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衔接】华师大版八升九科学2.1 生活中的酸和碱(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衔接】华师大版八升九科学2.1 生活中的酸和碱(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7-04 15:1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 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说明:①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而非酸性或碱性溶液发生了颜色变化。
②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这样的溶液就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或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这样的溶液就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或碱的溶液;像氯化钠溶液等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则这些溶液就呈中性。
③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只是较为粗略地测定)。
(2)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可用pH值来表示。
a.广泛pH试纸的范围是:0~14。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显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b.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待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说明:如果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由于被水稀释了,酸碱度将会变弱,酸性溶液的pH值会增大,碱性溶液的pH值会减小。
典例精析
例1、(2023 文圣区校级三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ed63b469-8d9b-4160-a092-3fc9c4d7cf29"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_blank )下列物质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Na2CO3 B.Cu(OH)2 C.Na2SO4 D.KCl
【答案】A
【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C、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钾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变式1、(2023 五通桥区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86dc71d5-b79d-4530-823d-e79ab5c23acb"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_blank )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酚酞滴入KOH溶液中,观察到液滴周围立即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验证了KOH的碱性
B.实验验证了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C.红色扩散说明了分子在运动
D.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B
【解答】解:A、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说明氢氧化钾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说明氢氧化钾显碱性,并没有验证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色逐渐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中,酚酞发生颜色变化,是因为与氢氧化钾发生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例2、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下面是赤峰地区几种土壤类型及其pH,其中比较适合种植该系列谷子的土壤是(  )
选项 A B C
土壤类型 黄土 黑土 栗钙土 红土
pH 6.8-7.0 5.7-6.4 7.5-8.5 5.0-5.5
【答案】C
【解答】解:A、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黄土的pH范围是6.8-7.0,则黄土不适宜种植该系列谷子,故A不符合题意;
B、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黑土的pH范围是5.7-6.4,则黑土不适宜种植该系列谷子,故B不符合题意;
C、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栗钙土的pH范围是7.5-8.5,则栗钙土适宜种植该系列谷子,故C符合题意;
D、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红土的pH范围是5.0-5.5,则红土不适宜种植该系列谷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2、(2023 株洲)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4551bf46-a533-49a4-8247-4c98e61d076f"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_blank )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如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pH 7.35~7.45 0.9~1.5 7.1~7.3 4.7-8.4
A.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广泛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答案】A
【解答】解:A、胆汁的正常pH范围是7.1~7.3,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故选项说法正确。
B、胃液的pH范围是0.9~1.5,小于7,一定显酸性;尿液的pH范围是4.7-8.4,不一定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或中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不能使用广泛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D、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血浆的碱性比胆汁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例3、(2023 苏州二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8970df56-5435-44b4-a1f1-21fd5436b5eb"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_blank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
A.蔗糖水 B.肥皂水 C.蒸馏水 D.食盐水
【答案】B
【解答】解:A、蔗糖水呈中性,故选项错误;
B、肥皂水呈碱性,故选项正确;
C、蒸馏水呈中性,故选项错误;
D、食盐水呈中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3、(2023 龙岩模拟)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d86dcf8f-893f-4ca6-842c-ed5253d6ed53"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_blank )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答案】A
【解答】解:100mL10%的NaOH溶液中所含OH-数量=(100mL×1.1g/cm3×10%)××100%=4.675
100mL10%的KOH溶液中所含OH-数量=(100mL×1.1g/cm3×10%)××100%=3.339由于4.675>3.339,所以,10%的NaOH溶液的碱性比10%的KOH溶液的碱性强;由以上计算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实战演练
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食醋 B.酸果汁 C.食盐水 D.肥皂水
【答案】D
【解答】解:A、食醋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酸果汁中含有柠檬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C、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D、肥皂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为了比较醋和橙汁的酸性强弱,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广泛pH试纸
【答案】C
【解答】解: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都可以测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利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比较醋和橙汁的酸性强弱,即比较溶液的酸碱度,应选用广泛pH试纸。
故选:C。
3、(2023春 鄞州区期中)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
