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请将下列句子摘抄到横线上,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根据语境写词语。
分别,才知道时光太过匆匆。走进校园,六年里的一幕幕画面shùn jiān( )涌现在眼前,在校园的温馨fēn wéi( )中,我们茁壮成长,在老师的谆谆jiào huì( )下,我们不断前行。时光啊,请慢点走,让我们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
三、选择题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潸潸(shān) 单薄(báo) B.缥缈(miǎo) 瘦削(xiāo)
C.提供(gòng) 洒脱(sǎ) D.调度(diào) 笨拙(zhuō)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整理 悬涯 五湖四海 重见天日
B.残暴 匪徙 不可思义 翻箱到柜
C.彼此 齿轮 万不得己 焉知非福
D.宴会 休止 司空见惯 别出心裁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卖) B.所宝以百数(数:数目,数量)
C.孔君平诣其父(诣:拜访) D.孰为汝多知乎(知:同“智”,智慧)
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已经有了很高的艺术造诣,但依然故步自封,精益求精。
B.我们想要大脑和内心的丰富,就离不开读书和学习。
C.我们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早日成为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的人才。
D.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7.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书像品茶,囫囵吞枣喝不出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B.班长不仅成绩好,也非常关心班集体,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优秀班干部。
C.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D.这个建筑别出心裁,设计巧妙,大家赞不绝口。
8.写一本书的梗概,下列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加入感悟,丰富内容。 B.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C.理清脉络,把握要点。 D.锤炼语言,表达清晰。
9.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四、句子训练
10.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下面的句子,发挥想象再续写一个句子。
今天,我在风中凝望:小草天真地舞蹈,披上鲜绿的新装;树影斑驳地跳动,和着鸟儿的鸣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
学习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加点部分的特点,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
重: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饿 静 热 高 兴奋 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11.根据平时积累填空。
(1)古往今来,诗词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优美的韵律、真挚的情感,值得我们反复吟咏品味。“_________,老大徒伤悲”是对世人惜时奋进的劝诫;“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流淌出深切爱国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饱含诗人思亲之情;“何当金络脑,_______”则抒发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2)读书使人明智,书的世界广博精致,浩荡沉静。“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_________”,孔子告诉我们他的一切知识都是勤奋努力的成果,鼓励人们发愤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让我明白要多读书,多实践,惜时奋进,奋发图强。
六、选择题
12.《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不包括( )
A.没有住所 B.没有武器 C.缺少食物 D.野人出没
13.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是( )
A.塞尔玛·拉格洛芙 B.丹尼尔·笛福 C.马克·吐温 D.安妮·埃尔诺
七、书面表达
14.请你推荐一本游历冒险类的西方文学作品,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什么是生活垃圾分类?通俗地讲,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通过分类投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而垃圾处理科学化的前提条件是垃圾必须分类收集,使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采取垃圾减量与资源回收等方式,可降低成本,减少土地消耗,逐步达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材料二】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加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生活垃圾分类有很多好处。首先,能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既能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总量。这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次,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随意堆放或简单填埋垃圾,会污染土壤、空气和地下水资源,还会滋生大量蚊蝇和细菌,传播疾病,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最后,能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垃圾分类收集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把有机成分制成农田用肥;对其他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从而回收热能资源;对堆肥处理及焚烧处理后的渣土再进行卫生填埋处置,就可以减少垃圾填埋量及其占地面积,从而实现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的目的。
【材料三】
垃圾种类 投放指导
可回收物 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有害垃圾 废电池(其中普通一次性碱性电池属其他垃圾)、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物质
厨余垃圾 鱼骨鱼刺、鸡鸭骨头、菜梗菜叶、瓜果皮壳、茶叶渣、残枝落叶、剩菜剩饭等
其他垃圾 被污染的塑料袋、污染纸张(如受污染的卫生纸)、烟蒂、陶瓷碎片、用过的一次性餐具等
1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进行科学化处理的前提条件是垃圾必须分类收集。
B.对堆肥处理及焚烧处理后的渣土再进行卫生填埋处置,能够减少垃圾处理费用。
C.卫生间用过的卫生纸属于废纸张,根据投放指导,垃圾分类时应该投放到可回收物桶内。
D.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加大,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16.请你分别概括材料二、材料三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目前实行垃圾分类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东所居住的小区,平时垃圾处理不及时,乱扔乱放,严重污染了小区环境,为了更好地实现垃圾分类,请你给小区物业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蹲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細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吸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⑩祖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19.请根据文意,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0.祖父抓到窃贼时,不但没有揭发他,还送了他粮食和钱,对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祖父的善良让他做了这些事。
B.祖父的行为与儿子们的行为形成了对此,突显祖父的善良。
C.祖父这样做是因为他同情这位窃贼,想帮助他。
D.通过描述祖父的行为,刻画出一个不顾家庭温饱,一心帮助他人的老人形象。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家徽”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祖父让儿子们保管好刻在门板上的“鱼”,祖父对孩子们有着怎样的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走出小店,拐入一条小巷。手里拎着心仪已久的“泥人曾”的泥塑,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
②突然,身后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转过身看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③“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吗?”我赶忙点头,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④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⑤老人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惊讶,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⑥我理解了,又疑惑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我惊呆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店员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⑦我看着空纸盒,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
⑧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曾’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⑨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突然想起补给老人钱,抬头一看,老人已经走远了……
2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分别出现了几次我的“惊”,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你是否认同文中老人的做法?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语言表达
28.语文与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场合,需要我们即兴发言。即兴发言对我们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1)即兴发言需要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母校十周年校庆,活动现场请你即兴发言,为母校送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书面表达
29.习作与表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整整六年的时光,从齐腰高到与肩同平,时间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飞快流去。六年的时光里,我们一起哭过,笑过,玩过,闹过……这一切我们都会牢记于心底,永不忘怀!
