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下渗 D.植物蒸腾
2.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A.提高江河水位 B.增加城市内涝 C.加剧热岛效应 D.增加城市水资源利用率
布吉河发源于深圳市布吉北部,流域面积63.41km2,河流长度为21km。上游位于龙岗区,下游位于罗湖区和福田区,在罗湖商业区汇入深圳河。1988年以来,布吉河流域经历了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下图示意1988—2015年布吉河流域城市化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布吉河流域城市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 B.城市化由上游向下游发展
C.城市化速度先慢后快 D.上游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4.以下情况可能出现于布吉河流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间段的是( )
①交通拥堵,出行困难②失业人口增多③环境承载力提高④房价居高不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城市要素密度相对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城市的各城市要素集聚度最高的是( )
A.商业 B.人口
C.道路 D.不透水表面
6.大面积的高密度不透水表面会导致( )
A.地下水位升高 B.地表蒸发加剧
C.径流流速减慢 D.城市内涝加剧
2000年以来,我国超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越发凸显,许多大都市开始将“多中心”作为破解难题的重要举措。某研究小组在分析手机移动定位大数据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就业多中心格局进行了探究。下图是武汉市就业中心分布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为了准确定位武汉市各就业中心,使用手机大数据时应选择( )
A.人口密度较小且人口密度最大时间是5:00左右的区域
B.人口密度较小且人口密度最大时间是15:00左右的区域
C.人口密度较大且人口密度最大时间是10:00左右的区域
D.人口密度较大且人口密度最大时间是19:00左右的区域
8.能对武汉市就业次中心发展起到显著驱动作用的是( )
①行政机关聚集
②产业多样化程度高
③第三产业比重高
④到市中心距离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为了促进就业多中心格局的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规划,注意主中心和次中心之间的产业结构及功能互补
B.加大投资,打造就业次中心成为武汉市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地
C.积极引导,推动外来劳动力由就业主中心向就业次中心转移
D.加快建设,促进城市就业主中心规模扩大并与次中心相连接
聚落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含民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的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宝胜村聚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增加耕地面积 B.控制人口增长 C.提高生活品质 D.改善交通条件
11.自然界中影响宝胜村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植被、土壤 B.植被、河流 C.气候、土壤 D.地形、地质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13.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
A.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D.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下图是我国东部农业文化区(部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对齐鲁文化副区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②传统农业以耕作业为主③沿海有渔业④是朝鲜族主要聚居地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与其他文化副区相比,巴蜀文化副区形成独特地域文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是古代巴国和蜀国首都所在地 B.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
C.成都平原物产富饶 D.地形闭塞,对外文化交流不畅
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双峰林场景观图。“窗户纸糊在外”是该地“十大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地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其分别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光照、气温、风 B.风、气温、降水 C.降水、光照、气温 D.降水、气温、风
17.早年间,该地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的主要目的是( )
A.挡风御寒 B.增强太阳辐射 C.减轻房子重量 D.增加降水量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为155平方千米。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为906平方千米,进而辐射带动河北三河、大厂、香河三地区协同发展。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中心城区将“强化首都功能”,而城市副中心则“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下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启动建设之初,就规划了“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两带”,一个是通州区和河北三河、大厂、香河之间的沿潮白河延伸的生态绿带,一个是通州区和北京城区之间建设的湿地公园群、森林湿地带。“一环”指城市副中心将被一道周长约56km的“绿环”围绕,13座公园镶嵌其中。“一心”即城市的“绿心”,是一片面积达11.2km2的绿色景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绿色空间。
(1)简述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对治理城镇化问题起到的作用。
(2)简述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化布局中生态绿带、湿地公园群、森林湿地带、绿色景观等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元江河谷分布的土掌房,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传统民居。土掌房聚落的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农牧等因素而确立的。土掌房内、外墙均为土坯墙,窗小或无窗,屋顶铺设木条和黏土,夯打严实形成平台屋面。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使土掌房的主要功能发生了转变,部分土掌房被修缮为民宿。下左图为元江河谷土掌房主要分布地区,右图为土掌房聚落地形剖面图。
