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5、4、3、2加几
备教材内容
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95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例4直接呈现了4个小数加大数的口算题,通过提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做一做”的设计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习了9加几和8、7、6加几,这为过渡到本课时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的计算,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主要让学生自己探索来掌握。
备教法学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可以采用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应着重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已经有了9、8、7、6加几的学习、探究经验,对理解和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也就比较容易了。因此,在教学时,采用了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
备已学知识
计算9、8、7、6加几,可以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也可以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 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
问题导入 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教材95页例4)
5+7=□ 5+8=□
4+8=□ 3+9=□
方法讲解
1.用“凑十法”计算
(1)采用“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
(2)采用“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2.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计算
计算5+7、5+8、4+8和3+9时,可以想到用7+5、8+5、8+4、9+3来计算。
7+5=125+7=12
8+5=135+8=13
8+4=124+8=12
9+3=123+9=12
归纳总结
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用“凑十法”计算,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
知识巧记
九凑一,八凑二,
七凑三来六凑四,
两五相凑就满十。
备易错易混
误区 4+9=(13)+8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理解题意。等号两边有两个算式,说明两个算式的得数相等。等号左边是4+9,可以直接算出得数为13,就说明右边的算式的得数也应该是13,而不是加数为13。
错解改正 5
温馨提示
解答此种类型题时,应先算出已知算式的得数,再根据得数看括号里应该填几。
备综合能力
能力点一 运用推理法解决在图形中填数的相关问题
典型例题 在表格中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8。
9
6
5 10
思路分析 填数时,先从已经给出两个已知数的那一行入手,观察表格会发现,第一竖行、第二竖行和第三横行都已经给出了两个数,所以先从这三行填起。
此时,表格是如下情况:
9 2
4 6
5 10 3
接着观察,会发现第一横行和第二横行都已经知道了两个数。
正确解答
9 2 7
4 6 8
5 10 3
方法总结
解答此类题时,要从已经给出两个已知数的那行入手,推出第三个数。
能力点二 运用画图法和倒推法解决稍复杂的加法问题
典型例题 妈妈买来一些苹果,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最后还剩3个,妈妈一共买来多少个苹果?
思路分析 画图理解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后剩下的3个是第一天吃后剩下的一半,如果第二天没有吃,就剩下3+3=6(个),这6个就是苹果总数的一半,所以原来苹果的个数是6+6=12(个)。
正确解答 3+3=6(个) 6+6=12(个)
口答:妈妈一共买来12个苹果。
方法总结
画出线段图,从最后剩下的苹果入手,一步步推出原来苹果的数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备教学资源
小米的数学游戏
小米和小江在一起玩数学游戏。小米说:“你先随便想一个数,然后按我说的要求做一些运算,我就能知
道你运算的结果是多少。”小江说:“我不信,咱们试试看吧!”然后想好了一个数。小米慢条斯理地说:“用这个数加5,再加8,然后减去3,最后减去你想的数。”
小江按照小米的要求做了运算。他还没有说出答案,小米就说:“最后的结果是10。”
小江惊呆了,小米说得完全正确,可是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正确解答 最后的结果与小江想的数没有关系,因为这个数最后被减掉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5+8-3=10。
摆棋子
把12颗棋子放在8个方格里,要使每一横行或竖行的棋子数加起来都是4颗,该怎样放?如果每一横行或竖行的棋子数加起来都是5颗,又该怎样放?(不包含中间格子所在行)
正确解答
(加起来都是5颗时,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