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妈妈的小帮手》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22 09:3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一年级第一册)
主题 主备人 刘鹏
单元
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2、 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 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单元重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能按指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比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单元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单元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一、 单元分析:
1、知识衔接:分类与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学习比较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主要内容: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物体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教材编写特点: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与比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单元的2个信息窗,信息窗一是学习分类知识;信息窗二是学习比较的有关知识。本单元实践活动是对前面学习的一个总结, 21*cnjy*com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4课时
备注
第 二 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人单位 罗村镇聂村小学 主备人 袁鹏 刘正军
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单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第一课时 分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及必要性,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
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课 型 新授 教具 多种作业本,教学挂图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一、活动一
教师出示一摞各种各样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帮我吧!”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二、活动二
教学例题
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忙呢!(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你们想到各种方法帮助妈妈,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1)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2)按上衣和下衣分开,
(3)按颜色不同分
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的结果就不一样
三、活动三
1、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师:你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想到要帮妈妈做这些家务。谁愿意帮她一起整理?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些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将本子分类。
学生分好类,进行汇报。(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8分钟)
学生自由发言。
(7分钟)
教师总结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四、自主练习
1、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蔬菜类?圈起来。
2、分一分,说一说
3、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五、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2、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够用到分类的知识吗?
(10分钟)
教师出示图画,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学生讨论完成。
指生说一说,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教师出示图,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代表介绍分法。

(5分钟
作业布置
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
教后小记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主备人单位 罗村镇道口小学 主备人 王明海 刘美凤
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单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比较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高矮、胖瘦、粗细、厚薄等。
2、在比一比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如果A长B短,会描述A比B长,B比A短
课 型 新授 教具 绳子 苹果 桃子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一、课前准备与导入
《三只小猪吃西瓜》
猪妈妈把一个西瓜分成了大小相等的6块,猪老大说,我最大,我来分,我吃三块,猪老二吃两块,剩下的都给猪老三,猪老三平时不喜欢动脑筋,以为哥哥偏向他,把剩下的都给了他,还高兴得合不拢嘴呢。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朋友,你知道到底猪老三占便宜了吗?
谁吃的最多?谁吃的最少?
猪老大比猪老三吃的( )(多、少)
猪老三比猪老二吃的( )(多、少)
你还能提出出什么问题?
出示课题:比较
二、教学过程
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立体图片
【1】举例:
妈妈、爸爸、小明的衣服谁的最长?谁的最短?
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 ),比爸爸的衣服( )
你还可以怎样描述这些衣服之间的关系?
【2】在这幅图中有哪些物品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主持人讲故事2分
小组讨论 2分
小组四人上台交流
5分
学生小组讨论2分
小组交流
教师给予指导3分
小组讨论
交流
教师指导给予补充7分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2、巩固练习
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苹果、桃子,小组内进行比较,另外也可以利用身边的东西进行比较,看哪个小组能说出更多的 2·1·c·n·j·y
有关比较的例子
解决问题:
②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依次解决2、3、4、5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今后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进行观察,找找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事物能进行比较。
四、作业布置
小组讨论
上台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 补充6分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可以小组讨论
小组推选代表回答问题6分
学生回答
2分
作业布置
举三个自己家里的事物进行比较的例子
板书设计
比较
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长) 比爸爸的衣服(短)
教后小记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主备人单位 罗村镇实验小学 主备人 刘爱香 王丽萍
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单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学习目标 1、结合情境图,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1cnjy.com
重点难点 重点:能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知识的习惯
课 型 练习 教具 投影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学会的知识可真不少! 想不想做一些问题考考自己 ?
二、课堂练习
活动一:
1游乐园:出示27页情境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小男孩在干什么?
2、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最爱动脑思考了,在这
副图里还藏着许多知识,你还会比什么呢?
3、全班汇报交流,可能会说出以下几种情况
①比较树的高矮粗细;
②比较鹿和熊的轻重
③比较鸭子和鹅的多少
④比较房子与山的远近…
然后让学生把课本第2题完成。
活动二:1、分一分 红苹果 绿桃子 绿萝卜
绿苹果 红萝卜 红桃子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
2、下面的两行点子同样多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3分钟
学生回答。
引入下一环节。
二、25分钟
学生讨论:大树为什么受不了啦?
分析:引出轻重的比较,教师实时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投影出示
学生独立分类,同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按水果、蔬菜分成两类(2)按颜色分成两类
(3)按树上、地下分成两类
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说明比较的理由。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3、整理书包:
师:课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的书包,发现很多同学书包里面乱糟糟的,下面咱们就用学到的分类知识来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好吗? 21·cn·jy·com
三、课堂整理:
1、师:我们学的分类与比较的知识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 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过这些知识?
2、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你能用我们学的知识继续帮爸爸妈妈干一
些事情吗?下一节课再来交流。
生整理书包,师参与学生的整理活动,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
三、5分钟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
如:整理书包时,摆积木时,整理
玩具时……
四、2分钟作业布置
用所学的知识继续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情。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
分类:指定标准、自定标准
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教后小记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
主备人单位 罗村镇中心小学 主备人 刘红苹
备课年级 一年级 备课单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寻找周围数的过程,体会找数的方法,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2、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和序数。同时接受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
难点:教师对活动方法的指导。
课 型 实践活动 教具 师:课件 生:搜集数字信息的图片等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一、课前小广播:
1、你知道我们前面认识了哪些数字吗?
2、你能从小到大把它们排列起来吗?
二、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0到10的数的认识,知道数字是我们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它们。 www-2-1-cnjy-com
(一)活动一:自我介绍 师:你能用含有数字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吗?谁愿意试一试?
(二)活动二:寻找身边的数字
请你观察一下在这间教室中或你的身边,你能找到有哪些数字信息吗?
(三)活动三: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你愿意课前搜集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四)活动四:展示教师搜集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资料,说明大家非常 小主持人完成 3分
师板书0到10
师(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 5分
(提示:年龄、班级、家里的人口数等)
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
(提示:课桌、门、窗等)
6分
及时表扬和鼓励
学生展示 10分
(可以提示:分类展示)
随机选择合适图片粘贴于黑板上,备用。
5分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法学法及时间
用心地来观察生活,真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数字资料,大家想不想看看?
1、电话中的数字:110、119、等
2、马路上的数字:罗千路23号、有数字的红绿灯、31路公交车等
3、家庭用品上的数字:温度计等。
(五)活动五:作品中的数学
师:你知道吗?同学们展示的作品里面也有许多数学知识呢!(1)一共有几幅作品?
(2)从右边数第2幅作品是什么?
(3)从左边数它是第几幅?从右边数呢?它的前面有几副?后面有几幅?
三、活动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成果交流,你有哪些收获? 师先提示,后让学生交流
课件演示:
教师点拨,渗透安全教育

师生交流完成 5分
(指定一幅作品)
师生交流完成 1分
总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作业布置继续搜集有关数字的信息
板书设计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0、1、2、3、4、5、6、7、8、9、10
( 图片张贴区)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后小记
备课组长审阅签字及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