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43张ppt)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43张ppt)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5 14: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01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02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思考交流,能从元素组成(宏观)和构成微粒(微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物质,并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
2.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小结,认识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酸、碱、盐、氧化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任务一、举出生活中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并指出对它们分类的目的和
意义。
活动一、探究化学物质的分类
①生活与物质的分类
图书收藏
超市物品
电脑文件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②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同类事物的相似性举一反三
意义:生活更方便;工作更高效。
生活与工作
化学研究
目的:使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
意义:分门别类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任务二、结合初中化学知识,阅读教材P6页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元素与物质、物质与微粒有何关系?
①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
②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有的单质有多种形态。由同一种元
素形成的几种性质 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如: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碳单质
元素
不同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两种单质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
【结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O2) 和臭氧(O3)的混合物。
O3
O2
氧气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③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结论】①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同种元素组成,化学
性质相似或略有差异;
水合硫酸铜—离子
金属铜—原子
蔗糖—分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任务三、结合教材P8页“方法引导”,思考分类法的涵义是什么?
对化学物质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
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并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逻辑方法;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标准将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宏观视角,拓展到物质的构成、结构和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等微观视角。



涵义
标准
对应训练
【典例1】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有一种分类标准
B.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 C.分类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D.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A
【解析】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而不同。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或其他分类法进行分类。分类方法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同学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性,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所以A说法是错误的。
【典例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
的是(  ) A.干冰、铁、氯化氢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烧碱、液态氧、碘酒 D.空气、氮气、胆矾
【解析】A.氯化氢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A项错误;B.熟石灰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B项错误;C.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属于化合物;液态氧的化学式为O2,属于单质;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正确;D.空气是由N2、O2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不是化合物,胆矾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D项错误。
C
对应训练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活动二、认识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任务一、阅读教材P7页内容,结合图1-3思考什么是
树状分类法?用树状分类法如何对化学物质解析分类?
树状



定义
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按照层次一层一层分,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交叉,各物间是“并列”和“包含”关系。
特点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按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化学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非均匀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非金属单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单质
金属单质
氧化物




……
(元素种数)
(1种物质)
(1种元素)
(≥2种元素)
(≥2种物质)
(组成和性质不同)
尝试对化合物HCl、CO2、CaO、NaOH、Na2SO4、CaCO3、Ca(OH)2、H2SO4进行树状分类。
化合物



氧化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实践活动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任务二、阅读教材P7页第三自然段,结合图1-4举例说明什么是交
叉分类法?
交叉



定义
对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的方法。
多种物质的分类呈“并列”和“交叉”关系。
特点
尝试对酸HNO3、HCl、H2SO4和盐Na2CO3、Na2SO4、K2SO4、K2CO3进行交叉分类。
HNO3
HCl
无氧酸
二元酸
一元酸
H2SO4
含氧酸
钡盐
钾盐
按阳离子分类
按阴离子分类
硫酸盐
碳酸盐
BaSO4
BaCO3
K2SO4
K2CO3
实践活动
物质分类的标准及方法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任务三、应用探究:对于纯净物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
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结论】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含
氧酸盐、碳酸盐或正盐等。
钠盐
碳酸盐、正盐、
含氧酸盐
Na2CO3
对应训练
【典例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硫酸与硝酸只有交叉关系
C
【解析】纯净物与化合物、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硫酸与硝酸既有交叉关系(都是含氧酸),又有并列关系(一元酸、二元酸)。
对应训练
【典例2】奥运五环代表着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下列各项中的物质,
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2SO4 K2SO4 KCl NH4Cl
C NaCl Na2SO4 KNO3 NH4Cl
D Na2SO4 K2SO4 KNO3 (NH4)2SO4
B
对应训练
【解析】A.NaCl是钠盐、盐酸盐,不是硫酸盐,(NH4)2SO4是铵盐、硫酸盐,不是盐酸盐,A错误;B.Na2SO4是钠盐、硫酸盐,K2SO4是钾盐、硫酸盐,KCl是钾盐、盐酸盐,NH4Cl是铵盐、盐酸盐,B正确;C.NaCl是钠盐、盐酸盐,不是硫酸盐,KNO3是钾盐、硝酸盐,不是盐酸盐,C错误;D.KNO3是钾盐、硝酸盐,不是盐酸盐,(NH4)2SO4是铵盐、硫酸盐,不是盐酸盐,D错误;答案选B。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我们研究物质的时候,通常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我们如何根据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对酸、碱、盐进行分类呢?
活动一、探究酸、碱、盐的分类
任务一、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态氧 ②硝酸钾溶液 ③胆矾晶体 ④干冰
⑤生石灰 ⑥金刚石 ⑦纯碱 ⑧甲烷 ⑨熟石灰 ⑩食盐水 石灰水 
KClO3 H2SO4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硫酸氢钠。其中,属
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属于正盐的是_______;属于酸的有_____,
属于碱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①⑥
②⑩
③⑦


