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瓦窑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集思广益 时效课堂
课时总编号: 第 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课题 《将进酒》
学习 目标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人物感情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3、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感情的复杂。
学习 重点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人物感情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感情的复杂。
学习 方法 合作探究:朗读鉴赏,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和主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学习过程:学科组共案 用案人自我创新
一、情景导入 1、板书: 酒 2、诵读与酒有关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感慨: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4、补全课题:将进酒 二、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认识。 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皆为人传诵。 三、课文题解 《将进酒》为汉府乐曲,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有“请”之意,读音为“qiāng” 连起来解释就是“请喝酒”。这是一首劝酒诗。李白为什么写劝酒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 四、背景简介: 在752年,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感知诗词: 1、古诗词诵读指导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入题)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劝酒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劝酒辞)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2、基调:《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 3、正音义 金樽 zūn 烹pēng羊 岑cén夫子 钟鼓馔zhuàn玉 酌 zhuó 恣zì 欢谑xuè 径jìng 须沽gū取 千金裘qiú 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六、诗句点读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前2句从空间夸张,写黄河的气势不可挡,又不可回。后2句从时间夸张,悲叹人生短促。 (悲:景象悲壮------人生悲凉:境界阔大,气势宏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诗人政治不得意,朋友相聚乃是人生快事。此6句貌似消极,实是从侧面透露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精神。 (欢:人生得意---痛饮高歌:洒脱自信,豪气冲天)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李白与元丹丘是知交好友,反客为主劝酒,说明李白的狂放不羁,洒脱狂傲的性格。同时,短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诗人借古人的寂寞来表现自己的寂寞,借古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表现李白鄙弃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也表现他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和厌弃。 (愤:个人蔑视------深广忧愤:豪情万丈,悲壮不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以名贵的“五花马”与”千金裘”换美酒,以”呼儿”和”与尔”的大口气将宾作主,浪漫主义色彩极浓,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万古愁”与首句“悲白发”呼应。 (更狂:贵物换酒-------同消古愁:狂傲不羁,慷慨坦率) 学习小结 1、作品基调 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彩或氛围。本诗的基调: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读此诗,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豪放愤激的力量。 2、情感线索 先写悲(开头四句)--叹流光易逝 次写乐(“人生”以下六句)--喜朋友相聚 又次写狂(“岑夫子”以下六句)--劝朋友喝酒 接下来写愤激之情(“钟鼓”以下六句)--渲不平之气 最后又写狂放之情(“主人”后)--豪放中含悲凉意 3、情感脉络 欢 狂 愤 悲 4、诗歌主题: 诗人以狂歌痛饮的方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深沉愤慨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自豪。 七、探究: 1、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 么? 一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易老 为 朝如青丝暮成雪 青春不再 何 而 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 壮志未酬 愁 千金散尽还复来 怀才不遇 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 圣贤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失意 2、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 八、课堂巩固练习 1、前两句是写悲伤的,作者悲伤什么?这两句中使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这一感慨?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比兴、比喻和联想。 2、我们知道黄河源于高山,诗人却说“天上来”,这不是毫无道理吗? 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3、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 “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 “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 4、言归正传,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乐? ① 既然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 ② 悲又何益?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 不是。是任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 6、“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真的在羡慕饮者还是另有所指? 另有所指。这是李白由自身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切总结。 九、课堂总结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对于李白,敬其人,好其诗,却不可模其行。正所谓美酒诱人,可不要贪杯呦! 作业 请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李白诗句,并说出这名句,谈谈自己感受到怎样的一个李白。用一句妙语点评。 例: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洒脱,淡泊名利的李白。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蔑视权贵,傲岸不羁,坚守高贵的李白。
板书 设计 一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易老 为 朝如青丝暮成雪 青春不再 何 而 二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 壮志未酬 愁 千金散尽还复来 怀才不遇 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 圣贤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失意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