请以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为主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做到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能以细节打动读者,以真实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内容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每、新、然、愿、毫、准、备”容易写错。
2. 瞬间 氛围 教诲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瞬、氛围、教诲”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A.单薄(báo)——bó;
B.瘦削(xiāo)——xuē;
C.提供(gòng)——gōng。
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汉字书写辨析。
A.悬涯——悬崖;
B.翻箱到柜——翻箱倒柜;
C.万不得己——万不得已;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B.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戴嵩画牛》,解释: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数(shǔ):清点数目,计算;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用词不当,故步自封:自己停留在原地。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与语境不符。
B.关联词不当,句子是假设关系,应改为:如果我们想要大脑和内心的丰富,就离不开读书和学习。
D.重复啰嗦,去掉“防止”或“不要”。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囫囵吞枣:原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B.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很有声望。结合语境可知词语使用不恰当,可以使用“尽职尽责”。
C.颠沛流离:因为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D.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故选B。
8.A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方法。
写作品梗概时,首先,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其次,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主要章节的内容。最后,锤炼语言,连贯表达。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A.作品梗概只是对作品的一个概括,“丰富内容”说法错误。
故选A。
9.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沙比作雪,把月比作弯钩。解释: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故选B。
10. 白云悠悠地闲逛,欣赏夕阳的变幻 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无数的革命先辈们无私奉献,英勇拼搏,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而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饿:他早上没有吃饭,第二节下课,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详解】(1)本题考查续写句子。
前面是几个并列关系的句子,仿写时注意。如:
小溪淙淙地流着,鱼儿在水里畅游。
(2)本题考查表达能力。
写感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如:
学习了党的百年历程,我新潮澎湃,革命先烈们付出了他们的生命和热血,造就了伟大的功业,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好好学习,为国家增砖添瓦。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如:
静:教室里出奇的安静,空气都凝固了。
热:天气热得把大地都烤化了。
高:这棵树直入云霄。
兴奋:我兴奋地心脏狂跳,像是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样。
小:那房子小得连蚂蚁都进不去。
11. 少壮不努力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知秋思落谁家 快走踏清秋 敏以求之者也 事非经过不知难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壮”“努”“黄”“战”“秋”“谁”“踏”“秋”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敏”“求”“经”“难”的正确写法。
12.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B.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有手枪、面包、面粉等。“手枪”是武器。
故选B。
13.A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是:塞尔玛·拉格洛夫。
获奖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故选A。
14.我推荐的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讲了鲁滨逊因为风浪流落到荒岛,并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的故事,鲁滨逊顽强的意志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介绍推荐的理解。
首先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并对自己感兴趣觉得有趣的游历冒险类的西方文学作品推荐给大家,例如:《80天环游地球》,小说起因于英国绅士福格与朋友打的一个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随后,他与仆人克服了路途中的艰难险阻,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最后返回伦敦,一路上福格机智、勇敢,表现出十足的绅士派头。 作者在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的同时,还以强烈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对各种野蛮、落后、愚昧的社会现状(比如英国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以及美国的武斗选举制度等)进行了批判和鞭挞。
15.C 16.材料二:生活垃圾分类的好处。
材料三:垃圾的种类及具体的投放指导。 17.(1)能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
(2)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3)能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18.首先,可以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点,便于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其次,可以举办“营造美丽小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提高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解析】1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内容分析。
结合阅读材料三可知卫生间用过的卫生纸是属于其他垃圾(被污染的塑料袋、污染纸张(如受污染的卫生纸)、烟蒂、陶瓷碎片、用过的一次性餐具等),垃圾分类时应该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
故选C。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主要信息的抓取。
结合材料材料二中“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加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势在必行。生活垃圾分类有很多好处。”可知,生活垃圾分类有很多好处。材料三中结合图片可知垃圾的种类及具体的投放指导。
17.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主旨。
结合阅读材料二中“首先,能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既能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总量。这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次,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最后,能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可知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①能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②能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总量。③能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18.本题是开放型试题,结合实际生活书写合理即可。