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
【答案】D
【解答】解:A.①稀醋酸是酸性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碳酸,因此醋酸、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故正确;
B.实验Ⅰ中,醋酸溶液使紫色干燥的纸花变红,因此该实验可以说明酸性物质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故正确;
C.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故正确;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是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错误;
故选:D。
4、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答】解: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pH逐渐升高,酸性逐渐变弱。
故选:B。
5、兰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盆兰花长势不好,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兰花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硫酸亚铁溶液(  )
A.pH小于7,呈酸性 B.pH大于7,呈碱性
C.pH等于7,呈中性 D.pH小于7,呈碱性
【答案】A
【解答】解:兰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而盆中土壤的pH为7.6,显碱性,需要使用偏酸性的物质进行浇灌,使用硫酸亚铁浇灌后,长势良好,说明硫酸亚铁的水溶液的pH小于7,呈酸性,
观察选项,故选:A。
6、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中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显 (填“酸性”或“碱性”)。
(2)该牵牛花的汁液 (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3)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
【答案】(1)碱性;(2)能;(3)醋酸。
【解答】解:(1)题干信息可知,紫色牵牛花遇碱性溶液变蓝。紫色牵牛花浸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变蓝,说明肥皂水显碱性;
(2)牵牛花的汁液遇酸碱性变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作指示剂;
(3)醋酸显酸性,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醋酸。
故答案为:(1)碱性;(2)能;(3)醋酸。
7、(2023 开原市一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210baafc-f656-4079-b1ea-26349c950e77" \t "_blank )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液体 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 。
(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有人说在清洗污物时,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
【答案】(1)糖水;厨房清洁剂;(2)雨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3)偏大;(4)不正确,二者之间会发生反应,降低除污效果。
【解答】解:(1)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所以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糖水,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厨房清洁剂的pH大于7,显碱性,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厨房清洁剂。
(2)pH<7的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说明正常雨水呈酸性,原因是雨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
(3)pH<7的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厕所清洁剂的pH=2,显酸性,测厕所清洁剂的pH时,若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相当于将厕所清洁剂稀释,酸性减弱,所以pH会偏大。
(4)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而厨房清洁剂呈碱性,若将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而降低除污效果。
故答案为:(1)糖水;厨房清洁剂;
(2)雨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3)偏大;
(4)不正确,二者之间会发生反应,降低除污效果。
8、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酸性
n(H+)=n(OH-) 中性
n(H+)<n(OH-) 碱性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 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 ,原因是该溶液中n(H+) 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 n(OH-).
(4)通过上述信息,由此得出盐溶液一定显中性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
【解答】解:溶液的酸碱性是根据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
当[H+]=[OH-],溶液就呈中性;
当[H+]>[OH-],溶液就呈酸性,且[H+]越大酸性越强;
当溶液中[H+]<[OH-],溶液就呈碱性,且[OH-]越大碱性越强.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溶液为中性,可知水中n(H+)=n(OH-);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原因是该溶液中n(H+)<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碱性减弱,硫酸氢钠溶液中n(H+)>n(OH-).
(4)通过上述信息,由此得出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答案:(1)=;(2)溶液变为红色;<;(3)>;(4)错误.
9、(2023 重庆)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4ecc3607-073a-4356-8cd6-0a78045f1783" \t "_blank )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 (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A;CuSO4+2NaOH=Cu(OH)2↓+Na2SO4;
(2)步骤1:作对比;
步骤2:BD;
步骤3:CO2+Ca(OH)2=CaCO3↓+H2O。
【解答】解:(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则氢氧化钠运动得快,所以实验中在A区域会先出现沉淀,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1~5号的孔穴中分别是酸性、碱性溶液,水是中性溶液,则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作对比。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即酸性、碱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A、1号、5号都是碱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B、1号、3号分别是碱性、酸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C、3号、4号都是酸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
D、4号、5号分别是酸性、碱性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A;CuSO4+2NaOH=Cu(OH)2↓+Na2SO4;
(2)步骤1:作对比;步骤2:BD;步骤3:CO2+Ca(OH)2=CaCO3↓+H2O。
10、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以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序号)。
(3)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食醋;(2)①③②;(3)Al(OH)3+3HCl=AlCl3+3H2O。
【解答】解:(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以用酸与其中和,即可以涂厨房中食醋来止痒。故答案为:食醋;
(2)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它呈酸性,即pH<7。肥皂水呈碱性,则pH>7,那么pH从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③②。故答案为:①③②;
(3)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答案为:Al(OH)3+3HCl=AlCl3+3H2O。
11、(2022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d4917c84-0212-418e-9c38-4ff82ee22084" \t "_blank )某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1)猜想或假设:①pH<7;②pH>7;③pH=7.
