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4机械振动机械波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3 上海)真空中有一点P与微粒Q,Q在运动中受到指向P且大小与离开P的位移成正比的回复力,则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D.速度减小,加速度不变
2.(2022 海南)有甲、乙两个单摆(同一地点),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摆长之比是多少( )
A.2:3 B.3:2 C.4:9 D.9:4
3.(2022 重庆)某同学为了研究水波的传播特点,在水面上放置波源和浮标,两者的间距为L。t=0时刻,波源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产生的水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视为简谐波),t1时刻传到浮标处使浮标开始振动,此时波源刚好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波源和浮标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则( )
A.浮标的振动周期为4t1
B.水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C.时刻浮标沿y轴负方向运动
D.水波的波长为2L
4.(2022 北京)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一条弹性绳沿x轴放置,图中小黑点代表绳上的质点,相邻质点的间距为a。t=0时,x=0处的质点P0开始沿y轴做周期为T、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tT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质点P0沿y轴负方向运动
B.tT时,质点P4的速度最大
C.tT 时,质点 P3和 P5相位相同
D.该列绳波的波速为
5.(2022 浙江)如图所示,一根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光滑杆,两端分别固定着相同的轻弹簧,两弹簧自由端相距x。套在杆上的小球从中点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小球将做周期为T的往复运动,则( )
A.小球做简谐运动
B.小球动能的变化周期为
C.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周期为T
D.小球的初速度为时,其运动周期为2T
6.(2022 湖北)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物块P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P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P的下表面光滑,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拉力将Q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后,Q恰好能保持静止。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剪断轻绳,P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7.(2022 浙江)图甲中的装置水平放置,将小球从平衡位置O拉到A后释放,小球在O点附近来回振动;图乙中被细绳拴着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可绕固定点来回摆动。若将上述装置安装在太空中的我国空间站内进行同样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小球将保持静止
B.甲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振动
C.乙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摆动
D.乙图中的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8.(2021 江苏)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边缘有一钉子B,在水平光线下,圆盘的转轴A和钉子B在右侧墙壁上形成影子O和P,以O为原点在竖直方向上建立x坐标系。t=0时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圆盘,角速度为ω,则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
A.x=Rsin(ωt) B.x=Rsin(ωt)
C.x=2Rsin(ωt) D.x=2Rsin(ωt)
9.(2023 浙江)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d=15cm,在O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
A.声波的波长λ=15cm
B.声波的波长λ=30cm
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
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
10.(2023 湖北)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为100cm,振幅为8cm,介质中有a和b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位于 和x=120cm处。某时刻b质点的位移为y=4cm,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 )
A. B.
C. D.
11.(2023 湖南)如图(a),在均匀介质中有A、B、C和D四点,其中A、B、C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AC=BC=4m,DC=3m,DC垂直AB。t=0时,位于A、B、C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垂直,已知波长为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m/s
B.t=2s时,D处的质点开始振动
C.t=4.5s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
D.t=6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6cm
12.(2023 新课标)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 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 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13.(2023 上海)如图所示,有一周期为T、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当t=0s时波恰好传到B点,则t=8T时,CD段的波形图为( )
A. B.
C. D.
14.(2023 浙江)主动降噪耳机能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抵消声波,某一噪声信号传到耳膜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取得最好降噪效果的抵消声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振幅为2A
B.频率为100Hz
C.波长应为1.7m的奇数倍
D.在耳膜中产生的振动与图中所示的振动同相
15.(2022 天津)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7m处的两个波源O和P,沿y轴振动,形成了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a和b,某时刻a和b分别传播到x=3m和x=5m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的频率之比为2:1
B.O与P开始振动的时刻相同
C.a与b相遇后会出现干涉现象
D.O开始振动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
16.(2022 北京)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 )
A.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偏振现象 D.光的干涉现象
17.(2022 辽宁)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质点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时刻速度沿y轴正方向
B.该时刻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
C.此后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A
D.此后周期内沿x轴正方向迁移为λ
18.(2022 上海)在同一介质中有a、b两列机械波,它们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的频率分别为fa和fb,波长分别为λa和λb,则( )
A.λa>λb,fa>fb B.λa>λb,fa<fb
C.λa<λb,fa>fb D.λa<λb,fa<fb
19.(2021 全国)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0.5s后x=4m处的质点e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 )
A.此列波的传播速度为4m/s
B.t=0时a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
C.t=0时b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D.t=0.5s时c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20.(2021 重庆)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题图为某时刻波形图。波源位于x=0处,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y=sin(2πt)cm,则( )
A.此波的波长为9cm
B.此波的频率为2Hz
C.此波的波速为0.1m/s
D.此时波源沿y轴正方向运动
21.(2021 辽宁)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2s时的波形如图(a)所示,x=2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则波速可能是( )
A.m/s B.m/s C.m/s D.m/s
22.(2021 天津)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播速度v=10m/s,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图形中哪个是t=0.6s时的波形( )
A.
B.
C.
D.
