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全等[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图形的全等[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6-11-17 17: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4 图形的全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与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
(2)通过认识生活中全等的图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看图片,并从中观察得出全等的概念,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启发学生举出生活中全等的现象,并说明全等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和树立审美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图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征,能识别图形的全等.
难点: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充分进行观察、思考、动手实践.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全等图形入手,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全等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找出投影片上的全等图形,这样学生便基本掌握了全等图形的概念,然后再判断两组图形是否是全等图形,进而得出全等的特征: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然后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全等例子,既加深对全等概念及其特征的理解,同时也将全等图形与生活联系到一起.而最后再让学生去完成做一做和随堂练习,目的是既巩固全等图形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小组交流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创设情景方式一观察图形引入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提出问题:如把它们叠合到一齐会怎样? 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图形,并由2名上台学生去拖动,然后发现重合.
方式二展示作业引入 要求学生展示作业引入 课前要求学生观察身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图形,并画在纸上,上课时则由学生展示并分析,如果把它们重合到一起会怎样?
方式三动手实践引入 要求学生把一个正方形剪两下,得到四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图形. 动手实践,并展示不同的剪法,然后把四个图形重合到一齐,会有什么情况?
2.引入课题 定义什么叫全等 先由学生归纳,再由老师总结、定义
3.找出投影片上的全等图形 与学生一起讨论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由几位同学上台拖动验证.
4.深刻理解全等的含义 引导学生分析下列两组图是否是全等图形 学生思考问题,并说明理由,进一步深刻理解全等图形,并归纳得到: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5.举出生活中全等的实例 引导、点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畅所欲言,联系生活实际,大胆举例,既加深对全等的认识,同时也渗透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思想.
6.动手实践体会全等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评价,学生展示完后,老师再总结. 学生动手做一做,并进行展示,最后看幻灯片进行总结.
沿图中的虚线,分别把下面的图形划分为两个全等图形(至少找出两种方法)
7.课堂练习 老师巡视,评价,结合幻灯片展示(P130页 课堂练习) 1题、2题均先单独完成探究,然后再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示.1题答案:
8.小结 先学生总结,后老师总评 ①学习了什么是全等?②全等图形大小和形状都相同③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9.作业:(1)P131习题5.5 (2)实际应用:有一块长方形地毯,它的长4.8米,宽3米,现要把它铺到长4米,宽3.6米的房间中,请你把它剪成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两种全等图形,使其正好铺满房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知识不难,教学时注意:(1)教会学生从生活中认真观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2)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积极向上,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应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并应及时做出评价.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