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测试卷(含答案)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测试卷(含答案)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5 13: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章节练习 高一下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催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放出能量
B.过程④中,只形成了C—S 键
C.硫化氢与甲醇合成甲硫醇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D.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并没有参加反应
2.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CH4的球棍模型:
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D.乙醇的结构式:C2H6O
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 + 3H22NH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D.v正(N2)=2v逆(NH3)
4.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A. B. C. D.
5.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镁条与盐酸反应 D.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B.NH3的电子式:
C.CO2的结构式:O-C-O
D.Na+结构示意图:
7.目前认为酸催化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②、③步反应均释放能量
B.该反应进程中有二个过渡态
C.酸催化剂能同时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D.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8.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BF3、CCl4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78gNa2O2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3NA
C.18gH2O或D2O的质子数均为10NA
D.34gH2O2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3NA
9.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NO比N2稳定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C.1molN2(g)和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kJ
D.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10.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
C.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
D.氯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Ⅶ族
二、填空题
11.氮化钠()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电子式是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键形成的。
(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在题(2)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
(4)比较中两种微粒的半径: _______。(填“>”“<”或“=”)
12.把0.5mol X气体和0.6mol Y气体混合于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 nZ(g)+6W(g),2min末生成0.6mol 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
(1)前2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2)2min末时Y的浓度为_______
(3)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倍
13.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计原电池,若用铜、银做两个电极,开始两电极质量相等,当电路中转移0.01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____g。
(2)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①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若电池中氢气(H2)通入量为224m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流表的电量为____C。(已知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 19C,NA约为6.02×1023mol 1)。
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CH3OH),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如果消耗甲醇160g,假设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用NA表示)。
(3)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4VB2+11O2+20OH-+6H2O=8B(OH)+4VO。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
14.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NO2气体,发生反应2NO2(g)N2O4(g):
(1)恒温恒压时,平衡后充入惰性气体,平衡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2)平衡后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___(填“加深”、“变浅”或“不变”);
(3)若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达到平衡状态时NO2转化率为a,向体积为2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达到平衡状态时NO2转化率为b,则a__b(填“>”、“<”或“=”);
(4)若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达到平衡状态时NO2体积分数为a,再向该容器中继续充入1molN2O4,达到新平衡后NO2体积分数为b,则a__b(填“>”、“<”或“=”)。
15.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某青铜器中Sn、Pb的质量分别为119g、20.7g,则该青铜器中Sn和Pb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
(2)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下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填“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铜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若生成4.29g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L(标准状况)。
三、计算题
16.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前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mol/(L·min);
(2)5min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_______。
四、实验题
17.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拟用定量的方法测定Al、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H2的快慢,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检查图Ⅰ所示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2)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固体
(3)甲装置中的稀盐酸可选用_______代替(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硝酸 C.浓硝酸 D.稀硫酸
(4)若要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定相同时间段内产生气体的体积,也可以测定_______。
(5)实验测得铝丝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图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五、判断题
18.放热反应为“贮存”能量的过程,吸热反应为“释放”能量的过程。(_______)
19.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对研发高效催化剂至关重要。(_______)
20.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将会停止。(__)
2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___)
22.新型催化剂的研发,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_______)
六、有机推断题
23.烃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其中含碳85.7%(质量分数)。E是有香味的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有机物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写名称),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3)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D、E均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B.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鉴别B、D和E三种物质
C.C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原理相同
D.反应①属于石油的催化裂化
七、原理综合题
24.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气的燃烧热值高,H2(g) + 1/2O2(g) = H2O(g) △H = -241.8 kJ.mol-1.
化学键 H-H O=O O-H
键能(kJ·mol-1) X 496.4 463
请根据相关数据计算:H-H的键能X=________kJ·mol-1。
(2)根据现代工业技术可以用H和CO反应来生产燃料甲醇,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O2(g) + H2(g) =H2O + CH3OH(g) △H=-49.00 kJ·mol-1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00molCO2和3.00molH2,测得 CO2和CH3OH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 CO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H2,同时生成 0.4molH2O
C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下列的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并且提高H2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 升高反应温度 B 缩小容器的体积
C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 D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CO2气体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C
6.D
7.B
8.B
9.C
10.B
11.(1) 离子
(2)Na3N+4HCl=3NaCl+NH4Cl
(3)NH4Cl
(4)<
12. 0.1mol/(L.min) 0.05mol/L 10/11
13.(1)1.4
(2) H2 2e-+2OH-=2H2O 1.93×103 CH3OH 6e-+8OH-=CO+6H2O 30NA
(3)VB2+16OH- 11e-=VO+2B(OH)+4H2O
14. 逆向 加深 < >
15.(1)10∶1
(2)Ag2O+2CuCl=2AgCl+Cu2O
(3) c 2Cu2++3OH-+Cl-=Cu2(OH)3Cl↓ 0.448
16.(1)0.05
(2)50%
17.(1)用手捂热锥形瓶,观察乙中长导管内的液面上升,则气密性良好
(2)D
(3)D
(4)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5)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增大 盐酸浓度不断减小使反应速率减小
18.错误
19.正确
20.错误
21.错误
22.正确
23.(1)
(2) 羟基 加成
(3)
(4)AB
24. AC 0.225mol/(L·min-1)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