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时 精读引领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
一、学习目标:
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吻合”等20个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复述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
3. 学生通过读课文,养成善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
二、评价任务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指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单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诞(dàn)生 锲(qiè)而不舍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4.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四)理清顺序,概括内容
1.再次独立阅读两篇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默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波义耳对紫罗兰遇到盐酸会变红这一现象不断研究,发明了石蕊试纸;魏格纳探索地图上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互相吻合的原因,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持续研究人睡觉时眼珠转动现象,发现眼珠转动与脑电波、做梦之间存在联系。说明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新发现。
(2)默读《表里的生物》,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说明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五)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找出课后习题中的关键句段,在小组内练习朗读。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列举三个事例的段落。
(2)朗读《表里的生物》中的关键句。
2.指名展示读。
四、作业设计
朗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列举三个事例的段落,抄写《表里的生物》中的关键句。
五、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表里的生物
举例说明观点 好奇 善观察 爱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