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9 08: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19课知识回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安徽和四川两省试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农民获得生产分配自主权,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984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改革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建立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什么是对外开放?概念
(基础、原则、内容、目的) 对外开放即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
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和立足点。主要目的:立足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因:1)历史教训: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
2)必要性:①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经济。3)有利条件: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
有利的国际环境。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一、对外开放整体格局的形成点线面内地1、过程2、特点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多层次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推进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点线面内地1984年,高160米共53层的国贸大厦仅
37个月竣工。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奇迹。深圳速度:——中国统计局3、成果展示最早的浦江两岸照片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深圳由一片荒地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珠海渔女汕头青澳湾厦门海沧大桥海南岛青岛侵犯主权坚持主权,主动开放 屈辱开放基本国策之一适应列强需要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丧失主权,阻碍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开放比较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
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找寻对外开放的足迹 资料1
打开国门的我们,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也不进入市场,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跑。
但如果要想把生意做大,我们就要进入市场,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这个时候我们不按照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龙永图《妙喻:WTO与卖菜的小贩》资料2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否则,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而要成为狼,就必须熟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可能!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与狼共舞”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必要性
2、性质
3、过程
4、影响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1981年——1986年——2001、12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台阶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用
3)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利:
第一、入世的必然性
(1)入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3)世贸组织成员国广泛,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入世是中国根本利益的体现
(1)入世后我国可稳定地享受成员的最惠国待遇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
(2)入世可参与世贸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资源。
(3)入世可以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5、利弊弊:
入世对我国的弱势产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不加快改革步伐,这些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总之,加入世贸组织是利大于弊的,中国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迎接挑战,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的全球化。课堂小结 1980年起,经济特区(5) 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14) 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4) 1992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开放沿江、沿边、省会城市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富国之路课外作业1、按时伴你学、优化20课相关练习。
2、预习、做好21课导学案部分。①中国需要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讨论机遇——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中国融入世界1、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2、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
3、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4、世界市场对中国开发,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场所带来的机会和好处,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挑战——与狼共舞!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外国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被挤垮。
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