23.(2021 浙江)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轻质绳在中点位置分叉成相同的两股细绳,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离分叉点相同长度处用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分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用相同频率和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播。因开始振动时的情况不同,分别得到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并不相同
B.甲图中绳子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
C.乙图中绳子分叉点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
D.乙图只表示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波形
24.(2021 浙江)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 s,电子的质量为9.11×10﹣31kg。一个电子和一滴直径约为4μm的油滴具有相同动能,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的数量级为( )
A.10﹣8 B.106 C.108 D.1016
25.(2021 浙江)两列频率、振幅均相同的简谐波Ⅰ和Ⅱ分别从绳子的两端持续相向传播,在相遇区域发生了干涉,在相距0.48m的A、B间用频闪相机连续拍摄,依次获得1、2、3、4、5五个波形,如图所示,且1和5是同一振动周期内绳上各点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时拍摄的波形。已知频闪时间间隔为0.1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波Ⅰ和Ⅱ的波长均为0.24m
B.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0.48s
C.绳上各点均做振幅相同的简谐运动
D.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0.48m
二.多选题(共9小题)
(多选)26.(2023 山东)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简谐振动的质点,依次通过相距L的A、B两点。已知质点在A点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一半,B点位移大小是A点的倍,质点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t时刻第二次经过B点,该振动的振幅和周期可能是( )
A.,3t B.,4t C.,t D.,
(多选)27.(2022 浙江)位于x=0.25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5m,质点b的平衡位置xb=﹣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
B.t=0.42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
C.t=2.25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
D.在0到2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m
(多选)28.(2023 辽宁)“球鼻艏”是位于远洋轮船船头水面下方的装置,当轮船以设计的标准速度航行时,球鼻艏推起的波与船首推起的波如图所示,两列波的叠加可以大幅度减小水对轮船的阻力。下列现象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
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B.阳光下的肥皂膜,呈现彩色条纹
C.驶近站台的火车,汽笛音调变高
D.振动音叉的周围,声音忽高忽低
(多选)29.(2023 乙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a)是t=0时刻的波形图;P是介质中位于x=2m处的质点,其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2m/s
B.波向左传播
C.波的振幅是10cm
D.x=3m处的质点在t=7s时位于平衡位置
E.质点P在0~7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70cm
(多选)30.(2022 山东)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当t=7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多选)31.(2022 浙江)两列振幅相等、波长均为λ、周期均为T的简谐横波沿同一绳子相向传播,若两列波均由一次全振动产生,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两列波相距λ,则( )
A.t时,波形如图2甲所示
B.t时,波形如图2乙所示
C.t时,波形如图2丙所示
D.t=T时,波形如图2丁所示
(多选)32.(2021 湖北)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时刻和t=1s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x=0处的质点在0~1s内运动的路程为4.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源振动周期为1.1s
C.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3m/s
D.t=1s时,x=6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多选)33.(2021 山东)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s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s时的波形图。以下关于平衡位置在O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多选)34.(2021 湖南)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O点的简谐横波在xOy水平面内传播,波面为圆。t=0时刻,波面分布如图(a)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4s
B.t=6s时,B处质点位于波峰
C.t=8s时,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t=10s时,D处质点所受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上
E.E处质点起振后,12s内经过的路程为12cm
三.填空题(共7小题)
35.(2022 广东)如图所示,某同学握住软绳的一端周期性上下抖动,在绳上激发了一列简谐波。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半个周期,绳上M处的质点将运动至 (选填“N”“P”或“Q”)处。加快抖动,波的频率增大,波速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2021 河北)如图,一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振子零时刻向右经过A点,2s时第一次经过B点,已知振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2s内经过的路程为6m,则该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s,振幅为 m。
37.(2021 广东)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弹簧下端挂一小球,小球静止。现将小球向下拉动距离A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经时间,小球从最低点向上运动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时刻,小球的动能 (选填“最大”或“最小”)。
38.(2022 福建)艺术体操运动员站在场地中以一定频率上下抖动6m长绸带的一端,绸带自左向右呈现波浪状起伏,某时刻绸带形状如图所示(符合正弦函数特征),此时绸带上P点运动方向 (填“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保持抖动幅度不变,如果要在该绸带上产生更加密集的波浪状起伏效果,运动员上下抖动的频率应 (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39.(2022 河北)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在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坐标分别为xP=1m,xQ=6m,波传播到P点开始计时,该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简谐波的波长为 m,经过 s,Q点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40.(2022 乙卷)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点波源S1和S2,二者做简谐运动的振幅相等,周期均为0.8s。当S1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S2也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若波速为5m/s,则由S1和S2发出的简谐横波的波长均为 m。P为波源平衡位置所在水平面上的一点,与S1、S2平衡位置的距离均为10m,则两波在P点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 (填“加强”或“削弱”)的;当S1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平衡位置在P处的质点 (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41.(2022 甲卷)一平面简谐横波以速度v=2m/s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A在t=0时刻的位移ycm。该波的波长为 m,频率为 Hz。t=2s时刻,质点A (填“向上运动”“速度为零”或“向下运动”)。
四.实验题(共3小题)
42.(2023 湖南)某同学探究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上端悬挂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有钩码,钩码下表面吸附一个小磁铁,其正下方放置智能手机,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采集磁感应强度实时变化的数据并输出图像,实验步骤如下:
(1)测出钩码和小磁铁的总质量m;
(2)在弹簧下端挂上该钩码和小磁铁,使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打开手机的磁传感器软件,此
时磁传感器记录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周期等于弹簧振子振动周期;
(3)某次采集到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从图中可以算出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用“t0”表示);
(4)改变钩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
(5)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质量的关系是 (填“线性的”或“非线性的”);
m/kg 10T/s T/s T2/s2
0.015 2.43 0.243 0.059
0.025 3.14 0.314 0.099
0.035 3.72 0.372 0.138
0.045 4.22 0.422 0.178
0.055 4.66 0.466 0.217
(6)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表达式可能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2π
B.2π
C.2π
D.2πk
(7)除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本实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 。
43.(2023 新课标)一学生小组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
(1)用实验室提供的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首先,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旋钮使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上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如图(a) 所示,该示数为 mm;螺旋测微器在夹有摆球时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mm,则摆球的直径为 mm。
(2)单摆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c)所示,其中角度盘需要固定在杆上的确定点O处,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摆角的大小。若将角度盘固定在O点上方,则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5°时,实际摆角 5° (填“大于”或“小于”)。
