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巨变:改革开
放前:新中国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49年~78年期间,经济虽然取得了进步,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落后很多发展中国家改革开
放后: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变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十,发展中国家第二。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四。2、变化原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十六大
20年奋斗目标:十六大1)、中国改革开放进行
2)、中国科技水平提高
3)、中国社会环境稳定
4)、中国所处和平国际环境3、影响:大大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始向小康迈进4、目标: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宏伟目标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目标:小康社会什么叫小康社会?
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人均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等系列指标;民主法制健全、科教文化进步、人民生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进程十分缓慢进程加快,水平提高二、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2、发展过程:1、定义: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4、目标: 1)、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州、深圳、珠海)大北京城市群(京津)1)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3、城市化道路:2)作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新旧上海的对比新旧北京的对比 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相应地,到2020年将有约2.2亿—2.3亿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过程。 2)、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成为主要任务之一。上帝在上网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995年因特网业务全面开展后,
发展迅速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原因:1)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政府大力支持3)、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2、概念:互联网又叫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3、出现:②改变中国人的生产、生活、
学习、娱乐方式。③不仅改变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
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和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
点和方法5、影响:4、表现: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①便利信息、知识更迅速地传递和共享。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开放观念、积极进取和终生学习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行动指南四、时尚中国1、思想观念:2、日常生活:2)饮食:由食品短缺,凭票供应到各种食品应有尽有,“减肥”成时尚。1)衣饰:舒适、高档、优美和个性化。3)住: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装修热”。四、时尚中国80年代90年代复古韩潮个性化装修四、时尚中国由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到开私家车远行。5)、语言:流行语言有很大变化.既有新创造的词汇,又有外来词汇,也有港台语言和各地方言4)行:四、时尚中国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语言:伊妹儿(发邮件)美 眉(相貌可爱的女性)粉 丝(歌迷)菜 鸟(上网的新手)灌 水(上网留言)886(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