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值的年份是( )
A.2008 B.2010 C.2012 D.2014
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外来劳动力转移到其它省(市) B.外来人口增多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旅游业发展迅速
上海作为全国位列前茅的大型工商业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其中,乡村跨省流动到上海就业的外来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数量的66.1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海市流动人口男性与女性迁移距离最接近的年龄是( )
A.25岁 B.33岁 C.45岁 D.55岁
4.来沪外来流动人口中,长、短距离迁移并存,主要原因是( )
A.文化传统 B.个人动机 C.区域差异 D.国家政策
5.外来流动人口增加,对上海市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①促进产业升级②促进经济发展③延缓老龄化进程④扩大人口容量⑤加大环境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下图为2017年南京市短期流动人口来源地占比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南京市短期流动人口来源( )
A.上海流入人口多于北京 B.距离越近的地区流入越多
C.经济越发达地区流入越多 D.以长三角地区流入为主
7.短期流动人口给南京带来的影响有( )
A.加剧人口老龄化 B.改善城市环境 C.促进服务业发展 D.缓解交通压力
下图中M国与埃及是非洲跨国移民的重要输出国。M国移民主要流向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 埃及移民主要流向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M国人口移民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枯竭 B.经济较落后
C.气候条件恶劣 D.人口众多
9.埃及移民主要流向沙特阿拉伯等国,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 )
A.文化习俗相似 B.环境容量大
C.城镇化水平高 D.油气资源开发
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变化及预测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据图可知,下列时间段内,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的是( )
A.1960-1965年 B.1980-1985年 C.1995-2000年 D.2030-2035年
11.图示信息反映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为( )
A.劳动力素质较低 B.劳动力数量减少 C.就业压力增大 D.失业率上升
12.针对图示信息反映的情况,我国当前应采取的措施为( )
A.适当放宽生育政策 B.大量接受外来移民
C.限制劳动力人口迁移 D.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历史上,我国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等大规模的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闯关东” B.“孔雀东南飞” C.“下南洋” D.“走西口”
14.“孔雀东南飞”现象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文化 C.军事 D.经济
15.“我图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揭示了人口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国家政策 C.文化传统 D.初婚年龄
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考虑,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机会最多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城市②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内陆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3)请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但中国的农民工数量依然庞大,大约占据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中国人里头,就有1个农民工。但近年来,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从流入地向流出地回流迁移的“逆迁移流”现象表现明显。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攀枝花人口净流入仅次于成都,四川全省仅成都、攀枝花、甘孜3个市州实现人口净流入。
材料二:攀枝花位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的金沙江畔,光热充足,雨热同期。1953年的地质普查中攀枝花找到了钒钛磁铁矿而且呈带状分布的规律。1987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攀枝花市”。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每年在此过冬养老人逾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1)根据材料,从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从影响人口迁移的角度分析攀枝花成为“钢城”和“阳光花城”的主要原因。
(3)根据攀枝花目前的劳动力回流情况,请为解决民工回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给迁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1.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读图可以看出该省(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之和在2012年为0,2012年以前为正值,2012年之后为负值,说明在2012年前,该地区人口一直在增加,到了2012年增加到最大值,从之后开始减少,所以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2012年,故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图中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特征是逐渐降低,但是一直是正值, 表现为迁入人口减少,说明该地吸引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下降,但是并没有扭转成人口净迁出,可推测可能是产业升级和转移对劳动力需求减少,迁入人口减少,外来劳动力转移到其它省(市),但不会导致人口净迁出,A正确,B错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导致迁入减少,往往还会导致人口大量迁出,出现人口机械增长的负增长现象,C错误;旅游业迅速发展属于城市产业升级,可能会对人口迁入有吸引力,不会导致人口迁入减少,D错误。故选A。
【点睛】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取决于两个变化,一个是人口的自然的自然增长,一个是机械增长,两者之和为正人口增加,两者之和为负人口减少。人口机械增长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例如经济发达的地区增长速度快,而经济落后的地区则低,甚至是负增长。
3.B 4.C 5.D
【解析】3.读图上海市流动人口男性与女性迁移距离差值随年龄变化可以看出,在33岁时为-2.3,最接近水平线,差值最小,所以上海市流动人口男性与女性迁移距离最接近的年龄是33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文化传统可能对人口迁移的性别差异有影响,但对迁移的距离长短影响较小,故A错误;个人动机只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个性倾向,不会在年龄和性别方面表现出统一性,故B错误;材料表明来沪流动人口大部分源于外省乡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区域差异,C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国家政策的影响,D错误。故选C。
5.外来人口增多只是劳动力数量增加,不一定能够促进产业升级。故①错误;外来人口增多,与之相应的生产、消费规模增大,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正确;流入人口一般以青壮年为主,延缓了老龄化进程,故③正确;环境人口容量以资源数量为其衡量标准,人口增多不会增大环境人口容量,故④错误;生产、生活废弃物增多,环境质量下降,加大环境压力,故⑤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⑤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6.A 7.C
【解析】6.根据图表信息可知,2017年南京市短期流动人口来源地中,上海占6%,长三角以外地区占54%,其中北京占10%,因此根据计算,北京应该占所有短期流动人口的5.4%,因此上海流入人口多于北京,A选项正确。根据来源城市占比可知,短期流动人口占比与距离不成正相关,并不是距离越近的地区流入越多,B选项错误。根据长三角以外地区的短期流动人口来源地构成可知,安徽省占比高于其他省市,因此不是经济越发达地区流入越多,C选项错误。长三角以外地区占了54%,一半以上,因此应该是长三角以外地区流入为主,D选项错误。故选A。
7.南京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因此大多短期流动人口,应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大量流入会减轻人口老龄化,A选项错误。人口增多,环境压力增大,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B选项错误。大量青壮年流入利于带动当地商业、餐饮业等服务业的发展,C选项正确。人口大量流入,会增大交通压力,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流动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等;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
8.B 9.D
【解析】8.通过图中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M国为摩洛哥,该国与西班牙隔直布罗陀海峡相望;该国人口移民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摩洛哥经济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B正确,摩洛哥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少,故AD错误,气候条件恶劣不是其移民欧洲的主要原因,故C排除,故选B。
