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精读引领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事例的表达顺序。
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一段话。
3、学习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追根溯源,直到解决,进而得出真理的精神。
二、评价任务
1、通过品读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列举事例的顺序。
2、运用学过的方法,写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小练笔。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追根溯源,直到解决,进而得出真理。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文章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谈起。
(二)朗读课文,分清详略。
1.全文写了三段论据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中间是怎么衔接起来的?
(“无独有偶——”“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2.朗读课文,思考在三段论据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第一个事例中的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2.第二个事例中的密卡尔逊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 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3.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转动起来,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发现他的真理的?
4.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运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方法,阅读《詹天佑》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
2.找出作者的观点和说明观点的事例,完成表格。
文章标题 观点 事例
《詹天佑》
《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
3、运用方法进行小练笔。
(1)如果我们写关于“有志者事竟成”的小练笔,刚才找到的事例能用吗 为什么
预设:能用。因为事例中的人物都是有志向的,而且他们也把事情做成功了。
(2)请大家以“有志者事竟成”为观点,可以采用丛书中找到的事例(如丛书《逝世前的科学记录》《炸不死的人——诺贝尔》中的事例),也可以采用从其他途径找到的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学生练写)
4.总结:我们这节课不仅学习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还知道要按顺序写好每个事例,做到有理有据。
四、作业设计
小练笔:采用丛书中找到的事例(如丛书《逝世前的科学记录》《炸不死的人——诺贝尔》中的事例),说明“有志者事竟成”为观点。
五、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观点)
! ?
看到现象 紫罗兰变色
产生疑问 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互相吻合 事例→发现真理
反复研究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