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月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LC 根据材料可知,
“夏桀不允许百姓冬天在河上架桥,夏天在河里渡筏,以便观赏人们受冻和受淹的情况” ;
而商汤则不同,他对饥饿的人给饭吃,对挨冻的人给衣穿,对贫困的人给予救济,天下百姓归附商汤如流水,
这就是夏桀丧失天下的重要原因,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敬天 保民",排除A、B 两项;
儒家学派创 立于春秋晚期,晚于商汤生活的时代,排除D项。
2.B 根据材料可知,各少数民族政权效仿唐朝的行政管理制度, 说明唐朝的政治体制具有一 定的优越性,故选
B项。材料并未体现民族矛盾有所缓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 权,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因俗
而治“,排除D项。
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 底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 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为我国
民族 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材料中的信息”出洋远航的帆船……满载国货”即为 其具体表现,故选D项。材
料中未提及“进出口贸易额 比较",排除A项;1914年正值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完成两次 工业革命之际,蒸汽机
和 内燃机带动了交通工具的改进,B项中“一直居于世界 前列”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清朝 统治在 1912年宣告
结束,排除C项。
4. 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失守后,日军改变了侵略政策,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以 军事进攻为
辅,而移其主力千敌后战场。而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 95%的伪军,逐渐成为抗
H的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H战争胜
利作出 重要贡献,故选B项,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抗H民族 统一战线,排除A项;全民抗战 是抗日战争
胜利的基础,材料没有休现全民抗战,排除C项。
5. C 根据材料 信息
“美国 ……保持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联系,并且不承认中国新 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对新中国执
行政治上孤立、 军事上包围、 经济上封锁的敌对政策”可知,美国对中国奉行 敌对政策,关闭了中美两 国建立
平等友好关系的大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推动着新中国外交实行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外交方
针,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另起炉灶“外交方针取得显著成效,A项 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在华特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6.A 根据材料可知,1980年以 来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衣着消费支出的比 重均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化,城乡居民在收入有所 增长的前提下有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故选A项。城市居民在衣
着消费方面下降到其支出的5%以下,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仍占其支出的10%左右。城乡居民在衣着消费
方面 表现有所不同,这是城乡经济 发展”不充分、 不平衡"的有力证据,排除B项;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1962~1965年,中国进 行了国民经济调整,而
材料 时间为 1980~2010年,排除D项。
7. B 材料中的“集体表决”“多数 人赞成”“再次召开公民大会”“ 重新 ……讨论和 表决”等信息体现了雅典公民
大会利于保障决策执行的稳定性,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分 权与 制衡”和“降低了 决策的效能 “,排除A、C
两项;D项的表述应为陪审法庭,与材料中的公民大会不符,故排除。
8.D 根据材料“玛雅人独立 发展了 ' 矿的概念……比欧洲 人 则大约早了 800年”“玛雅人的城市建筑发达”等信
息可推 知,古代玛雅文明的发展程度较高,故选D项。生产力水 平的高低 决定 文明发展程度,排除A项;B
项中的” 相互影响“和C项中的"一脉相承”都与材料中的“独立 发展了 ' 们的概念“ 不符,故排除。
9.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黑海北岸等
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造成“香料”“胡椒”等来自亚洲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价格高昂,引发商
业危机,故选B项。A项中的“新航路开辟“ 发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故排除;材料未提及欧洲与亚非等
地之间贸易额的比较情况,排除C项;D项应开始于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之后,故排除。
10.C 根据材料"《独立宣言》宣扬人 人生而平等……生命 权、自由 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7年的宪法奉若
神明……是有产者的统治、自由市场,以及一个由地主、 商 人和银行家组成的锁金精英集团 ”可知,1787年
宪法中的内容和《独立宣言》中所追求的权利存在
一 定出入,即站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等立场,并未 彻底
践行自由、 民主思想,这说明1787年宪法具有阶级局限性,故选C项。 "背离 ”的说法与史实相悖,排除A
项;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通过 1787年宪法构建了一套民主政治体制,“虚假性”的说
法有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 1787年宪法对《独立宣言》思想贯彻的不彻底,这与美国民主政体无关,排
除D项。
11. D 材料中的信息”让农民的儿子和财主的儿子一样受到同样的教育“体现了 教育的公 平性,故选D项。A
项中”系 统完备“和C项中“ 充分动员 ”的表述均过于夸大化,故排除;巴黎公社没有受到科学理论马克思主
义思想的指导,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项。
1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 不断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继过渡到帝国
【高一年级 6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第1页(共 2页)】
{#{QQABLYIEogggAAJAAAACAwGACkAQkhGCAIgOBAAUsEAAiANABCA=}#}
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故选 A 项,排除 D 项。B 项应
为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排除;C 项发生于 19 世纪中期,早于材料中的时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故排除。
13. C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 1917 年 4 月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和计划,采用和平的方式实现政权的过渡。七月流血事件后,列宁逐渐转向采取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这说
明体现了列宁革命思想与时俱进,故选 C 项。七月流血事件后,列宁逐渐转向采取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排
除A项;材料与俄国革命的特殊性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宁领导俄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D项。
A 根据材料“雅尔塔体系将昔B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改造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14. 可知,雅
尔塔体系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根源,“大国一致“原则约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些都说明雅尔塔体系制
约了战争的爆发,有利千二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选 A 项。B、C、D 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15. D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 “把国家、地区和各工业部门的生产纳入计划体系”可知,该时期,英国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该举措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选D项,排除B项。
1964~1965 年间的英国仍隶属资本主义阵营,排除A项;C项应为 20 世纪 30 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早千材料
中的时间段
“ “
1964~1965 年 ,故排除。
“
16.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符合和平与
“
发展的时代主题,故选 A 项。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有发展中国家,排除 B 项;C 项中 消除"的表述过于夸
大化,故排除;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够获得全球认同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17.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政府实行相对
宽松的商业政策;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2)共同点:奢侈消费主体逐渐下移,走向大众化;奢侈消费品的市场逐渐扩大;政府都对奢侈消费进行限
