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创造宣言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崇拜(chóng) 彼此(bǐ) 塑像(sù) 和谐(xié)
B.中伤(zhòng) 卦辞(guà) 沙漠(mò) 单调(diào)
C.懒惰(duò) 遁词(dùn) 铺子(pù) 封锁(suǒ)
D.绝境(jué) 幼年(yòu) 智慧(huì) 豢养(j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创造 倘若 伤痕 化龙点睛
B.环境 挥毫 不朽 走头无路
C.佛经 懦夫 毕竟 众叛亲离
D.惯通 美洲 樵夫 飞禽走兽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C.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D.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不久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得了大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B.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所栽培的树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树苗的美梦里。
C.我承认就是东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创造作用——为泰山剃头理发,只是我们希望不要把我们的鼻子或眉毛剃掉。
D.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
5.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先确立中心论点再反驳错误观点。
B.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D.作者在文章结尾表明了自己坚定的创造信念。
二、填空题
6.《创造宣言》的作者是________,教育家。课文中提到的罗丹是_____国_____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青铜时代》《________》等。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
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7.作者反驳了哪几种错误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画线的语句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何理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选自《2017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1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⑨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创造宣言
一、选择题
1.答案 D 豢huàn。
2.答案 C A.化→画。B.头→投。D.惯→贯。
3.答案 D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重蹈覆辙”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
4.答案 A “八大山人”不能用引号。
5.答案 A 本文用了驳论文中先破后立的写法,先通过事例论证批驳错误观点,再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正确观点。
二、填空题
6.答案 陶行知 法 雕塑 思想者
解析 课文中涉及较多的中外知名艺术家,要注意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
三、阅读理解
7.答案 一是“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二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解析 前两段各反驳了一种错误观点。
8.答案 被我们认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终归获得了成功。
解析 通过玄奘等人身处困境但仍取得成功的事例有力地反驳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9.答案 只要有勇气,我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创造出一片天地。
解析 此处借歌德的话来论述玄奘等人最终成功是因为他们有勇气继续创造,点出了创造的重要性。
10.答案 作者引用古语说明要想走出绝境,获得成功,就要“变”,这里的“变”指的就是“创造”,而创造需要智慧、勇敢和坚定的信念。
解析 它是对上文引用事例的理论论证和总结,一方面强调了“创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点出了在“走投无路”时如何创造。
11.答案 是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的执着追求,是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解析 答题时,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扣住第⑧段,抓住“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按照字数要求,进行提取压缩即可。
12.答案 指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解析 答题时,首先要确定“大众化的方式”在文章中的位置(第②段),再“顺藤摸瓜”,找出“大众化的方式”的具体表现,即第①段的“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13.答案 放在文中【B】处更恰当。因为第③段主要写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第④段写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题中的这则材料,中心是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与第④段中心贴近。
解析 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答题时,先读懂所给材料的内容,材料叙述了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这正好和第④段论述的中心“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相符,所以要放在文中【B】处。
14.答案 作为全文总结;点题(呼应题目)。
解析 答题时,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这里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故可从“总结全文”“点题”等角度分析其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