9.沙特阿拉伯等国石油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埃及移民主要流向沙特阿拉伯促进资源开发,D项正确;欧洲的城镇化水平比沙特阿拉伯等国更高,环境更加良好,环境容量大,故BC错误;文化习俗相似但并非是埃及移民流向沙特等国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考虑。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士壤、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以及政治、军事、文化等。而影响人口自发性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10.D 11.B 12.A
【解析】10.据图所知,纵坐标代表劳动人口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为正值的时段内,劳动人口始终在增加;从2010年以后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时,劳动人口数量减少,D选项所示时间段内,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根据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图中劳动人口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并且由正值降为负值,说明目前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B正确;劳动力数量减少,就业压力会减轻,C错误;劳动力数量减少,失业率率会下降,D错误;劳动力数量减少与劳动力素质高低无关,A错误。故选B。
12.针对我国目前劳动力数量减少的趋势,我们应该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同时提高劳动者素质,A正确;大量接受外来移民、限制劳动力人口迁移与我国国情及国家政策不符合,BC错误;劳动力数量减少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错误。故选A。
【点睛】计算公式为: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平均人口×1000‰就一国或一地区来看,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人口增长只包括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增长率即人口净增率。
13.C 14.D 15.C
【解析】13.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广东和福建等地的人口向东南亚地区迁移,跨越了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C正确。“闯关东”是指山东、河北等地的人口迁往东北地区,属于国内人口迁移,A错误。“孔雀东南飞”是指我国内陆人口迁往沿海地区,属于国内人口迁移,B错误。“走西口”是指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人口迁往内蒙古地区,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错误。故选C。
14.“孔雀东南飞”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正确。气候、文化、军事对人口迁移有影响,但不是“孔雀东南飞”现象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15.“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受到的影响因素是文化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C正确。与宗教习俗、国家政策、初婚年龄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16.B 17.D
【分析】16.由图的数据可知,②迁入人数最多,人口净迁入最多的城市,经济发展最快,就业机会最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由图可知,城市②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但人口迁入较多,应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D正确,ABC经济相对东南沿海落后,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
18.(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②积极推进乡镇或小城镇建设;③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④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
【分析】本大题以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解决民工流动的河流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详解】(1)通过读图分析和所学人口流动知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比较显著,而导致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差异较大,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收入、就业状况、生活环境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现阶段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方向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东部沿海)。
(2)通过课本所学人口流动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回答即可。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于流入区影响是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大规模人口流动,易造成交通拥挤问题,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容易造成就业困难等问题。对于流出区的影响是可缓解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联系。收入增加,获取大量资金。不利影响是造成流出区的劳动力流失。
(3)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流动问题:一要有序引导,二要就地转化,三要加强技能培训等方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流动问题的措施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使劳动力人口在当地就业。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减少流动距离,减轻交通压力。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19.(1)对于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2)“钢城”:开发矿产资源;“阳光花城”:(冬季)气温较高,环境优越
(3)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培养与技能培训教育等。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农民工流动和攀枝花城市转型为材料,涉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务,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可缓解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由材料可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因开矿产资源的开发形成钢铁工业城市。由材料可知,攀枝花位于亚热带干热河谷,光热充足,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热点城市,成为“阳光花城”是因冬季气温较高,环境优越。
(3)影响民工回流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此为解决民工回流问题,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为回流民工解决就业问题;由材料可知攀枝花人口净流入仅次于成都,回流人口数量大,因此应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农民工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培养与技能培训教育等。
20.(1)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上升;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质量和水平下降;居住条件变差;加剧迁入地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环境恶化;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
(2)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地区文化交流;促进当地资源开发等。
(3)沿海地区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对外来人员吸引力下降;国家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中西部地区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企业入驻,就业机会增多;能照顾家庭,外出意愿降低等。
【分析】本题以我国人口流动为材料,涉及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和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1)人口大量迁入,导致城市短时间内人口增加过快,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上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相对落后,服务质量和水平下降;人口过多,居住条件变差;人口大量迁入,会加剧迁入地的交通拥堵;流动人口多,难以管理,社会治安环境恶化;人口多,废弃物多,使城市环境污染加剧等。
(2)人口净流入多,有利于迁入地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迁入带来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经验,加快了生产方式的交流和发展。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当地资源开发等。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外来人口的迁入使人口的流动成为常态,有利于人才的引进。
(3)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升,对外来人员吸引力下降。由材料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采取“控人”政策,中西部地区采取“抢人”政策,两地人口政策不同,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就业机会增多,本地就业,还能照顾家庭,人口的外出意愿降低。另外国家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也减少了西部地区人口流入东部沿海。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