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文-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文-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4 09:5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语用解析
高考新高考Ⅱ卷·语用题两年高考(2022年、2023年)比对分析
2022年高考新高考Ⅱ卷语用考点:
填写成语+修改病句(主观题型)+写作人称(主观题型)+句子效果+修辞手法(主观题)
2023年高考新高考Ⅱ卷语用考点:
填写成语+原句与改句效果分析+人称代词语境分析+补写句子+修改病句(主观题型)
两年对比,语用题型过渡平稳,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高考新高考Ⅰ卷·语用题两年高考(2022年、2023年)比对分析
2022年高考新高考Ⅰ卷语用考点:
补写成语+句式变换(长句改短句)+修辞手法(主观题型)+词语用法(“你”的特指与泛指)+补写句子
2023年高考新高考Ⅱ卷语用考点:
补写句子+修改病句+叠词语意+标点作用+词语表意不同
两年对比,语用题型变化程度达90%以上。
2024届语用题复习备考,在兼顾常规考点、常规题型的同时,要以语用题型变化大的新高考Ⅰ卷、全国甲卷这两套试题为方向,研究新题型、新考法,注意语用题目的基础性和情境性,凸显语言在具体环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_① , 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 。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分)
【解析】第①处
(原文)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① , 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第①处,文段中描写了皮影戏“仙鹤斗乌龟”的有趣场景。乌龟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任仙鹤怎么折腾,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拿乌龟誻没办法,所以可填上“没有办法处置某事”的成语,参考成语:无可奈何,无计可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奈何不得。
【解析】第②处
(原文)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 。
第②处,上文“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描写了皮影戏精彩的表演效果,这种效果 “让观众”怎么样呢?所填成语内容是从观众层面来思考,要写出观众观看后的主观感受。节目表演精彩,观众做出如何反应,只要是这方面的成语都可以。参考成语:叹为观止,如醉如痴,赞叹不已,啧啧称赞,交口称赞。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分)
【解析】考点:“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分析。将改后句子与原句子进行比对,找到不同的地方,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地方来分析原句的所具有的更好的表达效果。
原句: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
改句: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
原句采用“……着”的相同句式,改句以“正”代“着”。我们可以找到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1)短语形式,动作连续性;(2)修辞手法,排比;(3)音韵节奏;(4)情感表达。。然后从这些方面找到比较点,进行效果分析。
【参考答案1】原句中的“舞着,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都用“着”字短语来表示动作的延续,比改句更生动形象,突出了画面的动态美。原句五个“着”字短语构成排比,句式整产,音韵和谐,读来比改句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参考答案2】①改句用“正”替代原句“着”,表示仙鹤正在进行的动作,且都用两个音节的词表达仙鹤的动作;②在音韵上,不及原句排比短句的节奏感好,也不及原句句尾字音相同朗朗上口,和谐优美;③用词结构单一,不及原句有参差,更鲜活;④在情感表达上,不及原句能表现“我”的赞叹入迷。
【拓展】“原句VS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分析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开创了这道题型之先河。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采用了这一题型。但此后的2021、2022两年高考,“原句VS改句”表达效果比较分析并未出现。直至2023年新课标Ⅱ卷又重新出现。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句子的内容结构,修饰成分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强调的主体不同;
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节奏韵律);
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
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
结构作用(照应、铺垫,前后文的内容衔接紧密度)等;
语言风格与原文的整体风格对应;
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注意灵活处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① 。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20.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B)
A.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解析】考点:人称代词的含义(意义和用法),语境中词义的推断,强调情境性和交际性。人称代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去断定:是特指,还是泛指;是单指还是复指;是少数几个还是某一群体;是实指,还是虚指。 解析时,首先要结合语境,理解人称代词所指代的人是谁,然后再来找答案。
A. 表示疑问,“谁主沉浮”,“谁”指“什么人”,是毛泽东的设问。
B. 表示任指,“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中“谁”是指“任何人”。
C. 表示虚指,“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中“谁”与“知道”一起,表示“不料”的意
D. 表示定指,“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谁”是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十分确定的一类人,《谁是最可爱的人》原文指人民志愿军。
【拓展】“谁”的意义和用法
1.疑问代词。①问人。例:谁知道这道题目答案?②用在反问语气里,表示没有一个人;谁能反对人是需要空气才能存活?③谁知道。“谁知道”有时候是“不料”的意思。例: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2.虚指,表示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姓名和说不出姓名的人。例:①我的书不知道被~拿走了。②今天没有谁来过。
