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整本书阅读练习——《复活》知识点筑牢基础(一)
一、问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创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碎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菱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苗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题目: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托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 地美丽。
②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德的心灵。
③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就读了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长篇巨著。读完之后,掩卷沉思,不明白这位老人用了什么样的技巧,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得那样_____。闭上眼睛,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一个,仿佛是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他的才华实在太____了。
④所以,每逢我读完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都要对着他的画像仔细观看。他的画像有时印在书的扉页上,有时印在杂志上,都是出自俄国著名肖像画家列宾之手。
⑤托尔斯泰有着卷曲的花白头发和胡须,天庭十分宽阔饱满,眉骨突出。眼睛深陷、大鼻子、大手,总是皱着眉头在沉思,一幅深沉而忧郁的表情。他的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流露出睿智与仁爱之光。他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丑陋”?我常常目不转睛地向他行注目礼,觉得这位老人长得实在太美了。
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渐渐地学着观察社会,又读了许多_____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慢慢地理解了托尔斯泰这位作家的特别伟大之处,以及为什么他被人称为“俄罗斯伟大的心魂”。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异乎寻常 惟妙惟肖 卓越 对于
B.无与伦比 栩栩如生 卓著 关于
C.无与伦比 惟妙惟肖 卓著 对于
D.异乎寻常 栩栩如生 卓越 关于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托尔斯泰”都可以换成“他”。
B.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引号,用法相同。
C.文中加点的两个“等”字,用法不同。
D.将第⑥段置于③④段之间,全文会更连贯。
4.文中画曲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因为小时候一场重病被父母忽视而导致右眼斜视的缘故,我每天如惊弓之鸟,躲着那些专以揭别人伤疤为乐的“顽童”,我怕一不留神就成为他们挖苦的对象。于是,我每天选择背街小巷以避开人群,提心吊胆地上学回家,无时无刻不堤防着没来由的伤害。我异常敏感,字典中的“斜”字被我用笔抹掉。越是那样,内心就越是痛苦,无比压抑。
我所有的委屈一点点在积攒,矛头指向了母亲。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母亲当年对我漠不关心造成的。我把愤恨凝聚成一座活火山,随时随地都会喷发——我撕毁了唯一的全家福,把顶撞母亲当成报复的手段,也常和姐妹无端地争吵打闹,把家搅得鸡犬不宁。母亲常常被我气得偷偷抹泪,也曾高举着笤帚将我撵出家门,( )。我在一次次的懊悔和内疚中逐渐长大,即便想起在外所受的伤痛,也不会再歇斯底里。面对讥笑,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火冒三丈,去争去拼;只是装作若无其事,默默离开。
(1)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把所有的委屈一点点在聚集起来,将矛头指向母亲。
B.我的委屈在一点点积攒,我把所有的矛头指向母亲。
C.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点点积攒,我把矛头指向了母亲。
D.我把所有的委屈一点点积攒起来,矛头指向了母亲。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大姐每次总会找我回家,锅里总是给我留着饭菜,还热乎乎的
B.但每次总会让大姐找我回家,总是把热乎乎的饭菜给我留在锅里
C.但每次总会让大姐找我回家,锅里也总是给我留着热乎乎的饭菜
D.但大姐每次总会把我找回家,热乎乎的饭菜也总是给我留在锅里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求 婚
聂赫留朵夫在监狱的门廊里已等了好久。
他来到监狱,在大门口打了打铃,然后把检察官的许可证交给值班的看守。
带玛丝洛娃来的看守在离桌子稍远的窗台上坐下。对聂赫留朵夫来说,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他不断在心中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说出主要的话,就是他打算跟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把这话说出来。玛丝洛娃坐在桌子一边,聂赫留朵夫坐在她对面。屋子里光线很亮,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近距离看清她的脸:眼睛边上已有鱼尾纹,嘴唇周围也有皱纹,眼皮浮肿。他见了越发怜悯她了。
“我那个辩护人是个十足的笨蛋,他老是对我说肉麻话。”她说着笑了,“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