(3)某次实验所用单摆的摆线长度为81.50cm,则摆长为 cm。实验中观测到从摆球第1次经过最低点到第6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为54.60s,则此单摆周期为 s,该小组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π2取9.870 )
44.(2022 上海)在“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摆线质量和摆球质量分别为m线和m球,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则 ;
(A)m线 m球,l d
(B)m线 m球,l d
(C)m线 m球,l d
(D)m线 m球,l d
(2)小明在测量后作出的T2﹣l图线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结果是g= m/s2。(保留2位小数)
(3)为了减小误差,应从最高点还是最低点开始计时,请简述理由。
五.计算题(共2小题)
45.(2021 海南)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波源的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波源在0~4s内的振动图像如图(a)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0.5m/s。
(1)求这列横波的波长;
(2)求波源在4s内通过的路程;
(3)在图(b)中画出t=4s时刻的波形图。
46.(2021 甲卷)均匀介质中质点A、B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坐标分别为0和xB=16cm。某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20cm/s,波长大于20cm,振幅为y=1cm,且传播时无衰减。t=0时刻A、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运动方向相反,此后每隔Δt=0.6s两者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已知在t1时刻(t1>0),质点A位于波峰。求:
(ⅰ)从t1时刻开始,质点B最少要经过多长时间位于波峰;
(ⅱ)t1时刻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六.解答题(共1小题)
47.(2023 甲卷)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横波P、Q的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均为5cm,波长均为8m,波速均为4m/s。t=0时刻,P波刚好传播到坐标原点,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下振动;Q波刚好传到x=10m处,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列波相遇。
(i)在给出的坐标图上分别画出P、Q两列波在t=2.5s时刻的波形图(P波用虚线,Q波用实线);
(ii)求出图示范围内的介质中,因两列波干涉而振动振幅最大和振幅最小的平衡位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4机械振动机械波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3 上海)真空中有一点P与微粒Q,Q在运动中受到指向P且大小与离开P的位移成正比的回复力,则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D.速度减小,加速度不变
【解答】解:ABC、微粒Q可能正在向P点运动若正在向P点运动,则位移在减小,回复力在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在减小,这时回复力方向指向P点,和速度方向一致,速度在增大,故A错误,B正确;
D、微粒Q可能远离P点运动,则位移在增大,回复力在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在增大,这时回复力方向指向P点,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在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2.(2022 海南)有甲、乙两个单摆(同一地点),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摆长之比是多少( )
A.2:3 B.3:2 C.4:9 D.9:4
【解答】解: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解得,单摆的摆长为l
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单摆的周期之比为0.8:1.2=2:3,所以摆长之比为4:9,故ABD错误,故C正确;
故选:C。
3.(2022 重庆)某同学为了研究水波的传播特点,在水面上放置波源和浮标,两者的间距为L。t=0时刻,波源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产生的水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视为简谐波),t1时刻传到浮标处使浮标开始振动,此时波源刚好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波源和浮标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则( )
A.浮标的振动周期为4t1
B.水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C.时刻浮标沿y轴负方向运动
D.水波的波长为2L
【解答】解:A.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波源在0时刻振动,波形经过t1T传递到浮标处,浮标的振动周期为T=4t1,故A正确;
B.波源的振动情况经过t1传到距离L处的浮标,可知波速大小为v,故B错误;
C.根据虚线图像可知浮标在t1时刻沿y轴正方方向运动,故C错误;
D、水波的波长为λ=vT 4t1=4L,故D错误。
故选:A。
4.(2022 北京)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一条弹性绳沿x轴放置,图中小黑点代表绳上的质点,相邻质点的间距为a。t=0时,x=0处的质点P0开始沿y轴做周期为T、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tT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质点P0沿y轴负方向运动
B.tT时,质点P4的速度最大
C.tT 时,质点 P3和 P5相位相同
D.该列绳波的波速为
【解答】解:A、由tT时的波形图可知,波刚好穿到质点P6,根据上下坡法,可知此时质点P6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波源的起振方向也沿y轴正方向,故t=0时,质点P0沿x轴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在tT时质点P4处于正的最大位移处,故速度为零,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在tT时,质点P3沿y轴负方向运动,质点P5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两个质点的相位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可知:
解得:λ=8a
故该列绳波的波速为
,故D正确;
故选:D。
5.(2022 浙江)如图所示,一根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光滑杆,两端分别固定着相同的轻弹簧,两弹簧自由端相距x。套在杆上的小球从中点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小球将做周期为T的往复运动,则( )
A.小球做简谐运动
B.小球动能的变化周期为
C.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周期为T
D.小球的初速度为时,其运动周期为2T
【解答】解:A、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可知小球在杆中点到接触弹簧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故小球不是做简谐运动,故A错误;
BC、假设杆中点为O,小球向右压缩弹簧至最大压缩量时的位置为A,小球向左压缩弹簧至最大压缩量时的位置为B,可知小球做周期为T的往复运动,运动过程为O→A→O→B→O,根据对称性可知小球从O→A→O与O→B→O,这两个过程的动能变化完全一致,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完全一致,故小球动能的变化周期为,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周期为,故B正确,C错误;
D、小球的初速度为时,可知小球在匀速阶段的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接触弹簧过程,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可知,接触弹簧过程中所用时间与速度无关,因此总的运动周期小于2T,故D错误;
故选:B。
6.(2022 湖北)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物块P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P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P的下表面光滑,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拉力将Q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后,Q恰好能保持静止。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剪断轻绳,P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解答】解:Q恰好能保持静止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满足
kx=2μmg
若剪断轻绳后,物块P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也为x,因此P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s=2x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2022 浙江)图甲中的装置水平放置,将小球从平衡位置O拉到A后释放,小球在O点附近来回振动;图乙中被细绳拴着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可绕固定点来回摆动。若将上述装置安装在太空中的我国空间站内进行同样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小球将保持静止
B.甲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振动
C.乙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摆动
D.乙图中的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解答】解:AB、甲图做简谐运动,回复力为弹力,不受重力影响,故仍来回振动,故A错误,B正确;
CD、乙图小球受重力影响来回振动,太空中重力不计,故不能摆动或匀速圆周运动,故CD错误。
故选:B。
8.(2021 江苏)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边缘有一钉子B,在水平光线下,圆盘的转轴A和钉子B在右侧墙壁上形成影子O和P,以O为原点在竖直方向上建立x坐标系。t=0时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圆盘,角速度为ω,则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
A.x=Rsin(ωt) B.x=Rsin(ωt)
C.x=2Rsin(ωt) D.x=2Rsin(ωt)
【解答】解:t时刻转动角度为ωt,总角度为ωt,所以x=Rsin(ωt),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2023 浙江)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d=15cm,在O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
A.声波的波长λ=15cm
B.声波的波长λ=30cm
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
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
【解答】解:A、AB管等长时,两列波发生干涉加强,将A管拉长15cm之后,声波强度最小,意味着两列波发生干涉减弱,由于是第一次干涉减弱,表明A管整体伸长的距离为波长的一半,即,进而得:λ=4d=4×15cm=60cm,故AB错误;
CD、分别设两列声波的振幅为A1和A2,因为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平方成正比,且O出的声波强度比值为4:1,由此可知前后两次O点的振幅之比为2:1,结合波的叠加原理可得:
解得:,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2023 湖北)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为100cm,振幅为8cm,介质中有a和b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位于 和x=120cm处。某时刻b质点的位移为y=4cm,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 )