2.任指,表示任何人。
①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例: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大家比着干,谁都不肯落后。
②主语和宾语都用“谁”,指不同的人,表示彼此一样。例:他们俩谁也说不服谁。
③两个“谁”字前后照应,指相同的人。例:大家看谁合适,就选谁当代表。
【拓展】高考语用题:人称代词的意义、用法和表达效果
考点:语境中词义的推断,强调情境性和交际性。
选择题:2022年新高考Ⅰ卷
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1.C【解析】此题考查人称代词的作用,近年来练习模拟时关注度不高,好在本题并不难。题干和选项C 中的“你”都是泛指,没有指具体,而 A 、 B 、 D 三项都是特指。
主观题: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
自上中学后,我曾和多位好友去照合影,进了这个面积不大的地方,交费、开票、整理衣服,就要坐到照相的凳子上了,大家经常会发出这样的问话:我脸洗得干净吗?眼睛亮吗?牙齿露出来好,还是不露出来好?我们男孩平时不大在意的问题,照相的时候会一下子冒出来。不过没关系,旁边总会有别的人提醒:你脸上粘了个东西,你头发乱了,你牙上有韭菜。
17.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表明说话人语速极快,情绪急迫,表明照相时的紧张、兴奋,唯恐自己照的不好看;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形象地展现出跟朋友照相时大家互相帮对方检查,期望留下美好形象的友爱、互助的美好氛围。
主观题 2022年新高考Ⅱ卷
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人称或写作视角作用的能力。“他”是第三人称视角,属于代词,用来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文中不使用这个代词而是称呼祖父,表明作者对祖父的情感深厚,从来不曾把祖父看作自己之外和读者以外的第三人,“我的祖父”“祖父”这些称呼中,能让人不仅感受到“我”对祖父的爱戴和敬重,还能够深入体会祖孙二人的亲密感情,体会到“我”对祖父深厚的爱和永恒的怀念,无论时间过去多久,祖父离开“我”多久,“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祖父永远是“我的祖父”,活在“我”心里眼前,历历在目,正如这一年四季年年依旧的花草一样,鲜活着,亲切可感,而非冷冰冰的“他”。
【参考答案】①“他”通常指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②反复说“祖父”,给人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留恋。这三道题都围绕人称“做文章”,题目解答,都得从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要求考生对文本阅读要具备一定的理解领悟能力。
【解题要领】选择题:人称代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去断定,是特指,还是泛指;是单指还是复指;是少数几个还是某一群体,是实指还是虚指。主观问答题:人称代词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考生要结合具体语境、进入原文情境,贴着情境中有的人物内心走,感受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情,才能解读出这样写的原因。题目反套路,考察的是学生对文段内容的阅读理解程度,是真正的能力题。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① 。
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补写句子知识要点】题干统一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并限定字数。高考补写句子题目规范,每一个空出的句子,表述上受到前后句子的约束,答案相对确定、几乎唯一。常用技巧:(1)理清段落结构层次;(2)句子所在的位置(段首主旨句子,中间过渡句,结尾总结句)(3)关联词的对应;(4)前后文语境提示(5)句式内容的对称;(6)关键词语的引用;(7)学会看标点;(8)注意字数限制。
【第①空处解析】
原文:“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① 。
解题方法:①前句关联 ②关键词
①前句关联。根据前文“‘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可看出是在说明戴上耳机可以安静下来不被打扰。②关键词。很容易安静的办法是戴耳机。
【综合答案】 “你只需要一副耳机”“你只需要戴上耳机”“你戴上耳机就可以了”
【第②空处解析】
原文: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
解题方法:①前后句关联 ②关键词 ③句式
①前句关联。根据前文“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可看出讨论的是过度使用耳机情致突发性耳聋;②后句关联。根据后文“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可知是说使用耳机的限度。③关键词。使用耳机的“度”(“限度”)。 ④句式。此处是一个问句,后面内容是回答,由回答内容推知所问内容。
【综合答案】 “有什么限度”“有何限度”“要限度在什么程度范围”“在什么限度最合适”
“最理想的限度是多少”
【第③空处解析】
原文: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②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③ ,还可能逐渐升级。
解题方法:①前后句关联 ②关键词 ③关联词
①前句关联。根据前文根据前文“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最后一句所指的情况是“过度使用耳机”带来的伤害。②后句关联。根据后文“还可能逐渐升级”,可知“逐渐升级”是说过度使用耳机对人体健康的伤害。③关联词。后句中“还” ,可以理解为关联词,与前句形成递进关系;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继续状态。
【综合答案】 “过度使用耳机的危害”“这些症状不仅忍不过去”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病句: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找病点:①成份残缺(主语)②不合逻辑 ③搭配不当(动宾)
①成份残缺(主语)。“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做状语,后面“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缺主语,可修改为“听觉毛细胞就会失去敏感性”。加上一个“就”,与前面的“如果”形成关联词上的搭配;②不合逻辑。“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与后面“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前后矛盾,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合逻辑。不是不能接收信号,是步能完全或完整接收信号;③搭配不当(动宾)。“形成”……“听力下降”的搭配不当,把“形成”改为“造成”“导致”。
【综合答案】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下,听觉毛细胞就会失去敏感性,无法完全接收声音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