“她今天好怪。”聂赫留朵夫想,刚要说出自己的心事,却又被她抢过话头。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他们就坐了牢。”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很不错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着,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愣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在上帝面前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让人不明白。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不明白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聂赫留朵夫说。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看守走到他们跟前。
“你闹什么!怎么可以这样……”
玛丝洛娃垂下眼睛,将她那双小手的手指紧紧地交叉在一起,又坐下了。
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您今天有点激动,要是可能,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
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
“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她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还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
“这倒是真的。”道口工用唱歌一般好听的声音说。“穷人成亲夜晚也短,有钱人想什么有什么,要怎么办就准能办到。”
“怎么样,我的事你提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
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她的内心展开了痛苦的活动。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因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她在受尽了折磨后离开了那地方。现在她已经无法把往事搁在一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要清醒地生活下去又实在太痛苦了。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直至大醉。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第一部第48章,草婴翻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两次提到聂赫留朵夫觉得玛丝洛娃奇怪,是因为他觉得现在的玛丝洛娃与过去的她给他的印象完全不同。
B.小说两次提及玛丝洛娃醉酒,说明醉酒是她目前生活的常态,因为酒可消愁而清醒只会让她内心更加痛苦。
C.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的求婚缺乏诚意,他动手动脚,举止轻浮,于是断然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请求。
D.小说通过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此次会面,突显了两人之间完全迥异的生活环境和无法逾越的地位鸿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婚”是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线索,聂赫留朵夫求婚与玛丝洛娃拒绝求婚之间的矛盾只是表象,深层矛盾是当时社会对妇女的普遍歧视。
B.小说虚实结合,通过聂、玛二人的对话,读者可以想象当初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感情的玩弄和欺骗以及玛丝洛娃被抛弃后生活的凄惨。
C.小说主体以聂、玛二人对话为主,对话起初平和,各言其事;然后因求婚话题产生激烈冲突;最后因看守介入而归于平静。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
D.小说中聂赫留朵夫前面一直称玛丝洛娃“您”,是因有看守在场而压抑内心的感情,后称“你”,最后直呼“卡秋莎”,流露出无法抑制的情感。
8.面对聂赫留朵夫的求婚,玛丝洛娃有怎样的情感体现?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9.小说人物除了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之外,还有柯拉勃列娃、道口工、老婆子等其他人物。请分析这些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走到门口,还没有看见典狱长,聂赫留朵夫却看见她了。她脸色红红的,精神抖擞地跟着看守走来,摇头晃脑,不住地微笑着。她一看见典狱长,脸上现出惊惶的神色,她盯住他,但立刻镇定下来,大胆而快乐地向聂赫留朵夫打招呼。
“您好!”她拖长声音说,脸上挂着微笑,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这跟上次大不一样。
“喏,我给您带来了状子,您来签个字。”聂赫留朵夫说,对她今天见到他时表现出来的那副活泼样子,感到有点奇怪。
“行,签个字也行。干什么都行。”她眯缝着一只眼睛,笑嘻嘻地说。
……
他指点她该怎么签,签在什么地方。
她拿起笔,用心在墨水缸里蘸了蘸,抖掉一滴墨水,写上自己的名字。
“没有别的事了?”她问,忽而望望聂赫留朵夫,忽而望望典狱长,随后把笔插在墨水缸里,接着又放在纸上。
“我有些话要跟您说。”聂赫留朵夫接过他手里的笔,说。
“好,您说吧。”她说,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心事或者想睡觉,脸色变得严肃了。
典狱长站起来,走了出去,屋子里剩下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
……
他把臂肘搁在桌上,身子凑近她,这样说话就不会让那个坐在窗台上的看守听见,而只让她一个人听见。他说:“要是这个状子不管用,那就去告御状。凡是办得到的事,我们都要去办。”
“唉,要是当初有个好律师就好了……”她打断他的话说,“我那个辩护人是个十足的笨蛋,他老是对我说肉麻话,”她说着笑了,“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可现在呢?他们总是把人家都看成小偷。”