(2)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他们商量了用pH试纸来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在这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乙同学操作错误的原因是 。
(3)结论和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值都等于7”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再举一例证明你的判断: .
【解答】(2)解:猜想pH值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大于7,一种是小于7,一种是等于7.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来测定,pH试纸在使用时不能用水润湿,也不能直接插入溶液以免污染试剂.
pH试纸在使用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值
故答案为:猜想:pH=7;pH>7.
[设计和实验]:②③
评价:甲;乙同学不应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丙同学不应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甲;蒸馏水将被测溶液稀释,导致测量不准确.
(3)多数盐溶液呈中性,有些盐溶液如碳酸钠的盐溶液的pH>7,故答案为:不正确;如: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但pH>7.
12、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图中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
(2)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溶液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
A.改善土壤的肥力
B.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C.调节土壤的pH,改良碱性土壤
(3)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常引入淡水冲洗以降低其酸性。请在图中画出冲洗过程中土壤溶液酸碱度变化的大致曲线。
【答案】(1)B;(2)ABC;(3)
【解答】解:(1)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时,要在地块的5-6个均匀的位置进行取样,测定结果才比较准确,图中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B;
(2)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溶液浇灌某些植物,因为碳酸为酸、可以调节土壤的pH,改良碱性土壤;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故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碳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提高某些植物的产量,故选:ABC;
(3)酸性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能超过7,冲洗过程中土壤溶液酸碱度变化的大致曲线如图:
13、老师和小华、小红、小明三位同学共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探究一】酸和碱反应的探究:
(1)小华、小红、小明三位同学依据如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①溶液颜色 ;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色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2)小华同学选取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①设计的两个方案中,方案 是正确.
②请分析另外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
【反思拓展】已知酚酞试液在不同pH时的变色情况如下表.
pH <8.2 8.2~10.0 >10.0
颜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小红同学发现:向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显无色;逐滴滴加稀硫酸,溶液先变红,后褪至无色.你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原因可能是 .
【探究二】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
小华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小气球变 (填“大”或“小”).
【反思交流】老师指出实验①由于小华同学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小红将小华同学的广口瓶替换成 ,看到 现象,证明C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小明同学认为小红同学的改进实验仍然存在缺陷,应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证明CO2确实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该对比实验所用的试剂是 .
【解答】解:【探究一】(1)①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红色慢慢消失,当红色刚好褪去时,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①红色;②无;
(2)①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所以若观察到溶液变红,则说明硫酸过量.故正确的方案是:二;
②方案一中酸碱反应后得到中性物质遇酚酞也显无色,不能判定恰好完全反应.故填: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为无色;
【反思拓展】由酚酞试液在不同pH时的变色情况可知,该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原因可能是浓度过大;故填:浓度过大;
【探究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小气球鼓起来.故填:大;
【反思交流】广口瓶瓶壁不能变形,所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压强减小,也不会有明显现象,如果换成塑料瓶,就会看到瓶子变瘪了,该现象也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做一个对照实验,试剂是二氧化碳和水,用相同的塑料瓶,看瓶子变瘪的程度即可;
故填:软塑料瓶;软塑料瓶变瘪;水.
