蕴的。就这样的意义而言,文明的传承比生理意义的传承有更重要的价值。
故答案为: 文化遗传是民族的群体行为,它不因为个体的消亡而终止;文化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会延续美德,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贡献远远超过生理意义上的进化。
1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序文一般是为了某事而写,说明写作的目的是序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作为序,前四段首先强调了《论语》在传承中华文明中起到的作用,自然引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论述用篆刻凋镂《论语》名句的理由,突出这本书出版的意义。
故答案为: 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阐述选用《论语》的理由;揭示本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