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5.1《阿Q正传(节选)》课件(共42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5.1《阿Q正传(节选)》课件(共42张PPT)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4 21: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部编教材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Q


部编教材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阿Q
正传
某报刊上有这么一则外国笑话:说一个人在路上丢了钱会怎么表现。美国人会兴师动众地报警,英国人会满不在乎继续赶路,德国人会在原地仔细寻找再寻找,日本人会马上回家面壁思过而耿耿于怀。
中国人呢?
他(她)会说:谁捡着钱只能买药去。
课堂导入
这正印证了电影《阿Q正传》末尾说的那句话——
“阿Quei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鲁迅及其主要作品,了解阿Q正传的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并且梳理故事情节脉络。
思维发展与提升: 准确概括阿Q等人物的形象特点并梳理文中阿Q“精神胜利”的主要方式及其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析语言等讽刺手法,理解小说的主题,作者对辛亥革命后民众自我麻醉的弱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复杂世态人情,培养独立思考人生、思考社会的习惯。
素养目标
一、知人论世
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其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者介绍
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将“租”与“界”的“禾”与“田”去掉,即不愿将“禾”“田”让给帝国主义。二字形象地讽刺了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等。
小说集:
散文集:
杂文集:
写于1918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840年后统治阶级在这历史下形成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统治下臣民摆出主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和盘剥。鲁迅不止一次对这变态心理作出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已到了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封建迷信思想
封建麻醉教育
创作背景
章节 章节名称 内容
一 序
二 优胜纪略
三 续优胜纪略
四 恋爱悲剧
五 生计问题
六 从中兴到末路
七 革命
八 不准革命
九 大团圆
《阿Q正传》内容梗概
内容简介
姓名籍贯皆渺茫 闲话休题言正传
自尊自负癞疮疤 即使挨打也优胜
耸肩等候哭丧棒 欺软淫辱小尼姑
土谷祠里想孤孀 无处立足因吴妈
生计无着恨小D 静修庵里偷萝卜
风风光光回未庄 敬而远之一小偷
独自投身革命党 手执钢鞭将你打
假洋鬼子真霸道 白盔白甲成碎片
稀里糊涂成死囚 圆圈不圆也嚓嚓
阅读课文 探究思考:
《阿Q正传》第二、三回分别叫“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什么叫“优胜”?阿Q的性格集中体现在他的“精神胜利法”,什么叫“精神胜利法”?
内容探究
优胜,即胜利,如比赛得第一,赌博赢了,打架赢了,辈份比别人高了,见识比别人广了,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赞赏了……
精神胜利,就是精神上获得胜利,不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胜利,是想象的或虚幻的胜利。
法,方法。
精神胜利法,即精神上获得胜利的方法,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想法,等等。
二、初步感知
阿Q常常被人取笑欺负,但是他又很快就“心满意足”地胜利了,这得益于他的精神胜利法。他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在哪里?其实质是什么?他身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合作探究
问题一:文中说阿Q“先前阔”,见识高,表现在哪里?找出有关语句。
1、与人口角:
2、看不起未庄人和城里人:
“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全不在他眼睛里,“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这是错的”“可笑”
合作探究
问题二:阿Q自尊又自负,瞧不起未庄人,又“鄙薄城里人”,实际上表明了阿Q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
城里人:“条凳”、“细葱丝”
未庄人:没见过城里人煎鱼
合作探究
妄自尊大,狭隘保守
错!可笑!
可笑!
问题三:被取笑被打时,阿Q的语言和心理是怎样?找到相关语句
合作探究
“你还不配……”
“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
  闲人“心满意足”是指闲人在欺负阿Q之后得到的一种卑微的精神愉悦,揭示了愚昧的民众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阿Q“心满意足”则是指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阿Q实际上是失败了,但是又不愿意面对失败,只得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甚至不惜自轻自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
问题四:闲人们取笑欺负阿Q之后“心满意足”,而阿Q也很快就“心满意足”。两种“心满意足”有何不同?
合作探究
精神胜利法
哙,亮起来了!
打!打!
你还不配!
总算被儿子打了
人打畜生
打虫豸,好不好?
问:两种“心满意足”有何不同?
合作探究
闲人们心满意足
阿Q心满意足
阿Q的“优胜”和“精神胜利法”
名词解释
“优胜”,用可怜而又可笑的“精神胜利法”获得的虚幻的胜利。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通过自尊自负自轻自贱自打嘴巴而获得精神上的胜利的方法。现实处境糟糕,被人取笑甚至被人打,但用这种荒唐的方法,阿Q屡屡转败为胜,傲视任何人。
研读第三章“续优胜记略”(从“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开始)这一章,作者记叙阿Q哪几件事?
合作探究
败在王胡手下
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
调戏小尼姑
(生平第一件屈辱)
(生平第二件屈辱)
(泄愤,报仇)
阿Q为什么讨厌甚至敢于打王胡?表现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阿Q为什么讨厌假洋鬼子? 知道假洋鬼子要打他,他做了什么动作?说明他什么性格?他受了屈辱很快又高兴了,为什么?