④⑤
知识拓展
★如何理解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的概念?
正盐:是在酸跟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不会有酸中的H+,也不会有碱中的OH-,如NaCl、K2SO4等;
酸式盐:是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盐,如NaHSO4、NaH2PO4等;
碱式盐: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了酸根离子外还有OH-的盐,如Cu2(OH)2CO3等。
交流、分享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是否含氧
元素分类
电离的H+
个数分类
①酸的分类:依据是否含有氧元素、电离出H+个数分:
任务二、结合初中知识和物质的分类方法,归纳总结酸、碱、盐的分类方法。
H2SO4
HCl
HNO3
H2C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依据是否具有挥发性和酸的强弱分:
是否挥发
分类
酸性强弱
分类
H2SO4
HCl
HNO3
H2CO3
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强酸
弱酸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是否可溶
(水)分类
电离出OH-的
个数分类
NaOH
NH3·H2O
Cu(OH)2
Fe(OH)3
可溶性碱
难溶性碱
强碱
弱碱
一元碱
二元碱
多元碱
碱性强弱
分类
②碱的分类:可依据溶解性大小、碱的强弱、电离出OH-的个数分: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是否可溶
(水)分类
组成及性质
分类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钾(钠、铜、钡)盐
硫酸(碳酸、盐酸)盐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碱
阴、阳离子
种类分类
CuSO4
BaCO3
NaCl
K2CO3
NaHCO3
Cu2(OH)2CO3
③盐的分类:可依据在水中的溶解性、阴离子和阳离子种类、组成及
性质对盐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对应训练
【典例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④⑥⑦ C.①⑧ D.①④⑤⑥
【解析】纯净物与化合物、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硫酸与硝酸既有交叉关系(都是含氧酸),又有并列关系(一元酸、二元酸)。
B
对应训练
【典例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冰水混合物、水银、澄清石灰水、淀粉属于混合物 B.NaHSO4、HCl、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C.非金属氧化物CO2、CO、SO3均为酸性氧化物 D.冰醋酸、酒精属于有机物
【解析】冰水混合物是化合物水,水银是金属单质汞,都为纯净物,故A错误;
B.HCl、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NaHSO4属于盐,故B错误;C.CO2、SO3为酸性氧化物,CO和NaOH溶液不
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D.冰醋酸CH3COOH、酒精C2H5OH为
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
D
活动二、探究氧化物的分类
已知CO2和SO3都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uO和Fe2O3都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按照这种性质上的差异,我们又如何将氧化物进行分类呢?
任务一、阅读教材P7页第四自然段,思考如何对氧化物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按组成元
素分类
按性质
分类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过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Na2O、Fe2O3
CO2、SO2
Na2O、CaO
Al2O3
Na2O2
【温馨提示】非金属氧化物如CO、NO等,又名不成盐氧化物。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实践活动
试一试:对氧化物CO2、Na2O、SO2、CaO进行分类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CO2
Na2O
SO2
CaO
是否含金属
元素分类
按性质分类
知识拓展
★如何理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3
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uO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且只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等。
交流、分享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如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非金属氧化物(CO、H2O2、H2O),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Mn2O7、Fe3O4等)
任务二、讨论交流: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
化物有何关系,请举例说明。
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2NO2+2NaOH===
NaNO3+NaNO2+H2O,NO2不是酸性氧化物。
物质分类法的应用
对应训练
【典例1】将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酸:硫酸、醋酸、NaHSO4、硝酸
B.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无定形碳 C.盐:生石灰、硝酸钾、CaCO3、苛性钠
D.碱:纯碱、烧碱、乙醇、熟石灰
B
【解析】A.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物质,NaHSO4不是酸,故A错误;B.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C60、无定形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B正确;C.生石灰是氧化物,不是盐,故C错误;D.纯碱为盐,乙醇是有机物不是碱,故D错误;故选B。
对应训练
【典例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C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NO
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
D NaOH HCl CaF2 Na2O2 SO2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
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混合物:医用酒精、空气、稀硫酸
B.化合物:烧碱、氧化镁、硫酸
C.盐:氯化钠、石灰石、生石灰
D.单质:石墨、臭氧、水银
C
【解析】A. 混合物:医用酒精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空气是氧气和氮气等物质的混合物、稀硫酸是硫酸和水的混合物,故A正确;B. 化合物:烧碱、氧化镁、硫酸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正确;C. 盐:氯化钠、石灰石,而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 单质:石墨、臭氧、水银三种物质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C。
2.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氧的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
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解析】A.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故A错误
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故
B错误;C.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五氧化二钒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选C。
C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碱 酸 酸性氧化物 纯净物
A NaOH H2SO4 CO2 胆矾
B 纯碱 H2S CO 石灰石
C NaOH NaHSO4 SO2 液氨
D KOH HNO3 SO3 碘酒
A
【解析】A.NaOH是碱,H2SO4是酸,CO2是酸性氧化物,胆矾是纯净物,A正确;B.纯碱属于盐、石灰石属于混合物,B错误;C.NaHSO4属于盐、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C错误;D.碘酒属于混合物,D错误;选A。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冰水混合物、水银、澄清石灰水、淀粉属于混合物
B.NaHSO4、HCl、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
C.非金属氧化物CO2、CO、SO3均为酸性氧化物
D.冰醋酸、酒精属于有机物
D
【解析】A.冰水混合物是化合物水,水银是金属单质汞,都为纯净物,故A错误;
B.HCl、HNO3在水中能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按分类属于酸,NaHSO4属于盐,故B错误;C.CO2、SO3为酸性氧化物,CO和NaOH溶液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D.冰醋酸CH3COOH、酒精C2H5OH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
1、树状分类法——从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2.交叉分类法——
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并列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