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综合复习模拟训练 (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册综合复习模拟训练 (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5 14:3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册综合复习模拟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形成负一价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3
B.X元素是第四周期第VA族元素
C.Y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Z元素的单质Z2在氧气中不能燃烧
2.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X、Y、Z的最高正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电负性:
C.Z的单质与水能发生置换反应
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
3.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kJ/mol)。
I1 I2 I3 I4 ……
740 1500 7700 10500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正确的是
A.R的最高正价为+1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
C.R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
4.一种具有抗痉挛作用的药物由X、Y、Z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X、Y、Z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 n,Y元素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Z元素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中有两个孤电子,且在其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中s能级上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不相等。(药物中Z元素呈最高正化合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与Y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B.第一电离能:Y<Z<X
C.X与Z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该药物溶于水后的水溶液呈中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错误,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B.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持这一结论的理论是构造原理
C.的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洪特规则
D.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6.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位体的是
A. B. C. D.
7.铜氨液可以吸收CO,其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B.CO为非极性分子
C.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D.中含有3mol配位键
8.三氯化六氨合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反应制备,若没有活性炭催化,则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中的化合价不同
B.的配体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C.用与足量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D.中含有键
9.已知:铜离子的配位数通常为4,和均为深蓝色。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铜的配合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中得到配合物,其配体为
B.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的颜色所致
C.由实验可知,的配位能力比弱
D.加热c中溶液有可能得到蓝色浑浊液
10.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①H2O的熔、沸点比VIA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③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
④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钠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如图(“●”或“○”均表示一个简单离子)。正确的是
A.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a2O2
B.晶胞中连接“○”与“●”的线段表示共价键
C.该晶体中“○”与“●”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晶胞中与“○”最近且等距的“●”的数目为4
12.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有6个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13.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碳原子价电子排布图:
B.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C.C60高温高压下可转变为结构类似金刚石的碳玻璃,该碳玻璃中碳原子为sp2杂化
D.硫单质和氢气低温高压下可形成一种新型超导材料,其晶胞如图,该晶体属分子晶体
14.几种物质的沸点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D可能为共价晶体,H为分子晶体
B.G可能为离子晶体,A可能为分子晶体
C.G、H一定是分子晶体,E、F一定是金属晶体
D.D可能为共价晶体,B一定是离子晶体
15.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
B.该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
C.Xn+离子中n=1
D.晶体中与Xn+最近的等距离N3-有2个
二、填空题
1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区,其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基态c原子中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形。
(3)理论上为离子化合物,猜测其电子式为_______。
(4)基态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已知高温下化合物比化合物fd更稳定,试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5)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17.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是一种零距离半导体,而且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图),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①石墨烯中碳碳键的键角为____。
②已知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如表:
化学键 Si—O H—O O=O Si—Si Si—C
键能/kJ·mol-1 368 467 498 226 x
i.比较Si—Si键与Si—C键的键能大小:x____(填“>”“<”或“=”)226kJ·mol-1。
ii.H2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燃料,而更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已知1mol单质硅含有2molSi—Si键,1molSiO2含4molSi—O键,试计算:1molSi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____。
(2)立体异构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都存在的同分异构现象。N2F2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据此事实,判断N2F2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的键型组成为____。
A.仅有一个σ键 B.仅有一个π键 C.一个σ键,一个π键 D.两个σ键
写出N2F2分子的顺式异构体的结构式____。
三、结构与性质
18.X、Y、Z、W、R、Q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六种元素。
X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Y 核外有三个能级,每个能级的电子数相等
Z 原子2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
W 第二周期中单电子数最多
R 核外电子占据9个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
Q 原子序数等于Z与R二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
回答下列问题: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基态Q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WX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其中W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3)X、Y、Z、W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Y、Z、W三者简单氢化物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W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原因是___________。
19.第四周期的Cr、Fe、Co、Ni、Cu、Zn等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