(1)据右图指出土掌房聚落选址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土掌房平顶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不同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 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试分析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措施。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增加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C正确;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D错误。故选C。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B错误;“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可能降低江河水位,A错误;“雨水银行”有助于绿地发展,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C错误;雨水收集后净化可以用作绿地的灌溉用水,增加了城市水资源利用率,D正确。故选D。
【点睛】对于城市内涝的治理,首先,应健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加强灾害的监测能力;其次,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渗水砖,加强地表水的下渗能力,同时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排水能力;再次,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域面积(如湖泊、池塘等),建设海绵型城市,增加绿地和水域对地表径流的调蓄能力;最后,加强政府在灾害面前的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提高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3.A 4.B
【解析】3.先描述总体特征,再分上下游和时间段描述不同特征。总体看,该流域城市化速度在1988年—1999年间,速度比较快;1999年—2015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因此表现出先快后慢特征,A正确,C错误;2005年之前,下游城市化水平较高,2005年之后,上游城市化水平较高,因此,城市化由下游向上游发展,B错误;1988年时,上游城市化水平较低,后来,城市化水平超越了下游地区,因此上游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到2015年城市化水平更高,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
4.读图可知,在1993年—1999年间,全流域城市化进程最快。城市化问题体现在城市环境方面,工业和居民带来的大气、水、固体与废弃物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下降;人流量、车流量大增,交通拥堵;进城人口多,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城市化发展使得建设用地日益紧张,房价居高不下等。①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
【点睛】城市化中出现的城市问题主要有: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污染、光污染等)。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工厂外迁或者对工业、生活的废弃物、废水废气等进行处理再排放;加大宣传与法制建设,提高环保意识与公民素质等。2。交通问题。解决措施:交通公共化、轨道化,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完善交通网络,改善路面状况等。3。居住问题。解决措施:加大住房建设的投入,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等;改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4。社会问题(失业率较高导致犯罪率上升,人口素质较低)。解决措施: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养老体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社会福利;普及教育,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加强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等。
5.D 6.D
【分析】5.城市要素密度相对值越大,则城市要素聚集度越高。读图可知,不透水表面的要素密度相对值最大,说明其要素集聚度最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大面积的高密度不透水表面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应降低,A错误;大面积的高密度不透水表面阻隔土壤水分的蒸发,因此地表蒸发减小,B错误;大面积的高密度不透水表面对径流流速影响不大,C错误;大面积的高密度不透水表面使得下渗减小,地表径流量加大,如果雨量较大时,地表容易积水,城市内涝加剧,D正确。故选D。
【点睛】城市内涝的原因:出现内涝,从自然因素考虑,主要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城区所在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从人为因素考虑,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城市规划不够长远,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老化,排水能力不足。
7.C 8.C 9.A
【分析】7.根据题意,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武汉市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要利用大数据准确定位各就业中心,就必须在上班时间。人口密度较小的区域无法显示出拥堵状况,不能作为就业中心,故AB不符合题意;在人口密度大的区域,需要在上班时间,C答案的10:00左右正是上班时间,能够准确定位出来,故C正确;D答案时间为19:00,是下班时间,只能定位出下班后休闲区域,故D错误。答案选择C。
8.阅读图文材料,根据题意可知,武汉市就业次中心发展,首先是行政机关的聚集,行政工作人员因上班聚集以后,对人民起到带动作用,导致次中心的形成,故①符合题意;产业多样化只能证明就业种类增多,不是促使就业次中兴形成的显著动力,故②不符合题意;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升高,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和加强,吸引大量人居聚集工作,是促使就业次中心的一大动力,故③符合题意;距离市中心近,图中显示,北部几个就业中心较远,因此远近对就业中心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驱动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故①③符合题意,选择C。
9.根据题意,要促进就业中心格局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和设计,促使主次中心在产业和功能分区互补,可以使武汉市的就业调配合理,在未来很长时间都将缓解城市拥堵状况,故A正确;投资力度的加大,打造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地,往往一个城市只需要一个,最多两个,但是不能作为城市所有就业中心点,且技术人才往往较少,一般工人较多,部分就业难以解决,会导致就业人员配置困难,最终无法解决拥堵状况,故B错;外来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流动性较大,稳定的还是武汉市本地劳动力,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主中心依然拥堵,长期下去,可能出现次就业中心人员稀少,主就业中心人口过渡密集,故D错误。答案选择A.