制。(4 分,任答两点即可)共同影响:有利于大众消费的形成,推动经济的发展;冲击传统的等级观念,促进
思想解放。 (4 分)但容易造成道德危机、精神危机的出现;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 分,任答一点即可)
18. 示例一:
论题: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 (2 分)
阐述: 1915 年,在陈独秀等人的推动下,以《敬告青年》的发表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开始,掀起了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新高潮。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进步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
为阵地,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则注重宣传马克思主义,用西方先进思想指导中国社会转刮问题。新
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等内容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传统价值。新文化运动后期宜传的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革命实践
活动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8分)
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 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2分)
示例二:
论题:社会变革往往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先导。(2 分)
阐述: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人文主义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旗
帜,促进了人们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欧洲宗教改革在政治上打击了天主
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
想得到解放,推动了科技进步。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如英国的霍布
斯和洛克所提出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自然权利等思想均为英国代议制下近代民主原则的确立提供了理
论来源;法国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则直接被美国 1787 年宪法所采纳,成为美国代议制的基本原
则;法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著作中所提出的主权在民以及号召人民推翻专制暴君等主张推动了法国大
革命的爆发,同时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8分)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欧洲社会的转型起到了先导作用,推
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 分)
("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9. (1)特点: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具有野蛮性和血腥性;侵略国家以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
国家和地区。(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变化:由抢劫财富、贩卖黑奴等转变为以侵略战争和商品输出为主。(2分)作用:把亚洲各国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促进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刺激了被殖民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助推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20. (1)原因:西欧和日本衰落;美苏两国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对立;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存在严重冲突。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导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频繁发生;长期的对峙和对抗,不利于世界经济发
展。 (4 分)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
世界的整体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并逐步发展壮大。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高一年级6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第2页(共2页)】
{#{QQABLYIEogggAAJAAAACAwGACkAQkhGCAIgOBAAUsEAAiANABCA=}#}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月考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救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管子·轻重甲》记载,夏桀不允许百姓冬天在河上架桥,夏天在河里渡筏,以观赏人们受冻
和受淹的情况。而“至汤而不然…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
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这一记载论证了
A.君主专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敬天保民思想在夏商开始出现
C.民心向背是夏商更替的重要原因
D.商汤推崇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
2.唐朝时期,回纥效仿唐朝的官制,设有外宰相六,内宰相三,并有都督、司马等官号。渤海靺
羯、南诏等政权也仿照唐制,建立了一套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这些现象
A说明各民族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B.表明唐朝政治体制具有一定优越性
C.反映出唐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3.下图为1914年底的一幅漫画一《急起直追》。画面以一艘出洋远航的帆船为主体,船上满
载货物。这可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家品小:
追直起急
出口国货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造船技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C.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契机
【高一年级6月月考·历史第1页(共6页)】
4.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日寇改变了政策,移其主力于敌后战场,残酷地对共产党领导的
根据地进行清乡和“扫荡”。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
战场。这一状况
A.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
C.奠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
D.引发了中国国民党的消极抗战
5.美国政府面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获得全国胜利,虽然决定从中国内战中脱身,却仍然保
持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联系,并且不承认中国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对新中国执行政治上孤立、
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敌对政策。这从侧面反映出
A.新中国的“另起炉灶”外交方针取得的成效不大
B.美国外交逐渐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具有历史必然性
D.帝国主义在华的部分特权被保留
6.下图所示为1980一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这-
变化主要得益于
0.18
0.16
0.14
0.12
0.10
◆w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0.08
0.06
■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0.04
0.02
0
198019851990
1995200020052010(年)
A.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B.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7.雅典公民大会对议题进行集体表决后,如果多数人赞成即为通过并生效,任何个人都无权更
改大会的决定,除非再次召开公民大会,重新对该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这一规定
A.体现了雅典权力机构分权与制衡
B.有利于保障决策执行的稳定性
C.说明直接民主降低了决策的效能
D.加强了司法审判程序的规范性
8.公元4世纪中期,玛雅人独立发展了“0”的概念,使用独特的20进制。这比印度使用“0”还要
早一些,比欧洲人则大约早了800年。玛雅人的城市建筑发达,建造了著名的金字塔。与古
代埃及的金字塔不同,玛雅人的金字塔不是坟墓,而是神庙。据此可推知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程度
B.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
C.印度文明与美洲文明一脉相承
D.古代玛雅文明发展程度较高
9.15世纪的欧洲,大量肉类需要用产自亚洲的香料进行保存,而香料的价值只有黄金可以比
拟。在印度不到3杜卡的胡椒,在开罗则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价格已经是印度的
50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新航路开辟引发欧洲的价格革命
B.传统商路受阻推动欧洲商业危机出现
C.欧洲对亚非等地的贸易逆差显著
D.亚洲各国逐渐沦为欧洲列强原料产地
【高一年级6月月考·历史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