(1)Cr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3)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配离子[Cu(NH3)4]2+。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N与F的电负性大小为:N____F(填“>”或“<”),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_____。写出与硫酸根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____、____(各填一种)。
(4)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4,呈正四面体构型。试推测四羰基镍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Ni(CO)4易溶于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5)某镍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a=_____nm。(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处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故X为As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Y的2p轨道上有2个电子或4个电子,所以Y为碳元素或氧元素,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故Y为氧元素;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则Z的质子数为42-8-33=1,则Z为氢元素,氢原子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符合题意。
【详解】A.X为As,As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故A错误;
B.As元素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故B正确;
C.Y为O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电子排布图为,故C错误;
D.H2能在O2中燃烧,故D错误;
故选B。
2.A
【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可知,W和X均连接4根键,Y连接2根键,Z连1根键,且满足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所以W为Si元素,Y为O元素,X为C元素,Z为F元素;
【详解】A.F元素无正价,O元素无+6价,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强,电负性,B正确;
C.F2可以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气和氟化氢,C正确;
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为Pb,最外层电子数为,Si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4,所以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D正确;
故选A。
3.C
【分析】根据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析该元素的电离能可知:第三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元素容易失去2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形成离子的化合价为+ 2价,即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应为第ⅡA族元素,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元素R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的最高正价为+2价,A错误;
B.元素R第一、第二电离能相差不大,元素的第三电离能剧增说明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B错误;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处于原子轨道的全充满的稳定状态,因此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C正确;
D.R元素可能是Be或Mg,基态Be核外电子排布是1s22s2;基态Mg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ls2s2p63s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4.B
【分析】X、Y、Z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X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 n,则n等于2,即2s22p4,所以X为氧元素;Y元素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所以Y是镁元素,满足第一电离能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Z元素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中有两个孤电子且在其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中s能级上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不相等,即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则Z为硫元素,据此回答。
【详解】A.X与Y形成离子化合物氧化镁,化学键为离子键,A错误;
B.第一电离能O>S>Mg,即YC.X与Z可以形成SO2、SO3,C错误;
D.该药物应为硫酸镁,溶于水后镁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根据洪特规则:基态原子中,填入简并轨道的电子总是先单独分占,且自旋平行,因此违反了洪特规则,故A错误;
B.泡利原理是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它们自旋相反,因此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持这一结论的理论是泡利原理,故B错误;
C.根据洪特规则,6C的电子排布式,题给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洪特规则,故C正确;
D.电子排布式(22Ti)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故D错误;
答案为C。
6.D
【详解】A.NH3是共价化合物,氮原子分别与3个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NH3电子式为 ,有孤对电子,可以作为配体,故A不选;
B.CO分子C与O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含有1个σ键,C原子或O原子含有1对孤电子对,可以作为配体,故B不选;
C.存在孤对电子,可以作为配体,故C不选;
D.中形成4个共价键,没有孤对电子,不可以作为配体,故D选;
故选D;
7.C
【详解】A.基态铜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失去4s上的1个电子变成Cu+,则 价层电子排布式为:,A错误;
B.CO为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则为极性分子,B错误;
C.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采取sp3杂化,有1对孤对电子,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正确;
D.中Cu+提供空轨道,NH3和CO为配位体,所以中含有4mol配位键,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中Co为+2价,中Co为+3价,故A正确;
B.的配体为,个数为6,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故B正确;
C.的电离方程式为=+2Cl-,故和足量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C错误;
D.中含有6mol配位键,1molNH3中含有3mol键,共含有键,故D正确;
故选C。
9.C
【详解】A.和均为深蓝色,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得到配合物,由化学式可知,其配体为,A正确;
B.水分子中氧原子可以提供孤电子对,能和铜离子形成配离子,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的颜色所致,B正确;
C.由实验ac可知,的配位能力比强,C错误;
D.加热c中溶液会促进一水合氨向电离的方向进行,使得一水合氨浓度减小,导致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故有可能得到蓝色浑浊液,D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①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常温常压下,H2O的熔、沸点比第VIA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高,①正确;
②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氢氧键的键能大有关,与氢键无关,②错误;
③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其主要原因是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中水分子间因氢键而形成了“缔合分子”,③正确;
④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邻羟基苯甲酸的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对羟基苯甲酸,熔、沸点低于羟基苯甲酸,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与氢键有关,④正确;
正确的是:①③④;
故选B。
11.C
【分析】由晶胞图知,黑色原子有8个在体内;白色原子有8个在体内,6个在面心,根据均摊法计算,可知白色原子和黑色原子个数比为1:2,故该氧化物为氧化钠,且白色表示氧离子,黑色为钠离子,据此回答。
【详解】A.由分析知该氧化物为氧化钠,A错误;
B.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且只含有离子键,即线段表示离子键,B错误;
C.钠离子和氧离子核外电子数均为10,最外层电子均为8,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正确;
D.由晶报图知,晶报中与氧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钠离子数目为8,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有6个,所以钠离子的配位数是6,故A正确;在CaF2晶体中,Ca2+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晶胞中含有Ca2+的个数为8×+6×=4,故B正确;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两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则每个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平均为4×=2,所以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数之比为1∶2,故C正确;气态团簇分子不同于晶胞,气态团簇分子中含有4个E原子,4个F原子,则分子式为E4F4或F4E4,故D错误。
