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延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川河为延河支流,20世纪90年
代以来,西川河流域率先启动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图1示意延河流域和西川河流域的位置。据此完成l~3题。
1.从区域性质看,延河流域属于
A.行政区域 B.自然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2.延河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 B.支流汇入多 C.土壤肥力低 D.降水强发小
3.西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目的是
A.防风同沙 B.增加载畜量 C维护粮食安全 D.防治水土流失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西安市地处我国陆地版图的中心位置,曾为十三朝古都、西北重镇;2018年,西安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之后的第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表I为西安和郑州部分综合发展信息统计情况。据此完成4~5题。
4.与郑州市相比,西安市
A.交通枢纽优势突出 B.环境更加优美 C.文化深厚科技发达 D.服务范围较广
5.有助于提升西安市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举措有
①扩大城市规模,扩展辐射范围 ②依靠政策扶持机制,增扩国有企业数量
③发挥科技优势,提升创新能力 ④借助“一带一路”,增强对外经贸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部分在华低端制造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截至2022年,东盟十国总人口约6.8亿,其中15-65岁劳动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图2示意中国与东南亚五国劳动力状况对比。据此完成6~7题。
6.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劳动力资源的突出优势是
A.劳动人口数量多 B.文化素质高 C.周均工作时问长 D.人均工资低
7.随着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加,东南亚同家
A.劳动力成本优势提高 B.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C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 D.工业用地租金降低
表2为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两位国家的碳排放量和总人口数量。中国力争
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8-9题。
8.相对于美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经济增进快
C.主要能源为煤炭 D.经济体量大
9.我冈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应
A.普遍推广生物能 B.加大国内资源调配
C.以绿色能源为主 D.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从运输方式看,我国进口的天然气资源分为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的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或槽车运送。近年来,天然气液化、储存和再气化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图3示意2017-2021年我国进口管道气与液化天然气占比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进口管道气棚比,扩大进口液化天然气的目的是
A.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扩大基础设投资规模 D.提高能源供应安全度
11.同时是我国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地的国家是
A.哈萨克斯坦 B.委内瑞拉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的衷牢山区,哈尼族在300-2500米梯田分布的不同海拔地带培育了100多个地方性稻谷品种。在梯田的不同高度或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块内种植不同的水稻品种,也会在靠近水稻种植地的小村庄中交换他们的水稻农家品种。哈尼族有保持水稻品种轮作和水稻种粒保存的习俗。据此完成12~14题。
12.哈尼族梯田地方性稻谷品种多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②大块耕地居多
③传统农耕文化留存 ④劳动力较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哈尼族梯田不同品种稻谷的轮作、混种有利于
A调节气候 B.保持水土C净化水质 D.抑制病虫害
14.有利于哈尼族地方性水稻品种保护的直接举措是
A.建设哈尼梯田种子库 B.发展乡村旅游业
C大力推广稻种商业化 D.推广农业机械化
苦水河为黄河一级支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苦水河洪水期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图4为苦水河流域某测站的水沙关系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苦水河流域水沙关系表现为
A.涨水期输沙量与径流量变化一致 B.输沙量晚于径流量达到峰值
C.落水期输沙量小于涨水期输沙量 D.泥沙补给主要来自下游平原
16.与苦水河流域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密且相关的降水特征是
①总量大 ②频率高 ③强度火 ④历时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营城煤矿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部,距长春市中心城区约60km,吉长铁路从矿区西南部通过。营城煤矿原为国有重点煤矿,有14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矿区容纳了大量来自外省的移民,人口迭8万人。20世纪90年代营城煤矿开始衰落,2002年4月宣布关闭,2004年政府对部分采空区实施居民并地搬迁工程,2016年矿区仅剩
522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达到64. 94%。图5示意营城煤矿位置。
(1)简述营城煤矿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的条件。(6分)
(2)分析营城煤矿关闭后对矿区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3)说明营城煤矿兴衰变化对当前的资源型城镇带来的启示。(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英国是近代钢铁工业的发源地,自19世纪以来,伴随各国不同的工业化进程,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格局不断变迁(见图6)。2022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8. 785亿吨,我国粗钢产量为10- 13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3. 93%,已连续27年保持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地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近80%。
(1)从大洲和国家角度,简述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格局的变迁历程。(4分)
(2)分析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巾同家转移的原因。(6分)
(3)简述我国钢铁产业为保持全球竞争优势可采取的合理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地处河海交汇处,发育着多种多样的潍涂湿地,为海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2005年前该地区以池塘养殖为主,2005年后推广开放式养殖方式,基本不投放饲料和药物。图7示意莱州湾地区开放式养殖空间的