A. B.
C. D.
【解答】解:ab之间的距离为Δxcm+120cmcmλ
此时b点的位移4cm,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设此时b点的相位为φ,则根据
y=Asin(ωt+φ)
可得4=8sinφ
解得φ或者φ(舍去,向下振动)
由ab间的距离关系可知
φa﹣φ
则φa
可知此时a点的位移为y=8sinφacm=8sincm=4cm
且向下振动,故此时的波形图为
所以t=0时,a的位移为4cm,且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2023 湖南)如图(a),在均匀介质中有A、B、C和D四点,其中A、B、C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AC=BC=4m,DC=3m,DC垂直AB。t=0时,位于A、B、C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垂直,已知波长为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m/s
B.t=2s时,D处的质点开始振动
C.t=4.5s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
D.t=6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6cm
【解答】解:A、根据图(b)可知,简谐横波的振动周期为4s,根据波速的计算公式可得:
,故A错误;
B、根据图(a)可知,D处的质点与波源最近的距离为3m,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则t=2s时D处的质点还没开始振动,故B错误;
C、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D=BD,则波源A、B产生的横波传播到D点的时间为:
故t=4.5s时,只有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此时D处的质点的振动时间为:
t0=t﹣tCD=4.5s﹣3s=1.5s,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点处的质点振动方向为y轴负方向,故C正确;
D、t=6s时,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振动的时间为:
t1=t﹣tCD=6s﹣3s=3s
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出为波源C处传播横波的波谷;t=6s时,波源A、B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的振动时间为:
t2=t﹣tAD=6s﹣5s=1s
结合图像可知此时D处为波源A、B处传播横波的波峰,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得,此时D处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y=2A﹣A=2×2cm﹣2cm=2cm,故t=6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为2cm,故D错误;
故选:C。
12.(2023 新课标)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 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
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 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
【解答】解:声波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时,频率相同;
周期T,则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周期相同;
波速与介质有关,则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速不同;
波长λ=vT,则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不同;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2023 上海)如图所示,有一周期为T、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当t=0s时波恰好传到B点,则t=8T时,CD段的波形图为( )
A. B.
C. D.
【解答】解: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0.5m,根据一个周期内波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则在8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s=8λ=8×0.5m=4m,所以t=8T时,波恰好传到D点,CD段的波形图为半个波长,且位于x轴上方,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2023 浙江)主动降噪耳机能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噪声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抵消声波,某一噪声信号传到耳膜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取得最好降噪效果的抵消声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振幅为2A
B.频率为100Hz
C.波长应为1.7m的奇数倍
D.在耳膜中产生的振动与图中所示的振动同相
【解答】解:A、由图像得,噪声声波的振幅为A,所以抵消声波的振幅为A,故A错误;
B、由图像得,声波的周期为10×10﹣3s,频率fHz=100Hz,故B正确;
C、声波的波长λ=vT=340×10×10﹣3m=3.4m,为1.7m的偶数倍,故C错误;
D、对应的抵消声波与图中所示的噪声声波相位相反,发生干涉现象,使振动减弱,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15.(2022 天津)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7m处的两个波源O和P,沿y轴振动,形成了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a和b,某时刻a和b分别传播到x=3m和x=5m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的频率之比为2:1
B.O与P开始振动的时刻相同
C.a与b相遇后会出现干涉现象
D.O开始振动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
【解答】解:A.由同一均匀介质条件可得a和b两列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由图可知,a和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为1:2,根据c=λf,可得a与b的频率之比为2:1,故A正确;
B.因a和b两列波的波速相同,由a和b两列波分别传播到x=4m处的时刻相同,可知O与P开始振动的时刻不相同,故B错误;
C.因a与b的频率不同,a与b相遇后不能产生干涉现象,故C错误;
D.a波刚传到x=3m处,由波形平移法可知,x=3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而波源O点的起振方向与x=3m处的质点起振方向相同,所以O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也沿y轴负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16.(2022 北京)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是横波的是( )
A.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偏振现象 D.光的干涉现象
【解答】解:光的偏振现象能说明光是横波的,其他现象不行,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2022 辽宁)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关于质点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时刻速度沿y轴正方向
B.该时刻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
C.此后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A
D.此后周期内沿x轴正方向迁移为λ
【解答】解:A、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平移法”可知P在该时刻速度沿y轴正方向,故A正确;
B、根据a可知此时刻P 质点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故B错误;
C、P不在平衡位置,波峰、波谷处,所以此后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不为A,故C错误;
D、振动质点不会随波迁移,只能在平衡位置两侧做往复振动,故D错误。
故选:A。
18.(2022 上海)在同一介质中有a、b两列机械波,它们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的频率分别为fa和fb,波长分别为λa和λb,则( )
A.λa>λb,fa>fb B.λa>λb,fa<fb
C.λa<λb,fa>fb D.λa<λb,fa<fb
【解答】解;根据图像可知,两列波的波长关系为λa>λb,因为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等,则根据公式v=λf可知,fa<fb,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2021 全国)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0.5s后x=4m处的质点e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则( )
