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精读引领课
《马诗》《石灰吟》《咏煤炭》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熟练背诵古诗。
3.联系诗人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二、评价任务
1.朗读古诗,指名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词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2.课件出示三首古诗的名字,读题目,了解“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3.教师范读古诗。提醒学生听清读音,注意停顿。
(二)学习《马诗》
1.自读诗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检查读文,指导书写“络”。
2.提出自学要求。
(1)用学过的方法(结合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了解诗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自学→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交流汇报(预设):
①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感悟古诗意境。
读到“沙如雪”“月似钩”“金络脑”,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通过“何当”词,想象渴望建功立业的马儿自知遥遥无期,尽显无奈,又寄托了无限期盼的心境。
②交流课前查阅的与诗人相关的资料,结合诗人少年成名、声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的经历,感受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小结:借助注释、查阅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的内容。
(板书:借助注释查阅资料)
3.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次读文。
(三)学法小结,依法自学《石灰吟》
1.回顾方法。
刚才,我们按照“自读诗句→理解诗意(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体会诗境(结合相关资料)说诗意→读诗悟情”的步骤学习了《马诗》。
2.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石灰吟》。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一全班交流)
重点部分指导
(1)“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在想象中感受石灰在熊熊烈火中的姿态。
(2)简单介绍诗人于谦的生平经历,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与诗人相关的小故事,从中了解于谦为人正直、坚贞不屈的品质,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阅读《咏煤炭》
导语:借助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于谦的另一首诗《咏煤炭》
1.自由朗读《咏煤炭》,注意读好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思考:《咏煤炭》和《石灰吟》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托物言志)
四、作业设计
1. 背诵并默写《马诗》。
2.搜集、积累更多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古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