变化。
(1)分析莱州湾发展开放式养殖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2)说明2007-2019年莱州湾开放式养殖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6分)
(3)简述莱州湾推广开放式养殖的意义。(6分)
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解析:延河流域是按照水系来划分的水文区,属于典型的自然区域。
2.A解析:延河流域位于丘陵沟壑区,地势起伏大;为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黄土土壤本身肥力不低;支流汇人多不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3.D解析:西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崎岖,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受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4.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西安是十三朝古都,高科技企业和高校数量多,文化科技优势突出。
5.B解析: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扩大民营企业数量;扩大城市规模不符合城市化进程。适当扩大城市规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加民营企业数量、增强对外经贸联系有利于西安市经济实力的增强。
6.D解析:据材料可知,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劳动力规模小,受教育程度差别不大,周均工作时间稍短;但人均工资明显较低,具有明显优势。
7.B解析:随着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加,东南亚国家的工资水平和土地租金也不断上涨,令其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优势被进一步削弱;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数量增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经济规模增大。
8.C解析: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中国人口数量远多于美国,因此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更大;经济增速快并不一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中国经济体量小于美国。
9.D解析:生物能的使用会产生碳排放,故普遍推广生物能,不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加强资源调配,缓解资源分布和消费需求不平衡,并不能改变碳排放的数量;在现阶段,以绿色能源为主不现实;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可以降低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0.D解析:与管道气相比,进口液化天然气通过海洋运输,受海洋水文、气象等影响,运输过程安全性较差,但基础设施投资少,工期短,可解决中短期能源贸易矛盾,且无需涉及跨境国问题,灵活性强,避免进口来源单一化,能源供应体系更安全。
11.C解析:管道天然气主要来自陆上邻国或邻近国家,液化天然气主要通过液化天然气船运送。俄罗斯出口到我国的天然气,内陆地区的可通过天然气管道运输,北极地区的可通过液化气运输船运输。
12.B解析:元阳哈尼梯田纬度低,相对高差大,微气候环境差异大,利于多种稻谷生长;该地地形崎岖,大多地块面积较小;同时哈尼族水稻品种轮作和种粒保存的习俗大大促进了当地稻种多样性的留存;劳动力数量与稻谷品种数量关系不大。
13.D解析:轮作、混种不同品种的稻谷,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威胁。
14.A解析:建设哈尼梯田种子库,是保护哈尼族地方性水稻品种的直接举措,其他措施均为间接发挥作用的措施。
15.C解析:顺时针滞回环路表示涨水期含沙量大于落水期含沙量,含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泥沙主要来源于流域上游。
16.B解析:与苦水河流域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密切相关的降水特征是强度大、频率高。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力度大;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煤炭能源需求量大。(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就业机会减少,大量人口迁出,劳动人口减少;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失业工人增加,居民收入锐减。(任答三点得6分)
(3)尽早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2分)延长产业链,拓展新产品;(2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生态环境。(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解析:(l)营城煤矿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的条件可以从资源状况、交通、劳动力及政策等方面回答。(2)营城煤矿关闭后对矿区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从对劳动力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就业等方面回答。(3)启示可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长、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回答。
18.答案:(l)世界钢铁生产重心从西欧依次向北美、东欧、东亚等大洲转移;(2分)主要生产国依次经历了英国、美国、苏联、日本、中国的变迁,总体呈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2分)
(2)钢铁工业对能源、原料消耗量大,污染大;(2分)由于资源衰竭,开采和冶炼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加之环保要求的提高,发达国家不断将钢铁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钢铁工业渐趋衰落;(2分)发展中国家钢铁冶炼技术不断进步,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2分)
(3)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高端钢材,提高钢材质量;(2分)发展绿色、低碳工艺;(2分)加强国内铁矿石资源勘探开发,提高废弃钢材利用率,保障原料供应的安全性。(2分)
解析:(l)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格局的变迁历程可结合图中国家及其所处的大洲,按照箭头指向回答即可。
(2)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原因可结合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外迁和发展中国家承接钢铁工业两方面进行分析。(3)我国钢铁产业保持全球竞争优势可采取的措施可从提高钢材质量、绿色生产和保障原料供应等角度作答。
19.答案:(l)地处浅海大陆架地区,海域宽广;(2分)海水浅,光照充足,海水温度适宜,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强;(2分)有多条河流注入,营养物质丰富。(2分)
(2)分布:主要分布在离岸10km以内的海域;(2分)集中分布在莱州湾西部海域。(2分)变化:不断从近岸浅水向离岸深水海域拓展。(2分)
(3)利用天然海洋环境,减少了饲料和药物的使用,提高了海产品的品质;(2分)降低了成本投入,提高了海水养殖的经济效益;(2分)减少了对沿海滩涂、湿地沼泽的破坏,减轻海洋环境污染。(2分)
解析:(l)莱州湾发展开放式养殖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海水面积、海水温度、营养物质等角度回答。(2)莱州湾开放式养殖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可结合图示从距海岸距离、集中位置、拓展空间变化等角度进行说明。(3)意义可从海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