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7小题,14分)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哂笑(shěn)
缪赏(miù)
便嬖(pi)
杳无音讯(yo)
B.罪愆(qian)
错勘(kan)
迂讷(nd)
前合后堰(yn)
C.延宕(dang)
不啻(ch1)
消谴(qin)
战战兢兢(jin)
D.癸发(j江)
殷红(yan)
狡狯(kuai)
烟视媚行(me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近日召开的联合国安理会高级别会议上,中方深刻阐明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
义”。这一主张切中肯紫,为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提供了良方。
B.只要发现蛛丝马迹,就要缘木求鱼,做到一网打尽,坚决不能在抓住一只“大鱼”
的时候,还留下几块“腐肉”祸害一方。
C,给学生减负当然存在种种困难,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畏葸不前,关键是学校、家长
热
和培训机构等各方都要办好自己的事,久久为功,必有收获。
D.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河南的文化底气,也提供了可以容纳各类文化进行创新尝试
的土壤。水下洛神、龙门金刚,这些不落窠白的文化创新尝试才得以实现。
3.下列各纽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而议事每不合(常常)
固强之(坚持)
刑于寡妻(用刑)
强公室,杜私门(堵塞)
柄
B.肆其西封(肆意)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足)
因之以饥馑(接续)》
舍瑟而作(起身)
C,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近)
辟邪说,难王人(排斥)
堇之以严刑(督察)
蹑迹披求(追随)
D.廊腰缦回(蔡绕)
杀人如不能举(完、尽)
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知觉)
泊牧以谗诛(最终)
翻
4.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汝可以模拟得之
而气候不齐
C.役聪明之耳目
操单子业
D.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不能独完
②却宾客以业诸侯
③越国以鄙远
④谨庠序之教
⑤良庖岁更刀
⑥句余,杖至百
⑦李牧连却之
⑧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A.①④/②⑦/③/⑤/⑥⑧
B.①②⑦/③/④/⑤/⑥⑧
C.①⑧②④/⑦/③⑤/⑥
D.①⑧/②⑦/③④/⑤/⑥
6.下列各组中文言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赵尝五战于秦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B.终必不蒙见察
吾属今为之虏矣
C.是乃仁术也
视为止,行为迟
D.夫晋,何厌之有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7,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英娥、鲁侍萍与哈姆莱特三者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当下处境不同,性格、想法与
选择也不一样,但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悲刷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过程。
B.《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及成因,透彻剖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文章善用比喻和典故,语言表达鲜活生动。
C.《祝福》体现了鲁迅小说“为人生”的宗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与
《呐喊》时期的作品相比,《祝福》中的“我”对思想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革的前景更加坚
定。
D.《鸿门宴》叙事详备而扣人心弦,不仅备述宴会的前因,更精细地描写了宴会上各
人的表现,使其跃然纸上。相比于叙事简洁的《左传》,《史记》内容更为丰富,细节更
多。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
为建功者,西入秦,求为秦相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得说秦王。拜斯
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贵持金玉以游说诸候。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ǐ
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上《谏逐客书》,
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竞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
外接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
由告归威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
吾闻之荀的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阁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骜下,遂擢至此。当
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始皇三十七年,行出
游。至沙丘,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成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令上崩未有
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
高一语文第2页共10页宁德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L.D、A.罗一多恩-blR讷一neg一偃C逾一道统一jIng)
2.B(“染木求鱼"的原义是爬上树去找鱼:比哈行那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不符
合语境,此处可用“顺藤摸瓜”。)
3.C(.刑:欲榜样B.即:延伸、扩张D.洎:婷到)
4D(.中国:古义,中原-带: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古义,结成姻亲关系指儿女
亲家:今义,双方嫁娶的事。B模拟: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棋仿。气候:古义,一天之内的
冷暖状况:今义、长期的天气状况。C聪明: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
能力强。童子:古义,童生:今义、指男孩子,泛指儿童。)
5.A(①④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②⑦使动,使…成就霸业:
使动,使退却③形容词作名词,偏远的国家/⑤名词作状语,每年/⑥⑧名词作动词,打板子:
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
6,B(均是被动句。A状语后置句/与使…无宁,固定结构,或省略句:无宁汝先(于)吾而
死C判衙句/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D.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
7.C《与《呐喊》时期的作品相比,小说中的“我”对思想文化启蒙和社会改革的前景更加犹疑
思想与行动也更加软弱。)
8.C〔“赐长子书”意为“赐给长子扶苏诏书”,表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据此排除B。“皆
在湖亥所”是指“空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具”,其间不能断开。排除D。)
9.D.〔“囹图”意为监狱,而“狱”意为案件,“二世使高案丞相狱”即二世派遣赵高审理丞
相幸斯的案件。)
10.B.(应该是:有“清程的危机意识”,在文武百官给他敬酒祝福之时,他想起老师“物禁
大盛”的教诲,长叹不已,认为物极则衰,自己从一介布衣而位极人臣,自己的归宿在哪里都不知
道。)
11.1)(对)各国可以用财物使他屈服的知名人士,就馈赠丰厚财物拉挽他们:不肯接受的,
就用锋利的剑把他们刺死。〔“下”,使…屈服,1分、译为“攻下”“拿下”“收买”均可得分。
“结”,结交、拉找、收买,】分。“利剑”,名词用作状语,1分。大意1分)
(2)我李斯原是上察平民,乡里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么高的地位。
(“黔首”,平民,百姓,1分。“其”,我,1分。“耀”,提拔,1分。大意1分。)
12.①担心扶苏即位,蒙恬取代自己,导致盒贤不保。②受到赵高蒙蔽,误以为胡孩具有担任国
君的潜质。③受到赵高威胁,担心不配合矫诏,将祸及子孙。@皇帝给扶苏的诏书和符都在胡亥
处,具备合误矫诏的条件。(3分,写出1点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其他答案,只婆言之有理,亦
可情给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察人。跟从荀子学习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
待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疫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所以西行前往秦国,谐求充当秦相国
吕不韦的舍人。吕不节认为他很贤能,把他任命为郎宫。李斯因此有游说秦王的机会。秦王任命李
斯为长史,并听从了他的计蒸,暗中派遣谋士携带金玉珍宝去游说各国诸侯。(对)各国可以用财
物使他屈服的知名人十、就馈赠丰厚礼物加以拉找:不肯接受的,就用锋利的剑把他们刺死。这些
手段都是为了实现离间各国君臣关系的计策,随后,染王就派遣得力的将领攻打。秦王任命李斯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