A.此列波的传播速度为4m/s
B.t=0时a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
C.t=0时b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D.t=0.5s时c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
【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此列波的周期为1s,根据波形图可知,此列波的波长为4m,则波速为:
,故A正确;
B、由波形图可知,t=0时a处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加速度为最大,故B错误;
C、根据平移法可知,t=0时b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平移法可知,t=0时c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t=0.5s时,经过半个周期,再次回到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20.(2021 重庆)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题图为某时刻波形图。波源位于x=0处,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y=sin(2πt)cm,则( )
A.此波的波长为9cm
B.此波的频率为2Hz
C.此波的波速为0.1m/s
D.此时波源沿y轴正方向运动
【解答】解:A.由波形图可知,此波的波长λ=10cm,故A错误;
B.由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得ω=2π,由ω=2πf可得此波的频率f=1Hz,故B错误;
C.由可得,T=1s由λ=vT可得此波的传播速度,v=0.1m/s,故C正确;
D.根据“上下坡”法则可知,波源处于上坡过程,则此时波源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21.(2021 辽宁)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2s时的波形如图(a)所示,x=2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则波速可能是( )
A.m/s B.m/s C.m/s D.m/s
【解答】解:x=2m处的质点在t=2s时处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知x=2m处的质点可能处于(n)λ处,即(n)λ=2m,解得:m,(n=0、1、2、3…)
根据图乙可得该波的周期T=4s;
则该波的波速为:vm/s(n=0、1、2、3…)
当n=2时,vm/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2021 天津)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播速度v=10m/s,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图形中哪个是t=0.6s时的波形(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该波的波长为λ=4m,则周期Ts=0.4s;
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在t=0.6s时,该质点已经振动了1.5个周期,说明在t=0.6时刻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振动,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知,B选项是t=0.6s时的波形,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3.(2021 浙江)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轻质绳在中点位置分叉成相同的两股细绳,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离分叉点相同长度处用左、右手在身体两侧分别握住直细绳的一端,同时用相同频率和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横波以相同的速率沿细绳传播。因开始振动时的情况不同,分别得到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并不相同
B.甲图中绳子的分叉点是振动减弱的位置
C.乙图中绳子分叉点右侧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
D.乙图只表示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波形
【解答】解:AB、由图甲可得,两个横波在分叉点相遇后叠加使振动加强了,可知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同,分叉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故AB错误;
CD、由图乙可得,分叉点左边两个横波水平对称,因此易得两个横波在周期上相差半个周期,即图乙中两手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反,因此两个横波在经过分叉点后叠加抵消,始终见不到明显的波形,并不是只有细绳上两列波刚传到分叉点时的波形,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4.(2021 浙江)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 s,电子的质量为9.11×10﹣31kg。一个电子和一滴直径约为4μm的油滴具有相同动能,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的数量级为( )
A.10﹣8 B.106 C.108 D.1016
【解答】解:直径为d=4μm的油滴的半径为r=2μm=2×10﹣6m,其质量为:m油=ρV,
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约为ρ=0.8×103kg/m3,代入数据解得:m油≈3×10﹣14kg;
根据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可得:λ,而p,
电子和油滴的动能相等,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为:
1.8×108,其数量级为108,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故选:C。
25.(2021 浙江)两列频率、振幅均相同的简谐波Ⅰ和Ⅱ分别从绳子的两端持续相向传播,在相遇区域发生了干涉,在相距0.48m的A、B间用频闪相机连续拍摄,依次获得1、2、3、4、5五个波形,如图所示,且1和5是同一振动周期内绳上各点位移都达到最大值时拍摄的波形。已知频闪时间间隔为0.1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谐波Ⅰ和Ⅱ的波长均为0.24m
B.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0.48s
C.绳上各点均做振幅相同的简谐运动
D.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0.48m
【解答】解:A、这两列波在AB之间的区域内发生了干涉现象,根据干涉图象的特点可知,AB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所以简谐波Ⅰ和Ⅱ的波长均为0.48m,故A错误;
B、从波形1到波形5经历的时间为T,则4×0.12s,可得简谐波Ⅰ和Ⅱ的周期均为T=0.96s,故B错误;
C、由图可知A、B、C三个点的振幅都是零,其余的各点的振幅不是零,即绳上各点振幅不相同,故C错误;
D、A、B、C三个点的振幅都是零,则A、B、C三点均为振动减弱点,则两波源到A、C两点的距离之差分别为和,则两波源到A点和C点的路程差之差的绝对值是m,故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共9小题)
(多选)26.(2023 山东)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简谐振动的质点,依次通过相距L的A、B两点。已知质点在A点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一半,B点位移大小是A点的倍,质点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t时刻第二次经过B点,该振动的振幅和周期可能是( )
A.,3t B.,4t C.,t D.,
【解答】解:AB.当AB两点在平衡位置的同侧时有
A=Asinφb
可得
φa;φb或者φb
因此可知第二次经过B点时φb
故
解得
T=4t
此时位移关系为
AA=L
解得
A
故A错误,B正确;
CD.当AB两点在平衡位置两侧时有
A=Asinφb
解得
φa或者φa(由图中运动方向舍去),φb或者φb
当第二次经过B点时φb,则
解得
Tt
此时位移关系为
L
解得
A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多选)27.(2022 浙江)位于x=0.25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5m,质点b的平衡位置xb=﹣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
B.t=0.42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
C.t=2.25s时,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
D.在0到2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m
