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经济危机中的失业人口
二战后满目疮痍的城市
*面对一系列问题,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又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学习要求:
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等概念。
2、学会用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史学观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如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福利制度利弊的分析。
3、学会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对我国发展的借鉴启发作用,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资本主
义国家的
新变化
目录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方面)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科技方面)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社会方面)
四、“福利国家”制度(社会方面)
五、社会运动兴起(社会方面)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生产关系的调整
*根据材料及所学归纳二战后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
材料1:“胡佛严守自己的思想体系,胡佛的信念来自相信经济周期可以控制,他甚至是一位强势的总统,缔造与组织了自愿性、职业团体参与的合作机制。但由于这种方式并未带来胡佛所期望的经济复苏与社会自治,导致民众反而相信,只有动用联邦权力,才是可行之道。”
材料2: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
材料3:“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民主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试验取得成功和“凯恩斯理论”的完善,为二次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材料4: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加速工业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材料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
材料6: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是由总消费需求和总投资需求所组成的。指出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总供给水平(即生产水平),从而造成“非自愿失业”。为了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就需要增加社会投资以引起消费需求的增加,并借此扩大总就业量。“有效需求”不足,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根源,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就必须通过变更利率、通货膨胀、公共投资和公共工程等手段来干预调节经济生活。
材料7:20世纪中期以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①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教训,自由放任的弊端暴露;二战的经验教训。
②罗斯福新政成功实践。
③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支持。
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冲击与影响(借鉴)。
⑤二战后急需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巩固政权。
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背景
一只看得见的手
*凯恩斯主义: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经济理论。主张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来管理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这与自由放任时期,只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管理经济相反。
当供给>需求时,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当供给<需求时,压缩政府需求,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提升利率,以抑制社会总需求,保障充分就业。
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始于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二战后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思想,到20世纪70年代衰落。)
*资本主义世界有序化的实践:
制度化的构建
1、国内调整:
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措施
2、国际调整:重建秩序,构建国际协调机制(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WTO前身)
1、国内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1:1946年2月,杜鲁门签署《1946年就业法》,根据此法,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政策、职能、资源,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
材料2: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既坚持自由竞争原则,又要有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当调节。
材料3:1955年日本出台第一个长期发展经济的计划《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材料4:英国于1945~1951年和1974~1975年,两度出现“国有化”高潮,除把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外,还把濒于破产的铁路、煤矿、内河航运等许多部门实行国有化。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④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1)表现:
(2)特点:
(3)实质:
市场经济为基础,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积极:①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减少了自由放任下生产的盲目性;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
②促进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黄金时期”。
(4)评价:
局限:①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②财政负担加大③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70年代出现了“滞涨”现象。
*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例如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一系列矛盾,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使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会有周期性波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例如
1973~1975年爆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就是证明。
(2)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3)原因:①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根本原因)
②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
(直接原因)
(1)表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及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等
*拓展——70年代的“滞胀”现象
(4)措施: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说明凯恩斯主义受到了挑战)
②实行“混合经济”政策(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
历史概念——新自由主义
一种经济和政治学思潮,它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但不同于经典自由主义,它提倡社会市场经济,即政府只对经济起调节以及规定市场活动框架条件的作用。在国际政策上,强调开放国际市场,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新自由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认为这会妨碍个人自由。
概念1——货币学派
研究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货币发行的价值总量,不能大于商品价值总量,否则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又称货币学派,亦称"货币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因强调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故名。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弗里德曼。主要代表有美国布伦纳、安德森和英国莱德勒、帕金等。认为货币供应量及其变动是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声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能把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是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越少越好。认为政府需要采取的唯一政策,是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这一增长率应与实际国民收入预计在长期内会有的增长率大体一致,以保持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
概念2——供给学派
着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于强调经济需求的凯恩斯主义而言。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主要代表有蒙代尔、拉弗、吉尔德等。
主要主张有:
(1)大幅度降低个人和企业纳税的税率,以增加个人储蓄能力,刺激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对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积极性。
(2)取消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加强劳动和商品市场上的竞争。
(3) 实行货币管理,使货币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2、国际调整:重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构建国际协调机制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当时成立的时候就是有一个运作机制:黄金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由此形成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组织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