“她今天好怪!”聂赫留朵夫想,刚要说出他的心事,却又被她抢在前头了。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说实在的,大家都弄不懂是怎么搞的,这样一个顶刮刮的老婆子,竟然也叫她坐牢,不但她坐牢,连她儿子也一起坐牢。大家都知道他们没犯罪,可是有人控告他们放火,他们就坐了牢。她呀,说实在的,知道我跟您认识,”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她就说:‘你跟他说一声,让他把我儿子叫出来,我儿子会原原本本讲给他听的。’那老婆子叫明肖娃。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顶刮刮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好人儿,您就给她帮个忙吧!”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 聂赫留朵夫说,对她的态度那么随便,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喝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 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您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您的身份。还是找您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聂赫留朵夫说,“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副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
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你不相信我。”他说。
“您说您想结婚,这永远办不到。我宁可上吊!这就是我要对您说的。”
“我还是要为你出力。”
“哼,那是您的事。我什么也不需要您帮忙。我对您说的是实话,”玛丝洛娃说,“唉,我当初为什么没死掉哇?”她说到这里伤心得痛哭起来。
聂赫留朵夫说不出话,玛丝洛娃的眼泪也引得他哭起来。
玛丝洛娃抬起眼睛,对他瞧了一眼,仿佛感到惊奇似的,接着用头巾擦擦脸颊上的眼泪。
这时看守又走过来,提醒他们该分手了。玛丝洛娃站起来。
“您今天有点激动。要是可能,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
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
“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她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
……
“怎么样,我的事你提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
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她的内心展开了痛苦的活动。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她在受尽了折磨后离开了那地方。现在她已经无法把往事搁在一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要清醒地生活下去又实在太痛苦了。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
(节选自《复活》〈草婴译〉第一部分四十七和四十八章,有删改)
【注】这里节选的内容是聂赫留朵夫为了替玛丝洛娃上诉,第二次去探监。教材节选部分为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
1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玛丝洛娃痛快地签字,表示“干什么都行”以及打断聂赫留朵夫关于告状的话,都是因为她不屑于和聂赫留朵夫说话。
B.在酒精作用下,玛丝洛娃胆大起来,为了帮助狱友而讨好聂赫留朵夫,她表现出与上次不同的、令人感到奇怪的活泼。
C.面对聂赫留朵夫急于赎罪的情态,玛丝洛娃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是因为玛丝洛娃安于堕落的现状,不希望被拯救。
D.回到牢房里,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是因为她在聂赫留朵夫那里受到了打击,心灰意冷,不想再帮助同伴。
1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述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会面场景时,主要借助对话的形式展开,这既深入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
B.玛丝洛娃说起好律师和聂赫留朵夫的作用,上承聂赫留朵夫提出的“帮她继续告状”一事,下为她希望聂赫留朵夫帮忙老婆子作铺垫。
C.小说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其中特别突出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细腻的神态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小说始终从聂赫留朵夫的视角来写玛丝洛娃,在表现玛丝洛娃心路历程的同时也揭示了聂赫留朵夫的内心世界。
12.本文结尾写“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3.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提出的“托尔斯泰主义”中有“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观点,即“人在失足后仍可以重新站起来,并在道德上获得新生”。请根据本文并联系教材节选部分内容,简要分析小说男女主人公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道德的自我完善”。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俄】列夫 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转过身,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来是……”
“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
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
“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
“请您饶恕我,我在您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到。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