【解答】解: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不会相遇,因而不能发生干涉,故A错误;
B、由图可知,2.0﹣2.1s内波传播的距离为x=0.50m﹣0.25m=0.25m,则波速为vm/s=2.5m/s,由图可知波长为λ=1m,则周期为Ts=0.4s。
在t=2.0s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x=vt=2.5×2m=5m=5λ,即形成5个波长波形,则知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因t=0.42s=1T,所以t=0.42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故B正确;
C、t=2.1s时质点a位于波谷,t=2.1s到t=2.25s经历时间Δt=0.15sT,则t=2.25s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振动,故C错误;
D、波从波源传到质点b的时间为t1s=0.3s,在0到2s内,质点b振动时间为t2=2s﹣0.3s=1.7s=4T,则在0到2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s=4.25×4A=4.25×4×15cm=255cm=2.55m,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28.(2023 辽宁)“球鼻艏”是位于远洋轮船船头水面下方的装置,当轮船以设计的标准速度航行时,球鼻艏推起的波与船首推起的波如图所示,两列波的叠加可以大幅度减小水对轮船的阻力。下列现象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是( )
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B.阳光下的肥皂膜,呈现彩色条纹
C.驶近站台的火车,汽笛音调变高
D.振动音叉的周围,声音忽高忽低
【解答】解:由题图可看出球鼻艏推起的波的波长与船首推起的波的波长相等,两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波速也相等,由v=fλ,可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故两列波叠加时发生了干涉现象。
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光线由水中斜射向空气经过水面时发生了偏折,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题意;
B、阳光下的肥皂膜,呈现彩色条纹,是肥皂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叠加产生的干涉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驶近站台的火车,汽笛音调变高,是火车与接收者逐渐靠近,使接收者接收到声音频率高于汽笛发声的频率,这是多普勒效应,故C不符题意;
D、振动音叉的周围,声音忽高忽低,是由于音叉的两个振片发出频率相同的两列声波,两列声波在音叉的周围叠加产生了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区域,这是波的干涉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多选)29.(2023 乙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a)是t=0时刻的波形图;P是介质中位于x=2m处的质点,其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2m/s
B.波向左传播
C.波的振幅是10cm
D.x=3m处的质点在t=7s时位于平衡位置
E.质点P在0~7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70cm
【解答】解:AC、由图(a)得波的波长为:λ=4m
振幅为:A=5cm
由图(b)得周期为:T=2s
则波速vm/s=2m/s
故A正确,C错误;
B、由图(b)得,t=0时,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图(a)中,由同侧法得,波向左传播,故B正确;
D、由图(a)得,t=0时,x=3m处的质点在y轴负方向位移最大处,t=7sT
即质点运动3.5个周期,则此时,质点在y轴正方向位移最大处,故D错误;
E、t=7sT
则质点P在0~7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s 4A4×5cm=70cm
故E正确。
故选:ABE。
(多选)30.(2022 山东)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当t=7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O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2×(11﹣5)s=12s,根据振动图像可得振幅A=20cm,
设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根据振动图像可知:10=20sinφ,解得:φ
在t=7s时刻,原点处质点的位置:y7=20sin()cm=﹣17.3cm,则t=7s时原点处的质点在y轴下方17.3cm处;
根据振动图像可知,在t=7s时刻质点在y轴负向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判断若波向右传播,则波形为C所示;若波向左传播,则波形如A所示,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多选)31.(2022 浙江)两列振幅相等、波长均为λ、周期均为T的简谐横波沿同一绳子相向传播,若两列波均由一次全振动产生,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两列波相距λ,则( )
A.t时,波形如图2甲所示
B.t时,波形如图2乙所示
C.t时,波形如图2丙所示
D.t=T时,波形如图2丁所示
【解答】解:A、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因为t=0时刻两列波相距λ,t时,两列波各传播的距离,两列波还没有相遇,各自的波形不变,故A错误;
B、t时,两列波各传播的距离,两列波刚好相遇,各自的波形不变,波形如图乙所示,故B正确;
C、t时,两列波各传播λ的距离,两个波谷相遇,两波谷叠加处的位移等于原来两个波谷位移之和,波形与图丙不同,故C错误;
D、t=T时,两列波各传播λ的距离,左波的波峰与右波的波谷相遇,左波的波谷与右波的波峰相遇,相遇处位移均为零,波形如图丁所示,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32.(2021 湖北)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时刻和t=1s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x=0处的质点在0~1s内运动的路程为4.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源振动周期为1.1s
C.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3m/s
D.t=1s时,x=6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解答】解:A、由题意知x=0处的质点在Δt=1s内的运动路程为4.5cm=4A,所以判断x=0处质点在t=0时刻是向下振动的,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故A正确;
B、虚线波x=0处此刻的位移x=﹣0.5cm,所以Δt=T1s,从而T,故B错误;
C、波速为v13m/s,故C正确;
D、从虚线波知x=6m处的质点此刻正向y的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33.(2021 山东)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1=2s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2=5s时的波形图。以下关于平衡位置在O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B、由题图可知波长λ=4m,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t1到t2时间内波形平移的距离为Δx=3+4n(m) (n=0,1,2,3……),则波速v,将Δt=t2﹣t1代入数据可得v=1(m/s) (n=0,1,2,3……),由T代入数据可解得Ts(n=0,1,2,3……),若n=0,则T=4s,由实线波形图可知t1=2s时质点O在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向运动,由振动图像可知A正确,B错误;
CD、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则t1到t2时间内波形平移的距离为Δx=1+4n(m) (n=0,1,2,3……),则波速v,将Δt=t2﹣t1代入数据可得v(m/s) (n=0,1,2,3……),由T代入数据可解得Ts(n=0,1,2,3……),若n=0,则T=12s,由实线波形图可知t1=2s时质点O在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向运动,由振动图像可知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多选)34.(2021 湖南)均匀介质中,波源位于O点的简谐横波在xOy水平面内传播,波面为圆。t=0时刻,波面分布如图(a)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相邻的波谷。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从A点传播到B点,所需时间为4s
B.t=6s时,B处质点位于波峰
C.t=8s时,C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t=10s时,D处质点所受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上
E.E处质点起振后,12s内经过的路程为12cm
