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4 10: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vs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①(根本)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东学党起义
寻求帮助
朝鲜
清:光绪帝
出兵朝鲜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蒙满;欲征服蒙满,必先征服朝鲜”。
————《田中奏折》
②导火线(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
日军进攻驻守在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本质上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日本近代走上军国主义的必然产物。
丰岛海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1894年9月
日军多路围攻平壤
平壤战役
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矣!
1894年9月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
黄海海战
黄海
邓世昌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
日军掌握战场主动权——分两军入侵中国
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
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
“当时日本官员的行动,确已越出常轨。他们从战后第二天起,一连四天,野蛮地屠杀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儿童。在这次屠杀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中国人,全市中只剩36人(后考察生还者约800余人)。而这36人,完全是为驱使他们掩埋其同胞的尸体而留下的。”
——英国法学家胡兰德《关于中日战争德国际公法》
“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头,日兵一队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打死。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二、《马关条约》的简介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增开商埠
设厂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方式:
政策: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抢夺利权、强租海港、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德国
奥地利
英国
沙俄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美国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时间:
内容:
影响:
1899年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
列强划分了“势力范围”,
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熊代表沙皇俄国
太阳代表日本
虎代表英国
鹰代表美国
哈蟆代表法国
肠代表德国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 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甲午战争
背 景
过 程
结 果
影 响
中国:
日本:
朝鲜:
爆发:
结束:
1894.7,丰岛海战
1895初,威海卫战役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①三国干涉还辽
②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③“门户开放”政策
清政府软弱腐朽、军备废弛
“大陆政策”
东学党起义
根本原因
课堂小结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 D.关天培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不利的是( )
A.割让台澎地区 B.允许开办工厂
C.赔偿巨额军费 D.增开四口通商
4、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
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