“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
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
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人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那事早就完了,”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聂赫留朵夫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她继续说,“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聂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
“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
“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
探望的时间结束了。玛丝洛娃站起来,顺从地等待人家把她带回牢房。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像都已说了……”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聂赫留朵夫说。
“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曾经是一对情人,但由于玛丝洛娃堕落了,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命运迥异。
B.选文中展现了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在受邀参加法庭审判前先到监狱中找玛丝洛娃了解情况,以便做出合适的判决。
C.选文中的玛丝洛娃已沦落风尘多年,一见到聂赫留朵夫,她习惯性地媚笑弄姿,想从他这个“有钱人”身上捞点好处。
D.选文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在生活的磨砺下,由“兽性的人”升华到“精神的人”,实现了道德和精神的“复活”。
15.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叙事,较全面地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情感和命运。
B.选文侧重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塑造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精神面貌。
C.选文以小见大,从玛丝洛娃的处境中揭示出沙皇俄国司法、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
D.选文的语言简洁传神,言简义丰,含而不露,引人联想,体现了“心灵辩证法”。
16.简析托尔斯泰是如何通过玛丝洛娃这个人物来写“久别重逢”场面的。
17.从称呼玛丝洛娃“你”和“您”的变化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赫留朵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本题从分析小说标题寓意的角度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主要从标题的字面意思和标题与小说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关系来考虑。首先结合文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角度分析标题的内涵。从表层意来看,“锄”是名词,也是动词,从名词来看,这“锄”是一种农具,文中是六安爷劳作的农具,代表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从动词来看,“锄”是指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是六安爷的一种劳作行为,代表着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文中是六安爷带着锄坚持去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这些都是表层含义;从深层含义来看,六安爷坚持去锄地却不是为了收成,而是为了“过瘾”,因为百亩园就要被占用,再也没有机会锄地了,劳动者和土地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里的“锄”就有了更深层的精神意义,它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耕文明,象征着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而六安爷锄地的这一行为中就蕴含了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曾经的生活的怀念,他借用这种方式与土地作了告别。
故答案为: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点评】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2.D
3.C
4.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仁爱)的心灵。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再结合语境认真分析每个选项,判断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六种常见语病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在解题时可用语法分析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有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语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等问题。有时,结合语境,抓住句子的标志性词语,运用排除法解答,也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
2.第一空,“异乎寻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无与伦比”,意思是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这里强调托尔斯泰的美与平常意义上的美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异乎寻常”。
