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时 略读实践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齐白石画虾(节选)》《正午牡丹》
1、学习目标
1.认识“择、官”等10个生字,读准“都,来”等3个多音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能从第2——4自然段选择一个自然段,说由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这幅画。
4.进一步激发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我国宝贵的艺术文化的文章,感受我国艺术文化的魅力。
二、评价任务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小组讨论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清明上河图》。
4.收集有关我国艺术文化的文章,小组内讨论该艺术品所体现出来的魅力。
三、学习过程
(一)激题导入,整体感知
同学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课我们还将攫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来欣赏,它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读题“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呢?名声传画了天下,形容名声极大,尽人皆知。
2.通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3.初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你了解了哪些基本的信息?
集体交流,梳理:画名、作者,尺寸、内容、画的压史、保存情况。
(二)图文对照,赏读名画
《清明上河图》究是怎样的一幅画,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呢?我们一起来赏读。
1.学生自读,出示自学提示。
图文对照,默读并思考这幅两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勾画出相关语句,随后交流。
2.集体交流分享,预设如下
预设一:人物众多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体会人物众多。
预设二:人物形态各异
读一读,看看画上的人都在干什么,出示图画,引导学生介绍画中的人物。
预设三:细节传神
引导学生读描写桥北头场景的段落,体会名画的细节传神之处。
(三)总结激趣,引导介绍
张择端以他出神人化的绘画技术,赋予《清明上河图》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所以学生自由练习介绍后,同桌两人相互练习介绍,最后集体交流。
(四)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同学们,除了名画外,我国在其他领域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艺术品,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文化久流传》中的《齐白石画虾(节选))《正午牡丹》这两篇文章,依照自学提示再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学生自读,出示自学表格
题目 感受最深的 怎么写清楚的 如何向别人介绍
《齐白石画虾(节选)》
《正午牡丹》
2.集体交流,梳理归总,预设如下:
《齐白石画虾(节选)》
预设1:先写齐白石老人养虾,仔细地观察野,掌握了虾的特征;接着写他怎么画虾的触须。
预设2:作者按照虾的头部、腰部、尾部和前爪的顺序,有序清楚地介绍了齐白石是怎样画虾的。
预设3:作者围绕着画虾触须“看似容易,实则极难”具体展开。
《正午牡丹》
预设1:先讲欧阳修不知画的优劣,请教丞相吴育;然后讲吴育告诉欧阳修是正午的牡丹及原因;最后说吴育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
预设2:正午的牡丹,一是牡丹张口开放,但花色不润泽,二是猫的瞳孔成一条线。
(五)总结升华,渗透教育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绘画艺术的魅力,真切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但我们今天领略的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请大家继在课后搜集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资料,思考如何展示,做好交流的准备。
四、作业设计
搜集和阅读有关我国宝贵的艺术文化的文章。
五、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物众多 人物情态各异 细节传神
(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