首先要搞好小区环境卫生,净化小区环境;再适当加强绿化养护,搞好绿化美化;物业也需加强小区管理,创造良好生活秩序,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最后做好美化工作,美化居住环境。
19.家徽 20.D 2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同时也通过“攥”这个动作写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意放弃米袋的心理。 22.家徽是一条刻在门板上的鱼,是祖父为了让那个渔人不再送鱼上门想出的办法。其中包含着祖父对我们的教育,他教给我们善良与宽容,要体谅别人,同时,也教育我们,当受到别人的恩惠后要知恩图报。 23.①做人要善良,多为别人着想,得饶人处且饶人。②做人要懂得感恩。③做人要走正路,不干伤天害理的勾当。
【解析】19.本题考查给文章拟标题。
短文围绕“家徽”主要讲述了祖父曾帮助一位来“我”家偷米的窃贼,窃贼感于祖父的搭救之恩,临终前叮嘱儿子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于是祖父便在门上刻一条鱼,以替代真鱼。于是,这鱼的图案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由此可拟题目“家徽”。
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D.短文中写了祖父不但没有揭发窃贼,还送他粮食和钱。这是因为祖父是想保护窃贼的尊严,他同情窃贼,想要帮助他,表现了祖父的宽容善良。“一个不顾家庭温饱”说法错误。
故选D。
2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结合第③段“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可知,“站起、擎、攥着”是动作描写,“攥”写出了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意放弃米袋,“浑身颤抖,面无人色”是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
2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
通过文章内容可知,短文围绕“家徽”主要讲述了祖父曾帮助一位来“我”家偷米的窃贼,窃贼感于祖父的搭救之恩,临终前叮嘱儿子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于是祖父便在门上刻一条鱼,以替代真鱼。于是,这鱼的图案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文章赞扬了祖父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格。据此可知“家徽”是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是祖父为了让窃贼的儿子不再送鱼想出的办法,包含着祖父对我们的教育,这不仅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荣耀。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文章内容可知,短文围绕“家徽”主要讲述了祖父曾帮助一位来“我”家偷米的窃贼,窃贼感于祖父的搭救之恩,临终前叮嘱儿子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于是祖父便在门上刻一条鱼,以替代真鱼。于是,这鱼的图案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文中祖父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诚实,要懂得感恩;做人要走正路;要有一颗敢于宽恕别人的心。
24.文章讲的是老板“泥人曾”发现店员将次品卖给“我”后,追赶上“我”摔碎次品,说出真相后并双倍赔偿,“我”想起补交钱的时候,老人已经走远了。 25.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诚实、守信的老人的形象。 26.三次,第④自然段“我一惊”是因为老人把泥塑摔碎了;第⑤自然段“我一脸惊讶”是因为老人说泥塑有问题;第⑥自然段“我惊呆了”,是因为“我”没想到老人就是“泥人曾”。 27.我赞同老人的做法,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诚信守信非常重要。
【解析】2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通读文章,从①——③段可知故事的起因是老人发现店员把有问题的泥塑卖给了“我”,从④——⑧段可知经过是老人追上“我”并把泥塑摔碎了,之后老人向“我”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并赔偿给“我”两尊货真价实的泥塑,从第⑨段可知“我”想起补交钱的时候,老人已经走远了。学生据此完成概括即可。
25.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和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第⑧段“老人将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可知是动作描写,“‘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是语言描写,从老人摔碎有问题的泥塑之后补偿给我两尊货真价实的泥塑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诚实守信的老人。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④自然段“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可知第一次“惊”是因为老人把泥塑摔碎了;结合第⑤自然段“老人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惊讶,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可知第二次“惊”是因为老人说泥塑有问题;结合第⑥自然段“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我惊呆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可知第三次“惊”是因为眼前的老人是“泥人曾”,这是“我”没想到的事情。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
本文讲的是老板“泥人曾”发现店员将次品卖给“我”后,追赶上“我”摔碎次品,说出真相后并双倍赔偿,表现了主人公诚信的优秀品质。
学生结合文中老人的做法,写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赞同,作为商家,诚信守信的必要的。
28. (1)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重点说什么;(2)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时长和话题;(3)逐条进行发言,条理清晰;(4)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亲爱的母校,感谢您的宽容和智慧,是您辛勤培育了我们,是您给了我们欢乐的天地,在建校十周年之际,衷心地祝愿您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言表达以及组织能力。
(1)即兴发言首先需要克服自己紧张的心理,并且即兴发言具针对性强、形式自然、灵活多变、语言精炼、达意为上的特点。所以即兴发言是最考验一个人的讲话水平和反应能力,如何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又能让这些想法与听众引起共鸣。
需要注意:一、简明扼要;二、尽可能个性化、人性化,只有独特的、带有感情的讲话才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三、要有针对性的开头;四、演讲时使用直接引语;五、注意场合。
(2)参加母校十周年校庆,这是喜庆的场合,为母校送祝福。例如: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促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职教;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欣母校十周年校庆,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这贺词,以表达我们对母校由衷的祝贺。
29.例文:
难忘的一件事
生活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叫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要求在即将小学毕业之际,回顾小学生活,选择你难忘的事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抓住“难忘”去展开,表达出对小学生的留恋与不舍。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
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运用题目的一个字来点题。
中间:写清楚这件事。要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结尾: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题叙事,结尾呼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