第二空,“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这里指托尔斯泰作品中刻画的人物逼真,所以用形容艺术形象的“栩栩如生”。
第三空,“卓著”,指突出显著。“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
这里指托尔斯泰才华杰出,超出一般,用“卓越”。
第四空,“关于”,介绍事物包含的范围或内容,组成介词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作定语。“对于”,表示指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
这里后面接的是“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英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是介绍作者读书的范围,所以用“关于”。
故答案为:D。
3.A.改换后句意不明确,第一处改换后读者不一定能知道作者讲的是谁,后面两处作者有意不用代词其实也是为了更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B.前者“丑陋的列夫”表示引用,后者“丑陋”表示强调,用法不同,判断错误;
C.前者表示完全列举,后者表示列举未尽,用法确实不同,判断正确;
D.改后逻辑上不连贯。文章先以“托尔斯泰非常美丽”总起全文,引出下文。③④段再从肖像和“良知”方面概括说明其“美丽”。然后第⑥段过渡到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等角度,思路清晰,不宜变换顺序。
故答案为:C。
4.画曲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①句式杂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杂糅,改为“……的主要原因,是……”。
②搭配不当,将“仁德”改为“仁慈”“仁爱”等。
5.【答案】(1)B
(2)C
(3)B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1)A项,“顽童”没有特殊含义,也不用突出强调,不用加引号。B项,强调“斜”,应该用双引号。使用正确。C项,“我撕毁了唯一的全家福……把家搅得鸡犬不宁”是对“我把愤恨凝聚成一座活火山,随时随地都会喷发”的解释说明,破折号应改为冒号。D项,分号前后的句子是转折关系,分号应改为逗号。故选B。
(2)原句“在”位置不当,应放在“委屈”的后面;“矛头”前缺介词“将”,主语成了“矛头”。A项,“把”多余,“在”位置不当,应放在“委屈”的后面。B项,语序不当,“所有”应该放在“我”后面,把“矛盾”前的“的”去掉。C项,正确。D项,成分残缺,“矛头”前仍缺介词“将”。故选C。
(3)结合“母亲常常被我气得偷偷抹泪,也曾高举着暂帚将我撑出家门”分析,承前省略主语“母亲”,以突出母亲的关爱,排除A、D两项;结合主语一致的原则,第二句的主语应该是“母亲”,是母亲把热乎乎的饭菜给“我”留在锅里,排除C项。故选B。
故答案为:⑴B;⑵C;⑶B;
【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2)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3)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答案】6.C
7.A
8.①想到当初被聂赫留朵夫抛弃时的愤恨;②感觉自己与聂赫留朵夫目前地位悬殊的痛苦;③对聂赫留朵夫企图以求婚来拯救自己灵魂的行为的鄙弃。
9.①为老婆子开脱罪名从侧面体现出玛丝洛娃的善良;②柯拉勃列娃、道口工等人对玛丝洛娃的劝告反衬了她对真正爱情的坚贞执着;③突显了牢房中底层民众组成的典型环境;④描绘了作者笔下这个充满痛苦绝望的世界。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文本的形象;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然后精读文章,依据选项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选项意的段落或句子,仔细理解分析选项意并找出与文章不同的地方。
(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出句子并圈点勾画,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的内容、主题,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可以用排除法。
(3)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分析。人物感情是通过文章中的事所体现出来的,首先明确文中的事件,然后通过事件分析人物的感情,注意从不同角度作答,且语言简洁,联系文本。
(4)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①作为小说事件的见证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烘托陪衬主要人物形象③以小见大,反映现实社会生活④画龙点睛,深化文章主题。
6.“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的求婚缺乏诚意”“举止轻浮”错误,在选文中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求婚的行为是抵触的,因为她无法接受当初被聂赫留朵夫抛弃的事实,这与诚意、举止轻浮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7.“深层矛盾是当时社会对妇女的普遍歧视”分析错误。节选部分没有体现妇女普遍遭到歧视的内容,深层矛盾是上流社会与底层劳动人民的矛盾。
故答案为:A
8.依据“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愣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这叉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咳,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可知想到当初被聂赫留朵夫抛奔时玛丝洛娃的情感是愤恨的。依据“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
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感觉自己与聂赫留朵夫目前地位悬殊时玛丝洛娃的情感是痛苦的。依据“‘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可知对聂赫留朵夫企图以求婚来抓救自己灵魂的行为时玛丝洛娃的情感是鄙弃的。
