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示 儿
陆 游
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A
B
三、说教学流程
四、说板书
D
E
我的说课从这几方面进行阐述
《示儿》这首古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全诗的真情自然流畅,让人感到了诗句背后的深沉的爱国之情。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依据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二、说教法、学法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分,在表现形式上它注重音律的美。依据小学阅读教学的共识和古诗读来朗朗上口的特点,我采取了指导朗读,引导领悟的教学方法。这样既不会覆盖古诗的艺术特点,也有益于孩子们接受理解。 在学法上,我偏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悟情。
三、说教学流程
新课伊始 我直接谈话如题,复习理解古诗内容的学习方法,既巩固旧知又对新知的学习做了铺垫。紧接着是解题及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掌握我们还可以通过题目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两种方法。在初读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大方向上抓住诗句中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古诗大意,及缩句来理解陆游遗愿的重点初步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在品读这首古诗时,我通过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又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出那份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滋味和感情。在情感上升大一定程度时,引导学生了解宋朝时期的其他爱国之士——岳飞,并通过一断小视频再次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能够体悟到当时的爱国之士的爱国之情。
最后在一个“悲”字,一个“盼”字上我又把重点又放到了对学生朗读的引导,启发学生读出心中的那份崇敬和感动,进而伴着音乐指导背诵。 紧接着在拓展环节,我拓展了《示儿》的续篇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时期涌现的不同的爱国诗人,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是息息相关的。
最后在课堂小结时我通过几个问题,朝廷为什么会灭亡,国家为什么会衰败,从而引向林升的《题临安邸》。
示 儿
陆 游
宋
作
者
简
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
背景介绍
陆游年幼时正当金人南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在家里又受到很多的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战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替南宋的抗金 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到四川去参加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国防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这次军队生活,大大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因为他诗中坚持抗金复国主张, 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
背景介绍
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频繁、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学习提示:
自学:读、思
自由朗读古诗
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合学:交流
前后桌互相说一说古诗大意,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展学:汇报
汇报古诗的意思
注意: 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
有节奏、有感情朗读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的遗愿是什么?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合作学习
1、一个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留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
2、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
3、既然说死后万事皆空,为何独独要“悲”?为何还要“告乃翁”?
“国”重于“家”
“国家至上”
悲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为在家祭的时候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而悲欢。
承接读
师:为不能亲眼看到全国统一而悲伤。
师:为希望大宋军队能收复失地而悲壮。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
生:家祭无忘告乃翁。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
生:家祭无忘告乃翁。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生:家祭无忘告乃翁。
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以文带文
课后作业
搜集爱国诗歌抄到积累本上。
搜集龚自珍《己亥杂诗》的相关资料。
背诵古诗。默写《示儿》。
四、板书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相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一定会很好地理解古诗,体会到作者的情怀。如有不妥之处,还请领导同行指正。以上是我的说课,下面进行本课的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教学时,我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整首诗,我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我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
教学本课后,我也发现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次,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中的诗句,还有当时的历史事件。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我虽多方引导,部分学生的理解不能令人满意。还有,我对多媒体教学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
通过此次教学,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并努力把它们应用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但学习是无止境的,今后我还必须深挖教材,课前认真备课、对学生的了解上做到细致入微,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