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以郎官的身份接受汉武帝招募,奉命联合月氏夹击匈奴。
B.月氏没有向匈奴复仇的心思,是因为他们分割了土地肥沃富饶的大夏,社会安定。
C.张骞在离开月氏后,被匈奴捉住,扣押了十多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D.张骞想说服乌孙返回原来居住地,但因乌孙并不了解汉朝的强大,且畏惧匈奴,故结盟
失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5 分)
(2)素服属匈奴日久,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3 分)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2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 题。
兰陵王·春恨
宋·张元干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
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 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 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
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
是,向醉里、暂忘却。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上片描写生机盎然的春景,细雨刚刚停歇,台阶上的芳草与芍药交相掩映,为抒情蓄势。
B.词人目睹东风吹落了花萼,顿感百无聊赖,此刻只能醉酒来忘怀愁绪,烘托凄然的气氛。
C.词人回忆年少时的游乐情景,借欢愉、和畅的景象映衬自己当前孤寂与凄楚的境况。
D.全词从眼前伤春到追忆往昔,再转入现实相思,用“别恨”一气贯穿,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15.作为金兵南渡、北宋灭亡之后的作品,本词是如何曲折委婉地抒发作者国破家亡之悲痛的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两句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
意,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 ”的景象,表达了
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游山西村》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表现民风质朴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题。
① ,不粘锅的涂层是特氟龙,但很少人知道它们是一种合成有毒塑料,即聚四氟乙烯 。
它是最著名和应用最广泛的 PFAS 之一,虽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但是当其与坚硬物体发
生摩擦时,会形成微小(<5 毫米甚至1微米)的塑料颗粒,并被人类摄入体内。你看到或看不
高二语文试题 第7页(共 8页)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到的不粘锅划痕,一直在向食物释放我们不知道的有毒塑料, ② 地影响你的健康。
这些塑料被称为“永不降解的化学物质”,几乎无法排出体外,对健康造成永久化学危害。
近期研究表明,几毫米不粘锅划痕释放的塑料颗粒量已 高达230万,并进入食物中被人体摄
取。 特别是妊娠早期或中期接触 PFAS,会增加儿童患自闭症的几率。长期接触 PFAS 不仅
影响孩子的社交和身体发育,还会提高成年后患肾癌、睾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和
骨髓癌的风险。因为不少人对这些新出现的污染物 ③ ,我们应广而告之 食物中的这
些聚四氟乙 烯微粒可能是一个健康问 题。这也给我们一 个强烈的警告,必须谨慎使用和选择
炊具,以免不 污 染食物。不要使用不粘锅,尤其是那些使用聚四氟乙烯产品的锅。 鉴于特氟龙
是 PFAS 的家族成员,建议开展更多研究来解决特氟龙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风险评估问题。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
原意。(4分)
19.语段为了说明不粘锅的涂层的危害,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的两种,并简要分
析。(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题。
汤圆和元宵究竟有哪些不一样 ① ,一般有“北元宵、南汤圆”的说 法。 以前 ,北方由
于糯米产量少,元宵只能作为正月十 五特定的节令食品,取名为“元宵”,也体现了“不时不 食”
的传统。而糯米产量丰富的南方,用糯米夹馅的食物很普遍,“汤圆”的字面意思就是“热水中
的圆子”。
从制作工艺上说,叫 作“滚”元宵、“包”汤圆 。元宵是“滚”出来的,将事先做好的馅料,放入
装有干糯米粉的 筐箩 中摇一摇,再洒一 点水使其表面再次获得黏性,反复摇晃,直至变成圆滚
滚的样子且大小合适即可。 ② ,把生糯米粉先用水和成面 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 进去,团
成圆圆的。 因为汤圆用的是和好的面团,表面光滑黏糯,而元 宵是直接用 干粉一层层滚起来
的,所以 相对干燥松软。
从食用方法上分,可以炸元宵、炒汤圆。元宵和汤圆都可以水煮着吃,元宵因 为用的干粉 ,
煮的时间一般要 10 分钟以上,煮出来的汤会稍浓;而汤圆大概煮 3 ~5 分钟漂起来就可以 了 。
③ ,元 宵还可以炸 着吃,汤圆也能炒着吃。到底采用哪种食用方式,还得根据自己 的口味 。
20.结 合文段内容,下列诗文内容与“元宵”无关的一项是(3 分)
A.“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B.“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江水淘。”
C.“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D.“京人以慕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 。”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8个 字。(6 分)
四、写作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窗外的苜蓿》中支撑年轻人的就是“窗外那一大片绿油油的苜蓿草”。 在你的生活中,有
哪一种物支撑着你,让你觉得“是幸福”的
请以“窗外的 ”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苜蓿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试题 第8页(共8页 )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
{#{QQABQYSAogAAABBAAQBCAwGCCEOQkhGCCIgGwAAQIEAASB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