9.依据“‘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她就坐了
牢。’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转动脑袋,不时瞟聂赫留朵夫一眼,‘怎么样,您能办一办吗?说实在的,她真是个很不错的老婆子,分明是受了冤枉””,为老婆子开脱罪名从侧面体现玛丝洛娃的善良;依据“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她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还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这倒是真的。’道口工用唱歌一般好听的声音说,‘穷人成亲夜晚也短,有钱人想什么有什么,要怎么办就准能办到””,柯拉勃列娃、道口工等人对玛丝洛娃的劝告反衬了她对真正爱情的坚贞执着。柯拉勃列娃、道口工、老婆子等人物都是底层民众,突显了牢房中底层民众组成的典型环境。
【答案】10.B
11.D
12.①情节结构上。与上文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见面时“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相呼应。②人物塑造上。用“又买酒”和“痛饮”等动作描写,凸显玛丝洛娃内心的矛盾与挣扎。③审美体验上。让读者感受到玛丝洛娃痛苦情绪的难以排解,引发读者对“她”的同情。④主题表达上。揭示玛丝洛娃“复活之路”的艰辛,引人深思。
13.①当聂赫留朵夫发现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是由他造成的,他决心赎罪,为玛丝洛娃上诉,并决定同她结婚。②玛丝洛娃身陷牢狱,遭受折磨,但仍然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老婆子母子,表明她仍存有良善的一面。③回到牢房,玛丝洛娃内心开始痛苦,虽然依然尝试用酒精麻醉自己,但她意识到“她已经无法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说明她要走向“复活”之路。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第一步,浏览选项,标考查点。把与“艺术特色”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画出选项中有关“思路”、“主题判断”、“作者情感”、“艺术手法”等内容的名称。第二步,回归原文,寻找对应。注意选项带出的要点是否有原文依据。第三步,对比排除,确定答案。根据“原文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原文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艺术特色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小说的结尾,可从文中重要情节的角度分析思考,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二.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一般情节在开头,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埋下伏笔;在中间,承上启下;情在结尾处,上照应前文。三.情节与小说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四.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者揭示主旨。解答本题可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学生探究解答时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述说理由,理由分析要基于原文内容。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复活》作为托尔斯泰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的精神,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更是爱的复活,道德的复活。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都是因为她不屑于和聂赫留朵夫说话”错误。玛丝洛娃痛快地签字,表示“干什么都行”以及打断聂赫留朵夫关于告状的话,一是因为玛丝洛娃想讨好迎合聂赫留朵夫,为老婆子说情;二是她此时还处在自甘堕落、玩世不恭的阶段,对自己当下的处境以及未来漠不关心。
C.“是因为玛丝洛娃安于堕落的现状,不希望被拯救”错误。玛丝洛娃表现出强烈愤怒的原因是认识到聂赫留朵夫这时要和她结婚只是出于自私心理,利用她来赎自己的罪而已。
D. “不想再帮助同伴”系无中生有。是因为她内心痛苦。
故答案为: 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小说始终从聂赫留朵夫的视角来写玛丝洛娃”是以偏概全。“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她的内心展开了痛苦的活动。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这些语句就不是从聂赫留朵夫的视角来写玛丝洛娃的。
故答案为: D。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结构上做到了首尾圆合。小说开头写玛丝洛娃出场时就“脸色红红的”,谈话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这些情节都跟结尾处的“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遥相呼应。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用“又买酒”和“痛饮”等动作描写,揭示了玛丝洛娃再一次见到聂赫留朵夫之后矛盾与挣扎的内心世界。读者的审美体验更深刻。玛丝洛娃像所有经历过苦难也走过弯路但内心依然善良的姑娘们一样,也有自己短时间内难以排解的痛苦情绪,只能借酒消愁,引发读者对“她”的同情。小说的主题思想更加丰富。一个人道德和灵魂的“复活之路”充满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曲折,甚至没有勇气走出曾经的生活模式,需要不断地进步、完善、修复以及进化,才可能得到自我救赎,走上那条真正的“复活之路”。
