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多彩的童年
主备教师:
【单元整体分析】
一、课标分析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意义。
5.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拘于形式写下所见所闻所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多彩的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这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已经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和《肥皂泡》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学习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时,则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交流平台”中对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指导写作时,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发现身边人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溅、惯、”等3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墨、染、碎”等37个字,理解“扑腾、扇动”等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査阅资料以及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背诵《溪边》。体会以“剃头大师”作题目的好处。展开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4.写一个身边的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描写;学会给习作拟定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课型 教材内容 拓展篇目 教学要点
1 单元预习课 《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 1.通读课文,认识生字,能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2.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 精读引领课 《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节选)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想象画面能说出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背诵《溪边》。
3 精读引领课 《剃头大师》 《爸爸的花椒糖》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思考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4 单元预习课 《肥皂泡》《我不能失信》 识记生字,理解难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难懂的词语句,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5 精读引领课 《肥皂泡》 《往事(节选)》 能运用结合生活经验、想象画面、借助资料向别人请教等方法,理解具有个人风格的难懂的词语。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童年的快乐。
6 略读实践课 《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忘掉祖国》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的含义。
7 组文阅读课 《温馨的歌》《我的童年(节选)》《男孩的童年》《冬日的秋千架》 默读课文,勾画好词佳句,细细品读,简单批注,积累词句。2.学以致用,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学过的知识以及请教他人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8 自由阅读课 《雪地贺卡》《鱼鳞瓦》《沙滩》《我是一只海船》《热乎乎的鸡蛋》 运用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学过的知识以及请教他人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感受不同年代儿童的不同生活。
9 习作指导课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2.初步领会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10 习作讲评课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2.发现自己习作中写的较好的地方。
11 单元整理课 “语文园地” 回顾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词典学习词语。3.积累有关有错必改的格言警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