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镇化同步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城镇化同步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4 16:2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城镇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设计排水孔测量的水量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地下径流 B.降水 C.地表径流 D.蒸发
2.若在实验中增大植被覆盖率,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
A.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 B.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更慢
C.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 D.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提前
3.绿色屋顶项目实施以后带来的影响是( )
A.增加城市交通拥堵 B.下渗量和蒸发量减少
C.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D.改善屋顶的空气湿度
下表示意2010年和2019年我国部分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人口总数(亿人) 城市人口数量(亿人) 自然增长率(%)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2010年 13.7 6.66 4.79 8.87
2019年 14.0 8.48 3.34 12.6
4.据表可知,我国城市( )
A.环境质量改善 B.人口比重提高 C.交通拥堵缓解 D.老年人口减少
5.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政策 C.交通 D.家庭
6.与2010年相比,2019年我国人口容量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总量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 C.科技水平进步 D.经济增速放缓
读图,图中虚线表示甲乙两城市的服务范围,回答下面小题。
7.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 )
A.级别高 B.相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少
C.与同类城市的距离远 D.服务种类少
8.近年,乙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城市外缘地区的城市化 ②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
③降低企业成本 ④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许多地区由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由于盲目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经验,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城市内涵的提升。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由景观1转变为景观2后,水循环环节发生显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降水频率增大 B.地下水流速加快
C.蒸发量增大 D.地表径流减小
10.下列属于提高城市内涵的是( )
①提高城市绿化率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③保护历史文物古迹④扩大城市人口平均土地面积⑤提高城市GDP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布吉河发源于深圳市布吉北部,流域面积63.41km2,河流长度为21km。上游位于龙岗区,下游位于罗湖区和福田区,在罗湖商业区汇入深圳河。1988年以来,布吉河流域经历了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下图示意1988—2015年布吉河流域城市化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布吉河流域城市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 B.城市化由上游向下游发展
C.城市化速度先慢后快 D.上游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12.以下情况可能出现于布吉河流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间段的是( )
①交通拥堵,出行困难②失业人口增多③环境承载力提高④房价居高不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7月24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共产主义渠出现决口。决口导致河水漫灌至城区,解放军、武警、当地干部及附近村民等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7月26日上午,决口成功合龙(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此次水灾中水体参与的水循环是( )
A.全球大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上内循环
14.此次水灾中,城市内涝问题极为突出,其原因不包括( )
A.排水设施欠缺 B.地表水下渗困难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城区沟渠消失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6.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17.为了缓解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硬质路面。 B.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C.增加下凹式绿地面积。 D.改造地下排水管网,如缩小管径,雨、污分离。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雄安新区为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根据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区域划定规则,在考虑村域行政界限尽量完整的情况下,将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分为建设优先占用区、建设后备占用区、耕地保持区和水系调控区。下图为雄安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推进分区示意图。
(1)说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推进分区的主要目的。
(2)与南部相比,北部建设优先占用区面积更大,试做出解释。
(3)简述保留白洋淀的主要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塔科马市(47°17'N,122°28'W)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人口约21.9万(2020年)。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仅千余人,到1889年人口达3.6万。图12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述该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2)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
(3)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国主要城市分布。该国为中亚内陆国家,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3%,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东南部为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到2021年底,该国总人口约为980万,人口密度不到70人/平方千米,城镇化率约为28%。
(1)描述该国城镇发展的特点。
(2)指出该国城镇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解析】1.降水之后,水分不断下渗,当土壤中水分饱和之后,多余的水分会从排水孔流出,这就是该实验设计排水孔测量的水量,属于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A对;降水是大气降水来自大气中,该实验设计排水孔无法测量,B错;地表径流,指降水后除直接蒸发、植物截留、渗入地下、填充洼地外,其余经流域地面汇入河槽,并沿河下泄的水流,该实验排水孔流出的水不是地表径流,C错;蒸发,是地球表面水汽蒸发到空气中,该实验排水孔流出的水不是蒸发的水汽,D错。故选A。