【解答】解:A、由图a可知,5m,则波长λ=10m,由图b可知,周期T=4s,则波速vm/s=2.5m/s,因此从A传播到B需要的时间为tABs=4s,故A正确;
B、波峰传到B点的时间为4s,该波在t=6s时即再经过B位于波谷,故B错误;
C、t=8s时,即再经过2T,根据几何关系可知xOCm=10m,2λ<xOC,t=8s时,即经过2个周期,C处质点正在向波峰处运动,所有振动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
D、t=10s时,即再经过T,质点D处于平衡位置上方,则回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
E、t′=12s=3T,E经过的路程为s=3×4A=3×4×1cm=12cm,故E正确。
故选:ACE。
三.填空题(共7小题)
35.(2022 广东)如图所示,某同学握住软绳的一端周期性上下抖动,在绳上激发了一列简谐波。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半个周期,绳上M处的质点将运动至 P (选填“N”“P”或“Q”)处。加快抖动,波的频率增大,波速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波的传播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右,根据同侧法可知M点的振动方向向下,M点是波峰位置,因此经过半个周期后,绳上M处的质点将运动至位于波谷的P点处;
波速由传播的介质决定,与波的频率无关。
故答案为:P;不变
36.(2021 河北)如图,一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振子零时刻向右经过A点,2s时第一次经过B点,已知振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2s内经过的路程为6m,则该简谐运动的周期为 4 s,振幅为 3 m。
【解答】解:振子从A点向右开始计时,振子先到达右侧最大位移处,再反向到达平衡位置,最后到达B点用时2s,因B点的速度大小和A点速度大小相等,则说明AB关于平衡位置对称;则可知2s时间对应,故周期T=2×2s=4s;
因半个周期内对应的路程为2A,则有2A=6m,解得A=3m。
故答案为:4;3。
37.(2021 广东)如图所示,一个轻质弹簧下端挂一小球,小球静止。现将小球向下拉动距离A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小球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经时间,小球从最低点向上运动的距离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时刻,小球的动能 最大 (选填“最大”或“最小”)。
【解答】解:小球从最低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做变加速运动,在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A,小球在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经时间,小球从最低点向上运动的距离小于。在时刻,小球到达平衡位置,动能最大。
故答案为:小于,最大。
38.(2022 福建)艺术体操运动员站在场地中以一定频率上下抖动6m长绸带的一端,绸带自左向右呈现波浪状起伏,某时刻绸带形状如图所示(符合正弦函数特征),此时绸带上P点运动方向 向上 (填“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保持抖动幅度不变,如果要在该绸带上产生更加密集的波浪状起伏效果,运动员上下抖动的频率应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绸带上形成的波是自左向右传播的,根据同侧法可判断绸带上P点运动方向向上;
绸带上产生更加密集的波浪状起伏效果,说明波长变小,而同种介质中同类型波的传播波速是不变的,根据v=λf可知运动员上下抖动的频率增大。
故答案为:向上,增大
39.(2022 河北)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在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坐标分别为xP=1m,xQ=6m,波传播到P点开始计时,该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简谐波的波长为 2 m,经过 0.55 s,Q点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解答】解:根据振动图象可知,周期为0.2s,又由于波速为10m/s,
所以简谐波的波长为λ=vT=10×0.2m=2m
PQ的坐标分别为xP=1m,xQ=6m,所以PQ之间的距离为5m,
由振动图象可知,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波峰与Q点之间的距离为5mλ=5m+0.5m=5.5m,
Q点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用的时间ts=0.55s。
故答案为:2;0.55。
40.(2022 乙卷)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点波源S1和S2,二者做简谐运动的振幅相等,周期均为0.8s。当S1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S2也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若波速为5m/s,则由S1和S2发出的简谐横波的波长均为 4 m。P为波源平衡位置所在水平面上的一点,与S1、S2平衡位置的距离均为10m,则两波在P点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 加强 (填“加强”或“削弱”)的;当S1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平衡位置在P处的质点 向下 (填“向上”或“向下”)运动。
【解答】解:因周期T=0.8s,波速为v=5m/s,则波长为λ=vT=5×0.8m=4m
因两波源到P点的距离之差为零,且两振源振动方向相同,则P点的振动是加强的;
因S1P=10m=2.5λ,则当S1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平衡位置在P点的质点向下振动。
故答案为:4;加强;向下。
41.(2022 甲卷)一平面简谐横波以速度v=2m/s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A在t=0时刻的位移ycm。该波的波长为 4 m,频率为 0.5 Hz。t=2s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 (填“向上运动”“速度为零”或“向下运动”)。
【解答】解:设波的解析式为
y=Asin(x+φ)
由题图知A=2cm,波图像过点(0,)和(1.5,0),代入数据得
y=2sin()(cm)
则
即λ=4m;
该波的波速v=2m/s,则
fHz=0.5Hz;
因T所以t=2s时刻振动形式和零时刻相同,根据“爬坡法”可知质点A向下运动。
故答案为:4,0.5,向下运动
四.实验题(共3小题)
42.(2023 湖南)某同学探究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上端悬挂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有钩码,钩码下表面吸附一个小磁铁,其正下方放置智能手机,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采集磁感应强度实时变化的数据并输出图像,实验步骤如下:
(1)测出钩码和小磁铁的总质量m;
(2)在弹簧下端挂上该钩码和小磁铁,使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打开手机的磁传感器软件,此
时磁传感器记录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周期等于弹簧振子振动周期;
(3)某次采集到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从图中可以算出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用“t0”表示);
(4)改变钩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
(5)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质量的关系是 线性的 (填“线性的”或“非线性的”);
m/kg 10T/s T/s T2/s2
0.015 2.43 0.243 0.059
0.025 3.14 0.314 0.099
0.035 3.72 0.372 0.138
0.045 4.22 0.422 0.178
0.055 4.66 0.466 0.217
(6)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表达式可能是 A (填正确答案标号);
A.2π
B.2π
C.2π
D.2πk
(7)除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本实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 空气阻力的影响 。
【解答】解:(3)根据图(b)所示,可知0~t0时间内弹簧振子完成了10次全振动,故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为:T;
(5)分析实验的数据,可知质量逐次增加0.01kg,对应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逐次近似增加0.04s2,
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随质量的增大而均匀增大,即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质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6)根据量纲法可知,周期的单位为s,则周期的正确表达式单位也是s,选项A的表达式的单位为:,对比选项B、C、D与A的表达式,可知选项B、C、D的表达式的单位不是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本实验中除偶然误差外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
