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评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评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8 10:4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测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
A.浪漫主义 B.自由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这番话主要针对下列哪一历史现象(  )
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B.工人运动处于自发斗争阶段
C.各国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
3.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和平法令》
C.《共产党宣言》
D.《资政新篇》
4.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革命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
A.贫穷与落后 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6.1971年,我国发行巴黎公社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最主要依据在于它(  )
A.确保广大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体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
C.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
7.“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这段材料适合评论(  )
A.俄国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中国辛亥革命
8.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9.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这些“原则”主要指的是(  )
A.民主自由的原则
B.人人平等的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暴力革命的原则
10.与巴黎公社直接有关的事件是(  )
A.普法战争 B.普奥战争
C.第一国际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1.《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政论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自治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并没有实施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举措
12.列宁曾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如下三项措施:一是普选产生公职人员;二是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三是人民群众监督并可随时罢免公职人员。由此可知列宁评价巴黎公社是基于(  )
A.巴黎公社体现了民主原则
B.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工业革命推动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为十月革命提供经验
13.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这主要是说(  )
A.巴黎公社的建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实现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成熟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初尝试
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第五单元 单元评估
一、选择题
1.C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的欧洲出现的“批判”的“主义”,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这只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当时进行示范的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欧文“新和谐公社”),故C项正确。
2.B 材料中马克思对工人阶级在早期反抗运动中单纯破坏机器的错误方式进行批评,认为没有认清斗争的对象,没有掌握斗争的方式。
3.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A、B、D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故选C。
4.A 题干材料中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思是要开展无产阶级革命的各国应理论联系实际,与具体国情相结合,俄国十月革命、毛泽东创立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都体现了这一点。故选A。
5.D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即推翻压迫剥削的旧制度,建立新的制度。故“锁链”指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6.D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A项错在“直接”上。B项错在“联合斗争”上,巴黎公社仅是一次城市武装起义。C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7.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的“无产阶级”可以排除C、D两项。再由题干中“独唱”二字,结合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教训之一——缺乏强大的工农联盟,便可选择B。
8.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的“人民掌权”,仔细辨别选项,便可断定选B。
9.C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革命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官僚军事国家机器,建立代表人民利益的、民主的、新型的国家政权,并运用这种政权来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实现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改革,达到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由此可见,C项最合适,其他选项都不全面。
10.A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直接”二字。由于普法战争中法国的惨败,引发了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紧接着又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巴黎公社。
11.C 根据材料“蒲鲁东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可知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故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12.A 题干中的三项措施是为了防止巴黎公社公职人员出现特权腐败行为,加强人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从而确保公社民主平等。由此可见,体现了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
13.D 巴黎公社没有严密的组织和计划,没有长期的准备,因而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14.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15.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地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
16.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
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四月提纲”
C.《和平法令》
D.《土地法令》
17.观察下列图片:
以上图片说明(  )
A.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
B.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十月革命后,苏俄最终摆脱了战争隐患
D.十月革命后,苏联就实行农业集体化
18.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一个最主要的主观条件是其他国家当时所不具备的,它是指(  )
A.列宁最先在俄国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B.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战斗性强
C.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D.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19.1917年,俄国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关这两场革命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在列宁的亲自领导下发生的
B.都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号召
C.前者是和平夺权,后者是武装起义
D.“七月流血事件”使二月革命失败
20.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什么方式取得政权(  )
A.暴力革命 B.和平夺权
C.争取国外干涉 D.依靠农民的武装斗争
21.1917年9月……又有一批企业决定关闭,同年10月,莫斯科也有一批企业倒闭。政府机关把这种经济政策说成是“调整生产”,实际上是给予资本家以充分的行动自由。这里的“政府机关”代表的是(  )
A.罗曼诺夫王朝的利益
B.资产阶级的利益
C.无产阶级的利益
D.外国列强的利益
22.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将文明演进与现代化进程等量齐观。他认为:“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紧张过渡。这种过渡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因此就出现了俄国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后果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
A.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23.这是一幅宣传“十月革命”的油画。下列哪种说法不能揭示这场革命的深刻内涵(  )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4.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第五单元 单元评估
14.D 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列宁从资本主义发展、没有工人政党、工人的革命目标三个方面论述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说明了当时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15.B 列宁早期的斗争是反对沙皇的专制制度,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是在二月革命中。
16.B 二月革命后,列宁于1917年四月发表了“四月提纲”,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7.A 三幅图片反映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行的政策符合人民的愿望,给予人民和平和土地,说明苏维埃政权是人民政权。
18.C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并与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政党,成熟的政党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主要主观条件。故选C。
19.B 二月革命的爆发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俄国的经济,激化了国内矛盾;十月革命的爆发则是因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两者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号召发动的。A只符合十月革命;两者都暴力夺权,排除C;D不符合题意。
20.B
21.B 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从时间上判断“1917年9月”为二月革命后,从“给予资本家以充分的行动自由”可以分析出这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故选B。
22.B 试题材料从现代史观的角度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A项是革命史观的结论,C项是全球史观的结论,D项与十月革命无关。
23.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公社委员会是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权是人民委员会。
24.B 第一个“新纪元”是指对俄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C项为第二个“新纪元”。
25.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5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材料二: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指出为什么圣西门等人没有看到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对圣西门等人的思想主张有何影响?(2分)
(2)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怎样的思想?(4分)
(3)材料二中所提及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上述使命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2分)
(5)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最高工资,即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所采取措施的相同点。(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5分)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5分)
第五单元 单元评估
25.D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此观点认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植根于俄国历史中,故排除A、B、C,选D。
二、非选择题
26.(1)当时工业革命还未完成,资本主义还未充分发展,两大阶级的矛盾不是十分尖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暴露得不充分;无产阶级尚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圣西门等人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圣西门等人的思想具有空想性,不能指出工人斗争的根本道路和科学的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斗争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正确道路。
(3)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核心内容:发展社会生产力。
(4)巴黎公社规定国家公职人员由公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这充分“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5)这种观点错误。①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发展时期,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法国的资产阶级统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主要是因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即民族矛盾引发阶级矛盾,导致革命发生。③19世纪末法国经济仍然继续发展,也说明了巴黎公社并没有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
27.(1)都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可贵的。苏维埃政府把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府。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历史表明我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正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式,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较细致地加以研究的。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三: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原因何在?(4分)
(2)材料二、三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又是怎样认识的?依据材料说明理由。(4分)
(3)材料四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8分)
(4)从恩格斯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4分)
第五单元 单元评估
28.(1)暴力夺权。原因在于《共产党宣言》发表前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镇压无产阶级的残酷与和平革命的不可能。
(2)都充分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理由: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有了变化:“……能有效地使用普选权。”
(3)“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这是列宁总结当时俄国的特点。因此他主张和平夺权。实际上是暴力夺权。原因是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把它当做僵死的教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无产阶级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当时情况和革命条件相结合,找到适合当时俄国国情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