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如图所示的消毒液在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1)次氯酸钠(NaClO)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
(2)氯化钠由 (填微粒符号)构成。
(3)次氯酸钠放到空气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ClO+CO2+H2O═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蓝;(2)Na+和Cl-;(3)Na2CO3。
【解答】解:(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次氯酸钠(NaClO)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2)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为Na+和Cl-。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氧、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5、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2、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3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1)蓝;(2)Na+和Cl-;(3)Na2CO3。
H2S和SO2两种气体溶于水都能形成相应的酸溶液,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向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后所得溶液pH的变化,已知两者反应的方程式是:SO2+2H2S═3S↓+2H2O,请结合图表分析:
(1)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pH变化规律是 。
(2)分析ab段pH变化的原因是 。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pH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到小;故填: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到小;
(2)反应开始时,随着二氧化硫的通入,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硫酸减少,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故填:随着二氧化硫的通入,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硫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硫酸减少,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 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说明:①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发生颜色变化,而非酸性或碱性溶液发生了颜色变化。
②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这样的溶液就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或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这样的溶液就呈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或碱的溶液;像氯化钠溶液等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则这些溶液就呈中性。
③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只是较为粗略地测定)。
(2)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可用pH值来表示。
a.广泛pH试纸的范围是:0~14。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显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b.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待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说明:如果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由于被水稀释了,酸碱度将会变弱,酸性溶液的pH值会增大,碱性溶液的pH值会减小。
典例精析
例1、(2023 文圣区校级三模)下列物质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Na2CO3 B.Cu(OH)2 C.Na2SO4 D.KCl
变式1、(2023 五通桥区模拟)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酚酞滴入KOH溶液中,观察到液滴周围立即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验证了KOH的碱性
B.实验验证了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C.红色扩散说明了分子在运动
D.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例2、适宜“大金苗”系列谷子生长的土壤pH范围是7.6-8.2。下面是赤峰地区几种土壤类型及其pH,其中比较适合种植该系列谷子的土壤是(  )
选项 A B C
土壤类型 黄土 黑土 栗钙土 红土
pH 6.8-7.0 5.7-6.4 7.5-8.5 5.0-5.5
变式2、(2023 株洲)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如表是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血浆 胃液 胆汁 尿液
pH 7.35~7.45 0.9~1.5 7.1~7.3 4.7-8.4
A.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广泛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例3、(2023 苏州二模)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
A.蔗糖水 B.肥皂水 C.蒸馏水 D.食盐水
变式3、(2023 龙岩模拟)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0mL 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0mL 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实战演练
1、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食醋 B.酸果汁 C.食盐水 D.肥皂水
2、为了比较醋和橙汁的酸性强弱,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广泛pH试纸
3、(2023春 鄞州区期中)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
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
4、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兰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某盆兰花长势不好,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兰花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硫酸亚铁溶液(  )
A.pH小于7,呈酸性 B.pH大于7,呈碱性
C.pH等于7,呈中性 D.pH小于7,呈碱性
6、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中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显 (填“酸性”或“碱性”)。
(2)该牵牛花的汁液 (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3)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
7、(2023 开原市一模)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液体 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 。
(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有人说在清洗污物时,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混合使用,效果会更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
8、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酸性
n(H+)=n(OH-) 中性
n(H+)<n(OH-) 碱性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 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 ,原因是该溶液中n(H+) 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 n(OH-).
(4)通过上述信息,由此得出盐溶液一定显中性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
9、(2023 重庆)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 (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以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序号)。
(3)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2022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某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探究某一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1)猜想或假设:①pH<7;②pH>7;③pH=7.
(2)设计和实验: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他们商量了用pH试纸来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pH=7.
在这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 ,乙同学操作错误的原因是 。
(3)结论和分析:丙同学得出“凡是盐溶液的pH值都等于7”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再举一例证明你的判断: .
12、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图中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
(2)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溶液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
A.改善土壤的肥力
B.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C.调节土壤的pH,改良碱性土壤
(3)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常引入淡水冲洗以降低其酸性。请在图中画出冲洗过程中土壤溶液酸碱度变化的大致曲线。
13、老师和小华、小红、小明三位同学共同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探究一】酸和碱反应的探究:
(1)小华、小红、小明三位同学依据如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①溶液颜色 ;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色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2)小华同学选取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①设计的两个方案中,方案 是正确.
②请分析另外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
【反思拓展】已知酚酞试液在不同pH时的变色情况如下表.
pH <8.2 8.2~10.0 >10.0
颜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小红同学发现:向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显无色;逐滴滴加稀硫酸,溶液先变红,后褪至无色.你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原因可能是 .
【探究二】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
小华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小气球变 (填“大”或“小”).
【反思交流】老师指出实验①由于小华同学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小红将小华同学的广口瓶替换成 ,看到 现象,证明C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小明同学认为小红同学的改进实验仍然存在缺陷,应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证明CO2确实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该对比实验所用的试剂是 .
14、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如图所示的消毒液在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1)次氯酸钠(NaClO)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
(2)氯化钠由 (填微粒符号)构成。
(3)次氯酸钠放到空气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NaClO+CO2+H2O═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15、H2S和SO2两种气体溶于水都能形成相应的酸溶液,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向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后所得溶液pH的变化,已知两者反应的方程式是:SO2+2H2S═3S↓+2H2O,请结合图表分析:
(1)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pH变化规律是 。
(2)分析ab段pH变化的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