13.B
【详解】A.基态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2,2p轨道只有两个电子,A错误;
B.CO中心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不含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正确;
C.金刚石中的C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采取sp3杂化,C错误;
D.该晶体是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说明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4.A
【分析】不同类型的晶体熔、沸点高低规律为:原子晶体(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等,有的则很低,如汞等;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题图知,D的沸点最高,D晶体可能是共价晶体,G、H在常温下呈气态,一定是分子晶体,A正确;
B.由题图知,G在常温下呈气态,一定是分子晶体,B错误;
C.由题图知,E、F的沸点较低,可能为金属晶体或者离子晶体,C错误;
D.由题图知,B的沸点较低,可能为金属晶体或者离子晶体,D错误;
故答案选A。
15.A
【分析】该晶胞中Xn+个数=12×=3、N3-个数=8×=1,所以N3-、Xn+个数之比为1∶3,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n=+1,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则X原子核外电子数=2+8+18+1=29,为Cu元素,该化合物为Cu3N,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X为Cu元素,原子序数为29,故A错误;
B.该晶胞中Xn+个数=12×=3、N3-个数=8×=1,所以该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N3-、Xn+个数之比为1∶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判断n=1,故C正确;
D.以一个棱上的Xn+为中心,该离子被4个晶胞共用,与晶体中每个Xn+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N3-只有其相邻顶点上的离子,有2个,故D正确;
故选A。
16. p 6 3 哑铃(或纺锤) 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而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最外层电子排布达到全满时稳定,所以固态稳定性强于CuO N>O>C
【分析】由题可知,元素a、b、c、d、e、f分别为H、C、N、O、Na、Cu。
【详解】(1)C位于周期表中p区,其基态原子核外各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相同,故有6种,故答案为:p;6;
(2)基态N原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原子轨道为2p轨道,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纺锤)形,故答案为:3;哑铃(纺锤)形;
(3)根据铵根离子与氢负离子推测,离子化合物为,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4)基态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而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最外层电子排布达到全满时稳定,所以高温下稳定性强于CuO,故答案为:;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而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最外层电子排布达到全满时稳定,所以固态稳定性强于CuO;
(5)同周期 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的2p半充满,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O,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答案为:N>O>C。
17.(1) 120° > 522kJ
(2) C
【详解】(1)①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其中碳碳键的键角为120°;答案为:120°。
②i.由于C原子半径小于Si原子半径,则键长:Si—Si键大于Si—C键,键能:Si—Si键小于Si—C键,故x>226kJ/mol;答案为:>。
ii.Si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SiO2,根据 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则该反应的 H=2E(Si—Si)+E(O=O)-4E(Si—O)=2×226kJ/mol+498kJ/mol-4×368kJ/mol=-522kJ/mol,即1molSi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522kJ;答案为:522kJ。
(2)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由于N2F2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故两个N原子间形成氮氮双键,N2F2的结构式可表示为F—N=N—F,双键中含一个σ键、一个π键,即两个氮原子之间的键型组成为一个σ键、一个π键,选C;顺式结构中两个F原子在双键的同一侧,顺式异构体的结构式为;答案为:C,。
18. 第3周期ⅥA族 sp3 三角锥形 氨气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且氨气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因此氨气极易溶于水
【分析】由X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可知,X为F元素;由Y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每个能级的电子数相等可知,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C元素;Z原子2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可知,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由W原子是第二周期中单电子数最多的原子可知,W为N元素;由R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9个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可知,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由Q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Z与R二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可知,Q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为Cr元素。
【详解】(1)由分析可知,R为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ⅥA族;Q为Cr元素,基态为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则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第3周期ⅥA族;;
(2)NF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三氟化氮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则N原子的杂化轨道为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sp3;三角锥形;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F、O、N、C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则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故答案为: ;
(4)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氨气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水的空间构型为V字形,键角依次减小,则三种分子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故答案为:;
(5) 氨气为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且氨气分子中N原子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分子极易溶于水,故答案为:氨气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且氨气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因此氨气极易溶于水。
19. AC < NF3分子中氟原子的非金属性强,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CCl4 PO 分子晶体 BC
【详解】(1)Cr为2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2)A.氧原子并不都是sp3杂化,该结构中的氧原子部分饱和,部分不饱和,杂化方式不同,硫酸根离子中S和非羟基O之间除了形成1个σ键之外,还形成了反馈π键。形成π键的电子不能处于杂化轨道上,O必须保留未经杂化的p轨道,就不可能都是sp3杂化,故A错误;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O→Cu配位键,H-O、S-O共价键和[Cu(H2O)4]2+和硫酸根形成的离子键,故B正确;
C.胆矾是由水合铜离子及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故C错误;
D.由于胆矾晶体中水有两类,一类是形成配体的水分子,一类是形成氢键的水分子,结合上有着不同,因此受热时也会因温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产物,故D正确;
故选:AC;
(3)N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F,所以电负性N>F;NF3分子中氟原子的非金属性强,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硫酸根的原子总数为5,价电子总数为32,等电子体的分子为CCl4,离子为PO;
(4)微热条件下,Ni(CO)4为无色挥发性液态,说明其熔沸点较低,所以为分子晶体;Ni(CO)4呈正四面体构型,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其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四氯化碳和苯均为非极性分子,故选BC;
(5)根据均摊法可知晶胞中Ni原子的个数为=8,Cu原子的个数为=3,所以晶胞的质量为g,合金的密度为d g·cm-3,所以晶胞参数a==n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