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一单元第9课时 单元整理课——“语文园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一单元第9课时 单元整理课——“语文园地”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6 17: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时 单元整理课
——“语文园地”
一、学习目标
1.总结本单元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明确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的要求。
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3.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4.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二、评价任务
1.是否能够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能够和同学交流寓意吉祥的习俗。
4.提高行楷书写速度。
5.是否能背诵《长歌行》。
三、学习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阅读“交流平台”中的文字,总结本单元学到的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
(2)体会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总结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的方法。
2.结合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进- -步领悟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
(1)《北京的春节》(老舍)重点写了哪几天?其他的日子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这样写?
(2 )其他课文的主次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3)完成本单元习作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习作内容的详略,突出重点。)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一小题。
(1)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益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2)比较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相同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2.我们的祖国地域广大,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你知道这些习俗有什么寓意吗?
(1)读例子,了解吃年糕的寓意。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说说过年的时候吃鱼、建筑上雕刻蝙蝠这两个习俗的寓意。( 年年有余和福气盈门。)
(3)你还知道哪些习俗的寓意?说出一两个。
预设:
过年的时候守岁: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是幸福团圆。
(三)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硬笔行书,了解行楷的书写特点。
2.临摹这段话,边写边体会行楷的笔画特点。行书具有笔画与笔画自然相连、书写速度快的书写特点。
(四)日积月累
1.朗读《长歌行》,读准字音。
2.讲讲自己读懂的诗句、难读的词句,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古诗大意。
(晞:阳光照耀。阳春: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焜黄:形容草木凋零枯黄的样子。)
3.反复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自然现象。想象万物随季节变化由盛转衰以及大江东去的画面。
4.背诵。
(1)通过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人生短暂, 若不珍惜时间,不努力奋进,将悔之晚矣。)
【单元学后反思】
【单元教后反思】
1.默写《寒食》,并回答问题。
寒食
, 。
, 。
说一说《寒食》一诗中与风俗不一致的地方,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谈一谈传统节日的风俗,看谁知道的多。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了什么情感 。
3.《北京的春节》中,作者重点写了哪些日子: 。
除夕、初一、元宵节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
课文中的排比句有: ,运用排比的好处是: 。
4.《腊八粥》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和 ,本文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
5.通过《藏戏》这篇课文,我们学习到了藏戏的特点有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