故答案为:(3);(5)线性的;(6)A;(7)空气阻力的影响
43.(2023 新课标)一学生小组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
(1)用实验室提供的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首先,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旋钮使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上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如图(a) 所示,该示数为 0.007 mm;螺旋测微器在夹有摆球时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 20.034 mm,则摆球的直径为 20.027 mm。
(2)单摆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c)所示,其中角度盘需要固定在杆上的确定点O处,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摆角的大小。若将角度盘固定在O点上方,则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5°时,实际摆角 大于 5° (填“大于”或“小于”)。
(3)某次实验所用单摆的摆线长度为81.50cm,则摆长为 82.5 cm。实验中观测到从摆球第1次经过最低点到第6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为54.60s,则此单摆周期为 1.82 s,该小组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9.83 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π2取9.870 )
【解答】解:(1)测量前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图(a)的示数为
d0=0mm+0.7×0.01mm=0.007mm
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图中的读数为:
d1=20mm+3.4×0.01mm=20.034mm
因此摆球的直径为:
d=d1﹣d0=20.034mm﹣0.007mm=20.027mm
(2)角度盘的大小一定,则在规定的位置安装角度盘,测量的角度准确,但将角度盘固定在规定位置的上方时,角度盘到悬挂点的距离将会变短,因此在保持角度相同的情况下,摆线在刻度盘上扫过的弧长会变短,则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5°时,其实实际摆角大于5°;
(3)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摆长为:
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单摆经过最低点两次,则单摆的周期为: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g=9.83m/s2。
故答案为:(1)0.007;20.034;20.027;(2)大于;(3)82.5;1.82;9.83
44.(2022 上海)在“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摆线质量和摆球质量分别为m线和m球,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则 (D) ;
(A)m线 m球,l d
(B)m线 m球,l d
(C)m线 m球,l d
(D)m线 m球,l d
(2)小明在测量后作出的T2﹣l图线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结果是g= 9.75 m/s2。(保留2位小数)
(3)为了减小误差,应从最高点还是最低点开始计时,请简述理由。
【解答】解:(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摆线质量要远小于摆球质量,而摆线长度要远大于摆球直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
即图像中的斜率为
解得:g=9.75m/s2。
(3)为了减小误差,应从最低点开始计时,因为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经过最低点速度最大,最高点速度最小,在最低点计时误差比较小。
故答案为:(1)(D);(2)9.75;(3)见解析
五.计算题(共2小题)
45.(2021 海南)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波源的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波源在0~4s内的振动图像如图(a)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0.5m/s。
(1)求这列横波的波长;
(2)求波源在4s内通过的路程;
(3)在图(b)中画出t=4s时刻的波形图。
【解答】解析:(1)由题知图(a)为波源的振动图像,则可知
A=4cm,T=4s
由于波的传播速度为v=0.5m/s,根据波长与速度关系有
λ=vT=0.5m/s×4s=2m
(2)由(1)可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4s,则4s内波源通过的路程为
s=4A=4×4cm=16cm
(3)由题图可知在t=0时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由于波速为v=0.5m/s,则在4s时有
x=vt=0.5m/s×4s=2m
可知该波刚好传到位置为2m的质点,且波源刚好回到平衡位置,且该波沿正方向传播,则根据“上坡、下坡”法可绘制出t=4s时刻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答:
(1)这列横波的波长为2m;
(2)波源在4s内通过的路程为16cm;
(3)在图(b)中画出t=4s时刻的波形图为
。
46.(2021 甲卷)均匀介质中质点A、B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坐标分别为0和xB=16cm。某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20cm/s,波长大于20cm,振幅为y=1cm,且传播时无衰减。t=0时刻A、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运动方向相反,此后每隔Δt=0.6s两者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已知在t1时刻(t1>0),质点A位于波峰。求:
(ⅰ)从t1时刻开始,质点B最少要经过多长时间位于波峰;
(ⅱ)t1时刻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解答】解:(ⅰ)t1时刻(t1>0),质点A位于波峰,波形沿x轴正方向传播,该波形传播到B经历的时间:t,
则质点B最少要经历0.8s时间位于波峰;
(ⅱ)t=0时刻A、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运动方向相反,此后每隔Δt=0.6s两者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因为每经过半个周期质点运动到与该点对称的位置,所以可得出:,
解得:T=2Δt=2×0.6s=1.2s,
波长:λ=vT=20×1.2cm=24cm,
B平衡位置对应的x=16cm,当A处于波峰时,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
答:(ⅰ)从t1时刻开始,质点B最少要经过0.8s时间位于波峰;
(ⅱ)t1时刻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5cm。
六.解答题(共1小题)
47.(2023 甲卷)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的两列简谐横波P、Q的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均为5cm,波长均为8m,波速均为4m/s。t=0时刻,P波刚好传播到坐标原点,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下振动;Q波刚好传到x=10m处,该处的质点将自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列波相遇。
(i)在给出的坐标图上分别画出P、Q两列波在t=2.5s时刻的波形图(P波用虚线,Q波用实线);
(ii)求出图示范围内的介质中,因两列波干涉而振动振幅最大和振幅最小的平衡位置。
【解答】解:(i)t=2.5s时,两波传播的距离为ΔxP=ΔxQ=vt=4×2.5m=10m
即P波刚好传播到x=10m处,且x=10m处质点自平衡位置向下振动,Q波刚好传播到x=0处,且x=0处质点自平衡位置向上振动;
由题意可知,两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长均为8m,由同侧法画波形图,如图:
(ii)两列波振动波速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反,则振幅最小点的平衡位置到x=0和x=10m处的距离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则有:|10﹣x﹣(x﹣0)|=nλ(n=0,1,2…)
代入数据解得,图示范围内振幅最小点的平衡位置为x=1m、5m、9m
振幅最大点的平衡位置到x=0和x=10m处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有:|10﹣x﹣(x﹣0)|=n λ(n=1,3,5…)
代入数据解得,图示范围内振幅最大点的平衡位置为x=3m、7m
答:(i)见解析;
(ii)两列波干涉而振动振幅最大的平衡位置为3m、7m,振幅最小的平衡位置为1m、5m、9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