故答案为: ①情节结构上。与上文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见面时“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相呼应。②人物塑造上。用“又买酒”和“痛饮”等动作描写,凸显玛丝洛娃内心的矛盾与挣扎。③审美体验上。让读者感受到玛丝洛娃痛苦情绪的难以排解,引发读者对“她”的同情。④主题表达上。揭示玛丝洛娃“复活之路”的艰辛,引人深思。
1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托尔斯泰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人:“精神的人”和“兽性的人”,教材节选部分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时也可以看出两种人性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的并存。法庭上的意外相见,引发了聂赫留朵夫的赎罪忏悔之心。严酷的事实加剧了他的负罪,使他丢掉了种种卑劣的情感,决心替她申冤。从法庭归来的聂赫留朵夫开始感到周围的一切的可憎,他下决心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决定同她结婚。不过,这时的他有着较多的自怜自爱、孤芳自赏的成分,忏悔的动机并不是十分纯洁的。这里节选的内容是聂赫留朵夫为了替玛丝洛娃上诉,第二次去探监。玛丝洛娃的话“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 “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副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使他真正明白了他忏悔行为的自怜自爱是自私与低劣的,也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全部罪孽和这种罪孽的深重。这一新的认识,使他的责任感和行动的决心大大加强。以后,随着他视野和活动足迹的不断扩大,他的忏悔活动也从对个人罪恶的认识扩大到对整个阶层、整个社会罪恶的认识与批判。经过艰难痛苦的灵魂净化过程,这种良知最终促使聂赫留朵夫从一个有深重罪恶的人,变成一个博爱的得到灵魂拯救的人,实现了灵魂的“复活”。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单纯美丽的平民女子,天真无邪的少女,但残酷的社会将她逼向生活的堕落。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抛弃后,沦落为妓女,后来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但玛丝洛娃的迷失并没有让她彻底沉沦,她不断的探索人性,寻找复活之路。聂赫留朵夫三次到监狱探监,使玛丝洛娃有了不同的心理变化。这里节选的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来监狱看望她,她情绪的爆发意味着她麻木的心灵开始复苏,她重新找到了人身上的善,恢复了以前的信念。比如,玛丝洛娃身陷牢狱,遭受折磨,但仍然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老婆子母子,表明她仍存有良善的一面。回到牢房后,玛丝洛娃内心开始非常痛苦,虽然依然尝试用酒精麻醉自己,但她意识到“她已经无法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说明她逐渐觉醒了,要走向精神和道德“复活”之路了。玛丝洛娃的“复活”之路寄托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中的“博爱”与“宽恕”。
故答案为: ①当聂赫留朵夫发现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是由他造成的,他决心赎罪,为玛丝洛娃上诉,并决定同她结婚。②玛丝洛娃身陷牢狱,遭受折磨,但仍然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老婆子母子,表明她仍存有良善的一面。③回到牢房,玛丝洛娃内心开始痛苦,虽然依然尝试用酒精麻醉自己,但她意识到“她已经无法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说明她要走向“复活”之路。
【答案】14.C
15.D
16.①把玛丝洛娃设置成“不知情者”。玛丝洛娃是不知情者,和聂赫留朵夫这个“知情者”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②把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对比。聂赫留朵夫是贵族,是陪审员,而玛丝洛娃是妓女、杀人嫌犯,这样的差距增加了小说情节的张力。③设置玛丝洛娃一开始并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的情节,造成波澜起伏,引人入胜。④展现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矛盾。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有情感的纠葛,聂赫留朵夫怀有负罪感,玛丝洛娃有怨恨,推动情节的发展。⑤为玛丝洛娃安排“意外”事件。一开始,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话,后来认出他后,出人意料地向他“媚笑”,偷偷向聂赫留朵夫要钱,这些看似和相认场景格格不入,其实符合小说人物的性格逻辑,增强了情节的合理性。
17.①一个很有修养的贵族青年。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有两次变化,一开始隔着栅栏时说“您”,在玛丝洛娃认出他后,他改成“你”,在长凳上谈话开始也是用“您”,在最后告别时又称“您”。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一个很有修养的贵族青年,懂得在不同情境中使用不同的称谓。②一个心怀怜悯的贵族青年。不同的称呼,表现了聂赫留朵夫不同的心情。初次见面时,再也找不到原来熟悉亲切的玛丝洛娃形象,有陌生感和严肃感,故称“您”。认出后,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忏悔、赎罪,显得心情很激动。接下来表示愿意帮助她,是带着怜悯、悔恨、内疚的心情的,称呼“你”。当玛丝洛娃没有接受他的忏悔后,他又用了“您”和她告别,略略体现出了失望和无奈。③一个勇于自责的贵族青年。当他发现由于自己当年的荒唐,让卡秋莎身心俱损、精神堕落之时,激起了心中的怜悯之心,决定拯救她。这时候,他不知不觉地用了“你”和“卡秋莎”小名并称,在心理上把自己和玛丝洛娃看做平等的人,他向她忏悔赎罪,并表示自己要用行动来赎罪,弥补以前对玛丝洛娃的伤害。④一个精神觉醒的贵族青年。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只是在内心和自言自语时称呼“你”,后来和玛丝洛娃面对面时也称呼“你”,是他把内心所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开始。玛丝洛娃的境遇让他有了深深的负罪感,也让他和一般寻欢作乐的贵族老爷区分开。“你”表达了亲切熟悉感,也表达了他逐渐把玛丝洛娃和自己在人格上平等相待,体现了从“兽性的人”到“精神的人”的转化的开始。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文中找到这一部分内容,再具体分析是如何通过玛丝洛娃这个人物来写“久别重逢”场面的。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技巧和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聂赫留朵夫称玛丝洛娃“你”“您”的内容,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人物形象。