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构成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渐朝全球化、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成立时间:1945年
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
A、宗 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B、主要任务:
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C、作用: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成立时间:1945年
资金来源: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
A、宗 旨: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B、作用: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
World Bank (WB)
IMF
WB
资金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的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
*运行规则:加权投票制度
指成员国的投票权与其向基金交纳的股金份额成正比。《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每个成员国拥有250票基本投票权,此外每增加10万美元的配额,就增加一票。
*“双挂钩一固定”制(美元黄金自由兑换为前提)
*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积极: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③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
消极: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提供了条件。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二是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进入60年代后,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减弱。美元国际信用严重下降,各国争先向美国挤兑黄金,而美国的黄金储备已难于应付,这就导致了从1960年起,美元危机迭起。为此,美国于1971年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就使西方货币市场更加混乱。1973年美元危机中,美国再次宣布美元贬值,导致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科技方面)
*根据材料及所学归纳二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中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年增长率增长。”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了微观领域;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系统论,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储存、处理和变换的信息论,研究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控制论的问世,为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贏得胜利,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原有的科技潜力在某几个点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雷达技术、喷气式飞机和火箭技术、运筹学理论、自动控制技术、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都为战后新的科学技术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战期间还造就了一大批卓著的科学家,这些科技人才为战后科技革命准备了技术力量。”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背景
①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
③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原子能的利用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首先是由于战争的需要)
2、成就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
3、影响
①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社会方面)
1、背景
科技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产业、科技革命及高等教育大众化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纵观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有一个相同点:有车有房的中产阶级在全社会人口比率都超过30%,瑞典等福利型国家这一比率甚至达到50%。根据目前的统计情况看,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年收入低于10万元,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是其中的主体,而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人群数量约1亿人,人口占比8%左右;家庭收入超过50万元的人群数量约在2000万人左右,人口占比不到1.5%。”
3、表现
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和采矿、制造、建筑业等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非物质生产的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商业、会计、统计、金融、运输、通信以及文化教育等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
(1)产业结构的调整
(2)阶级关系的变化:中间阶层的出现
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保持在发达国家人口比例的25%-3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中间阶层”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左右。中产阶级的增长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为他们人数多又不希望社会动荡。
四、“福利国家”制度——分配关系的变化
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1、概念:
“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英国于1948年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再之后西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又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推崇。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抑制贫富差距的税收政策、扶贫计划以及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引起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工人的生活早已不再是“贫困的积累”,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大都在0.4以下。”
——蔡继明《从混合经济形成看两大经济思想体系融合》
2、概念:
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从摇篮到坟墓)。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劳动就业政策,通过政府调节实现充分就业,使公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居于主要地位,主要包括老年保险、失业保险、疾病保险、伤残保险、生育保险、死亡保险等。
③社会服务,即由国家和社会兴办的公益性事业,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环境保护等,还有地区福利、民政福利、职业福利等。其目的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社会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高层次,其特点是公民普遍受惠原则。
3、福利国家产生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剧增;二战后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经济);苏联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深刻反思。
4、发展历程:
逐渐兴起:二战后
日渐完备:20C60、70S
受挫继续发展:1973经济危机后
缩小规模:20C80S
5、目的:
6、实质:
①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②根本: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7、评价:
积极: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缓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扩大了社会消费。
局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工作积极性;高福利对劳动道德的威胁。
【学思之窗】
“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1970年6月10日),齐世荣总主编,黄安年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2分册
思考: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答案提示:
①过去的社会福利政策扩大了财政支出,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造成纳税人的税款增加,引起纳税人的不满。
②一些人依靠福利生活,不事生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滋生社会惰性。
③尼克松政府提出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家庭援助计划)是对福利政策进行调整,希望使美国的福利制度更为合理,从而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统治。
拓展—— 西方“福利国家”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要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权责和作用,确立有效的社会责任分担机制(政府、个人、企业、社会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
(2)福利制度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理想化和高水平的“结果平等”(中国应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
五、社会运动兴起(社会方面)
1、背景
资本主义国家不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各类社会矛盾和贫困仍然长期存在。
妇女运动
黑人民权运动
·
学生运动
妇女运动
2、背景
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