2.若在实验中增大植被覆盖率,植被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下渗,植被覆盖率越大,被植被吸收的水分越多,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会更少,A错误;植被对降水有截留作用,植被覆盖率越大,截留作用越显著,下渗的雨水减少,且下渗作用滞后,会导致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更慢,且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滞后,B正确,D错误;植被覆盖率越大,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多,C错误。故选B。
3.绿色屋顶项目实施是在屋顶种植植被,与城市交通拥堵无关,A错;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则会增加城区的植被覆盖率,屋顶土壤水分增加,从而增加城区的蒸发量和蒸腾量,屋顶的空气湿度增加,B错D对;植被有调节气候的作用。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错。故选D。
【点睛】1.固碳释氧,净化空气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2.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3.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下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4.防风固沙,减轻灾害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4.B 5.A 6.C
【解析】4.据表可知,2019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且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B正确,D错。其他据表无法判断,AC错误。故选B。
5.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其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大量迁入,A正确;政策、 交通和 家庭都不是最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6.与2010年相比,2019年我国人口容量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进步,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增加,C正确;我国资源总量相对固定,部分自然资源的总量在下降,A错误;消费水平越高,其人口容量相对越小,B错误;经济增速放缓与人口容量上升无直接联系,D错误。故选C。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够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是一警戒值。受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
7.D 8.B
【解析】7.由图可知,乙城市服务范围大,所以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级别低,A错误;级别越低,相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多,B错误;等级低,与同类城市的距离近,服务种类越少,C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
8.近年,乙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②正确;城市外围地价低,可以降低企业的地租成本,③正确;促进城市外缘地区的城市化、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不是主要目的,①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城市级别越高,相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服务种类多。工业企业有环境污染,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
9.A 10.A
【解析】9.读图分析,由景观1变为景观2,绿地面积减少,硬化的路面及高层建筑物增多,这会导致地表蒸发蒸腾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流速减慢,地表径流增大,BCD错误。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强降水频率增大,A正确。故选A。
10.提高城市绿化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有助于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内涵,①②③正确;扩大城市人口平均土地面积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低,不利于提升城市内涵,④错误;提高城市GDP并不能直接提升城市内涵,⑤错误。故选A。
【点睛】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措施:1、增加城市绿地面积;2、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3、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4、使用清洁能源;5、分散城市职能;6、水资源的循环利用;7、发展生态建筑。
11.A 12.B
【解析】11.先描述总体特征,再分上下游和时间段描述不同特征。总体看,该流域城市化速度在1988年—1999年间,速度比较快;1999年—2015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因此表现出先快后慢特征,A正确,C错误;2005年之前,下游城市化水平较高,2005年之后,上游城市化水平较高,因此,城市化由下游向上游发展,B错误;1988年时,上游城市化水平较低,后来,城市化水平超越了下游地区,因此上游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到2015年城市化水平更高,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
12.读图可知,在1993年—1999年间,全流域城市化进程最快。城市化问题体现在城市环境方面,工业和居民带来的大气、水、固体与废弃物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下降;人流量、车流量大增,交通拥堵;进城人口多,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城市化发展使得建设用地日益紧张,房价居高不下等。①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
【点睛】城市化中出现的城市问题主要有: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污染、光污染等)。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工厂外迁或者对工业、生活的废弃物、废水废气等进行处理再排放;加大宣传与法制建设,提高环保意识与公民素质等。2。交通问题。解决措施:交通公共化、轨道化,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完善交通网络,改善路面状况等。3。居住问题。解决措施:加大住房建设的投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等;改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4。社会问题(失业率较高导致犯罪率上升,人口素质较低)。解决措施: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养老体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社会福利;普及教育,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加强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等。
13.B 14.C
【解析】13.由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来自海洋的水汽在陆地上空形成降水,降落到地表,参与的水循环环节联系了海洋和陆地,所以河南此次水灾中水体参与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B正确。全球大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从周围的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回到周围环境的周期性循环,与河南水灾无关,A错误。陆地内循环是指陆地上的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之间的交换又称三水转化,不符合题意,C错误。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程,D错误。故选B。