14.A.“由于玛丝洛娃堕落”错误,玛丝洛娃的堕落是聂赫留朵夫抛弃的结果,不是两个人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原因。B.“在受邀参加法庭审判前先到监狱中找玛丝洛娃了解情况”错误,聂赫留朵夫是在庭审后向玛丝洛娃忏悔赎罪来的。D.“由……升华到……实现……‘复活’”错误,选文只是写了两人久别后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所展现的内容还不能体现两人精神的“复活”。故答案为:C。
15.D.“简洁传神,言简义丰,含而不露”错误,选文的语言是带有感情的,也有渲染,如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等都有较多描写,充分展现人物情感心理的变化,称不上“简洁”。故答案为:D。
16.由“玛丝洛娃转过身,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可知,玛丝洛娃是不知情者,她一开始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而聂赫留朵夫是知情者,是带着目的前来的,如“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一为不知情者,一为知情者,这就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由“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可以看出二人身份的差别,聂赫留朵夫是审判席上的陪审员,而玛丝洛娃则是被审者,是妓女,是杀人嫌疑犯,二者身份进行了对比,增加了小说情节的张力。由“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可以看出,玛丝洛娃一开始并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后来才慢慢认出,这就造成小说情节的起伏。由“我在认罪”“请您饶恕我,我在您面前是有罪的”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人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等信息可以看出,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存在情感的纠葛,聂赫留朵夫怀有负罪感,而玛丝洛娃内心则有怨恨,这就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由“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等信息可以看出玛丝洛娃在这一意外事件面前的变化,由一开始的不认识到刚认出时的愤怒,再到后来想要从聂赫留朵夫身上得到好处,这些变化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让小说的情节更为合理。
17.如刚见到玛丝洛娃的时候,此时玛丝洛娃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二人好似陌生人,对于“陌生人”的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决定用“您”;等到玛丝洛娃认出聂赫留朵夫之后,聂赫留朵夫说“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向玛丝洛娃表明忏悔之意;当二人在长凳边谈论曾经的过往,谈论玛丝洛娃受到的伤害,此时聂赫留朵夫又称“您”,因为此时他的内心满是负疚感;之后他向玛丝洛娃表明来意的时候说“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表达忏悔赎罪之意;最后告别的时候,再次称“您”,表达郑重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是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看出他是有修养的贵族青年。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刚见到玛丝洛娃的时候,二人之间没有了曾经的熟悉感,所以他决定称“您”;之后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忏悔,表达赎罪之意,同样称为您;等到他向玛丝洛娃表达要帮助她的意思时,使用“你”;而玛丝洛娃说“何必提那些旧事”,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忏悔时,聂赫留朵夫又使用“您”和玛丝洛娃告别,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称呼的变化与人物的心情紧密相关,展现出聂赫留朵夫怀有怜悯之心的特点。当玛丝洛娃向他要十个卢布的时候,聂赫留朵夫发现,玛丝洛娃堕落的不仅是身体还有精神,这个时候,聂赫留朵夫用“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这段话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称玛丝洛娃为“卡秋莎”,为“你”,可以看出他是将二人看作平等的人,同时向对方表示要赎罪,“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这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于自责的贵族青年。从一开始来看,聂赫留朵夫此次前来是为了求得对方的宽恕,是“在认罪”,所以称玛丝洛娃为“您”;之后通过玛丝洛娃的言行看到她的变化,看到她精神的堕落,决定要拯救她,于是称呼她为“你”,从“您”到“你”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态度由陌生到熟悉,也是聂赫留朵夫精神复活的开始,展现了其精神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