【点睛】可根据城市的六边形理论分析做题。
影响城市结构的原因有经济、社会、历史、行政等。
10.C 11.B
【分析】10.从材料:“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中找到答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交通条件都从属于提高生活品质,控制人口增长与材料关系不大,C对,ABD错,故选C。
11.由材料可知,中国传统聚落理想模式的塑造首先需背山临水,这种地理布局兼顾了供水和排水,突出了水的重要性。此外,图中可看出山丘上有大面积的森林,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有利于宝胜村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因此自然界中影响宝胜村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植被和河流,而土壤、气候、地形对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影响不大。B正确,ACD错误。
【点睛】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河流、水源;人文因素: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12.A 13.A
【分析】12.图中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的圈最大;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雏形阶段,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图中成熟阶段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A正确;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缩小;是否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看不出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日本的城市圈起步比较早,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代表的日本三大都市圈,日本三大都市圈GDP占全日本的份额则达到70%,人口8000多万,占日本总人口的60%以上。1964年通车的世界上第一条高铁日本新干线,连接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三大都市圈,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14.A 15.D
【分析】14.据图可知,齐鲁文化副区位于华北地区,包括了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①正确;该地区土地开发较早,农业以耕作业为主,②正确;该地区包含部分沿海地区,③正确;朝鲜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④错误。所以选A。
15.巴蜀文化副区分布于四川盆地附近,周边高山、高原环绕,历史上对外联系不便,故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D正确。古代巴国和蜀国首都所在地、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成都平原物产富饶不会导致其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我国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积淀的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文化表现。
16.D 17.A
【分析】16.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题干信息可知,“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该地建筑屋顶斜,主要是位于季风区,为了适应夏季降水集中,能及时排水,冬季防止积雪压垮屋顶;该市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墙厚可以保暖;靠近冬季风风源,常有大风天气,北面窗户小利于保温,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7.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北风风速大,降温剧烈,麻纸糊在窗子外面,利用风推纸的大面积压强减小了风的压力,形成室内外温差,不至于使室内瞬间降温,同时减轻了窗户纸的损坏率,A正确。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不能增强太阳辐射、减轻房子重量、增加降水量,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东北十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嘎拉哈姑娘爱;火盆土炕烤爷太;百褶皮鞋脚上踹;吉祥喜庆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捉妖降魔神仙舞;烟囱砌在山墙外。
18.(1)拓展了城市新的发展空间;疏解了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了城市绿化建设;带动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区迁出,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等压力。
(2)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净化城市空气;降解污染物;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城市内涝;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分析】本题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城市区位、城市发展对区域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依据材料可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拓展了城市新的发展空间;迁出了北京市级行政中心,疏解了北京非首都功能;规划了“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加强了城市绿化建设;带动了人口、产业等从中心城区迁出,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等压力。
(2)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化布局使城市中出现了大片的森林和湿地,能降低城市中心区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园林区和道路两旁绿化带能吸烟滞尘、净化城市空气;潮白河和湿地公园群的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物质,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在多雨的季节,湿地储存雨水,减少城市内涝;森林、湿地环境可为野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是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的好场所,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了生物的多样性等。
19.(1)特点:半山腰(或海拔较高的山坡)理由:①该地地势起伏大,聚落依山建在半山腰可少占耕地;②半山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宜居;③山上森林涵养水源,提供洁净生活水源(生活废水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既肥田又滤清);④山上可放牧,山下可耕作,生产较为便利。
(2)原因:①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地处哀牢山的背风坡或盛行下沉气流或焚风效应或干热河谷,降水较少,适宜修建平顶房屋;②该地地势崎岖或起伏大,层层相连的平顶为村民提供了晾晒或交流或活动场所,利用木梯构建村落交通体系,联系方便。
【分析】本题以元江河谷土掌房的分布与聚落地形剖面图为情境,设置两道小题,考查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地形对聚落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土掌房选建了稻田之上,高山森林带之下的半山腰(或海拔较高的山坡)。由材料“土掌房聚落的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农牧等因素而确立的”可知选建的理由从地形角度看,该地地势起伏大,平地面积少,聚落依山建在半山腰可少占耕地;从气候角度来看,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半山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宜居;从水源角度来说,房屋建在高山森林带之下,山上森林涵养水源,提供洁净生活水源,生活废水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既肥田又滤清;从农牧角度看,山下耕作,山上放牧,土掌房建在半山腰即有利于山上放牧,又有利于山下耕作,生产较为便利。
(2)由材料“土掌房内、外墙均为土坯墙,窗小或无窗,屋顶铺设木条和黏土,夯打严实形成平台屋面”可推知,平顶屋用的是土坯墙,且平台屋面,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雨水少。由图可知,土掌房的聚居在元江河谷,该地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地处哀牢山的背风坡或盛行下沉气流或焚风效应或干热河谷,降水较少,适宜修建平顶房屋;由图可知,该地土掌房在河谷的两侧的山腰修建的,该地地势崎岖或起伏大,层层相连的平顶为村民提供了晾晒或交流或活动场所,利用木梯构建村落交通体系,联系方便。
20.(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城市中心气温高,形成上升气流。
(2)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下渗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排水能力,形成内涝。
(3)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增加通透式路面);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分析】本题以一组数据为背景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利用水循环的环节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以及采用何种措施可以减轻城市内涝问题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及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材料二中数据可以得出,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形成降水的条件有3个:①是要有充足的水汽;②是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③是有较多的凝结核。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因此,从热力环流角度看城市与郊外降水的差异主要是受气流垂直运动的影响。由于城市人口多,交通工具多,人为释放热量多,所以气温较郊区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故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
(2)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因此,城市内涝主要表现为地表径流增大。由于热岛效应,城市中心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城市路面硬化面积大,阻止了地表水的下渗,致使地表径流量较大。因此,若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够,就容易形成内涝。
(3)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形成城市内劳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径流量大,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不够,因此,一要想办法增加下渗量,二要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城市雨水下渗量减少是应为路面高度硬化所致,所以,增加下渗量应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等。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应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减少对天然水面的破坏,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