14.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城市排水设备老化、排水设施欠缺;由于地面硬化,不透水地面增多,地表水下渗困难;城区沟渠或被占用,或由于管理不当,排泄洪水功能减弱, ABD选项均是此次城市内涝问题突出的原因,不符合题意。与过度开采地下水关系不大,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降雨强度大,暴雨时间连续、范围较为集中;部分地区排水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不畅。
15.D 16.C 17.C
【分析】15.读图可知,城市建设后,蒸发减少,地面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C错。由于城市路面硬化,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地面径流比重升高,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错,D正确,故选D。
16.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城市建设后由于不透水路面增加,导致降水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径流比重增大,C正确。并不是生活用水量增加或城市热岛效应增强,AD错。植被覆盖率增加,则下渗增多,地面径流减小,B错。故选C。
17.增加硬质路面,下渗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易导致城市内涝出现,A错。加快环形道路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对减缓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的作用不大,B错。增加下凹式绿地面积,有利于加强雨季城市对雨水的调蓄能力,C正确。改造地下排水管网应加大管径,加大排水能力,D错。故选C。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负向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 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18.(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新区近期和中长期的建设用地的土地需求;保护优质耕地;留有生态用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2)北部距离北京和天津较近,区位条件更好;北部耕地质量较差;与南部有面积较大白洋淀水域相比,北部土地面积更大,建设空间更充足。
(3)意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缓滞洪水;调节区域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保证供水、航运、灌溉等效益;提供各种农副产品;打造良好的生态宜居城市。
【分析】本题以雄安新区土地利用为载体,考查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目的、意义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雄安新区建设用地不得不占用耕地时,当地规划了占用耕地的先后顺序,设置了四种推进分区(即建设优先占用区、建设后备占用区、耕地保持区和水系调控区),其目的是:首先优先占用区和后备占用区能够满足新区近期和中长期的建设用地的土地需求,推进雄安城市化进程;其次设置耕地保持区,能够保护优质耕地数量,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第三保留水系调控区,实现了保留生态用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实现人地和谐共生的目的;第四打造土地合理利用的先行示范区。
(2)首先雄安新区北部受灌溉条件、土壤盐渍化影响,耕地质量较差,可以做为建设优先占用区。其次读图可知,新区北部较南部土地面积更大(南部有白洋淀,水域面积大,耕地面积小),建设空间更广。第三新区北部距离京津更近一些,区位条件更好。
(3)白洋淀作为湿地资源,其意义应该体现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首先从生态效益看,白洋淀水域面积较大,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缓滞洪水;保持空气湿度,减小区域温差,调节局部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其次从经济效益看,具有供水、灌溉、航运、提供各种农副产品。第三从社会效益看,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优质的人地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城市,为人们休闲度假提供良好的场所。
19.(1)北太平洋铁路建成后,人口数量增多,城市逐步兴起,海运和陆运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带动产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城市进一步发展。
(2)临近港口和城市中心集中成片,沿主干道呈带状,在街角和居住区呈点状分布。
(3)城市环境宜人,建有步行道,步行范围内的设策较为便利、公园绿地分布广。
【分析】本题以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及该城市基本信息为材料,涉及城市区位条件、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划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材料可以看到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的建成使该地人口数量增多,城市逐步兴起。由于该地位于北太平洋东岸地区,依靠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该地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化不断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其城市服务功能日渐完善,城市土地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进一步发展。
(2)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市部分商业区靠近普吉特海湾,临近港口及市中心地区的商业区,相对集中连片;同时在该市中心以南区域,商业区沿主干道呈带状布局。其他零散的商业街区主要分布在街角和部分居住区周围,呈点状分布。
(3)从材料中可以看到该城市建有步行道,其步行和骑行道主要沿海岸分布,该地处于太平洋东岸,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显著,气温适宜,环境较为宜人。同时,在其步行道周边,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另其步行道连接众多公园和绿地,故适宜步行。
20.(1)城镇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级别低(国际影响力小)。
(2)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河谷分布。
原因:该国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沿河地区水源充足;境内多山地高原,河谷地形较低平;方便交通联系,便于生产生活;河谷地区为该国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地区。
【分析】本题以中亚某国(塔吉克斯坦)地形图及人口特征为背景材料,涉及城镇化特点及分布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城镇发展的特点包括城镇化水平、速度及城镇数量、等级等。“城镇化率约为28%”说明该国城镇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国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级别低(国际影响力小)。分析图文信息可知,该国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欠发达,因而城市规模小、级别低。
(2)城镇的分布属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其分布特点首先应考虑分布的均匀性,若分布不均,则应进一步指出哪里多、哪里少。结合图例、读图可知,该国城镇分布不均;主要沿河谷分布,集中在东南部。该国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各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3%,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东南部为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境内多山地高原,交通不便,而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方便交通联系,便于生产生活,为该国工农业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地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