阿Q为什么要欺负小尼姑?哪些语言动作体现阿Q的卑鄙无赖的嘴脸?他用什么方法获得胜利?(分角色朗诵相关语段)
合作探究
看不惯王胡的胡子
蛮横霸道
假辫子,憎恶权贵
懦弱,奴性十足
忘却
晦气、迁怒
扭住伊的面颊,拧,“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十分得意地笑
欺凌弱小
与阿Q的“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得意”?
合作探究
“续优胜记略”中的三件事,说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有哪些?表现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精神胜利法
忘却失败
欺凌弱小
思想品格
蛮横霸道,奴性十足
欺软怕硬,卑鄙无赖
阿Q戏弄尼姑,尽显阿Q欺软怕硬,卑鄙无赖的嘴脸。“九分”是作者仿造的词语。作者略带幽默地讽刺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他们不但没有同情心,而且个个有着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那样亲手调戏小尼姑而感到不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
阿Q精神胜利法是怎样产生的?
合作探究
提示:注意阿Q的身份、性格,注意周围环境,结合具体的情节甚至细节,以第三章“续优胜纪略”中的三件事为例。
愚昧受欺凌压迫
遇到强者
遇到弱者
憎恶反抗
欺凌弱小
失败后
自负自贱忘却
胜利(精神胜利)
思想品格
自尊自负、自轻自贱、自打嘴巴
妄自尊大、狭隘保守、争强好胜、懦弱卑怯
阿Q的双重人格
阿Q是羊而同时又是狼,可怜可恨。对于羊显现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得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鲁迅《华盖集 ·忽然想到(七)》 )
分析人物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鲁迅《坟。灯下漫笔》)
阿Q的双重人格:
三、分析人物
探究主题
① 阿Q
② 钱老爷、钱少爷
③ 小尼姑
④ 小D
⑤吴妈
⑥闲人
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1.阿Q无名无姓,但在小说中其他人物,请一一找出来,并分析这些人物的社会角色含义,从中可以体现出怎样的社会角色?
阿Q —— 一个被“精神胜利法”遮蔽的人
人物档案
年龄:
籍贯:
身份地位:
工作:
外形特征:
性格特征:
三十出头
不详
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打零工
头上有癞疮疤
精神胜利法
生平最得意的事:
生平最值得炫耀的事:
最受人欢迎的时候:
死前最后一句话:
口头禅:
欺负小尼姑
进过城并看过杀头
从城里带东西回来的日子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
妈妈的
产生“精神胜利法”的根源是:
他处于被压迫被欺凌的环境中却愚昧麻木、不觉悟,加上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心理只有尊卑观念,而分不清敌与我,混淆了是与非。而这也就是阿Q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却成了替死鬼白白送掉性命的原因。
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现象,一种不思进取,逃避现实,随遇而安的处事方式。
鲁迅对阿Q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阿Q —— 一个被“精神胜利法”遮蔽的人
阿Q是旧中国广大愚昧的不觉悟的农民的代表。小说节选部分集中写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愚昧懦弱的劣根性,“引起疗救的注意”。
分析人物
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写作意图
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阿Q形象?
艺术特色:
1.用生动的细节,尤其是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2.语言幽默、尖刻,使小说具有“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合作探究
因此,阿Q的故事是一个让人笑出眼泪来的故事。
四、课后探究
考试又失败了,六科里五科亮红灯,张三说:“有什么大不了的,考试能决定我的命运吗?考不好老子以后照样能挣大钱!”
宿舍里有同学丢了手机,怀疑是李四偷了,于是对李四大骂一顿。李四深感委屈,但他没有报告老师家长,以为清者自清,很快忘掉了这件事。
请联系阿Q的“精神胜利法”,谈谈:你对张三、李四有什么看法?
合作探究
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处事方式,偶尔用之,也许可以缓解压力,平衡心理,甚至暂时摆脱绝望的处境。但是,如果把它当作一贯的行为准则,而不敢于直面现实,不善于总结教训,则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阿Q主义”并不为阿Q 所专有:
该夷性等犬羊,不值与之计较。况即经惩创,已示兵威。现经城内居民纷纷递禀,又据奏称该夷免冠作礼,吁求转奏乞恩。朕谅汝等不得已之苦衷,准令通商。
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
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
外国也有叫化子,___草舍,___娼妓,___臭虫。
中国便是野蛮的好。《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合作探究
精神胜利法≠心理养生法
心理补偿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 ,类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当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挫,或因自己生理缺陷、行为过失而遭失败时,个体在心理上选择其他能获得成功的活动来代替,借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
精神胜利法——逃避现实,回避失败.
心理养生法——面对现实、失败,调整心态,努力弥补或超越。
合作探究
说不尽的阿Q,不朽的文学典型
合作探究
具体地说,中国农民具有这种精神病态的原因还有三个:
第一,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中国农民从一次次造反的失败中,错误地得出了造反没有出路的结论,而不造反又无法忍受现实和痛苦生活,只好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或求佛拜神,或寄希望于来世;
第二,由于自然经济的闭塞环境。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环境中,稍有满足便夜郎自大,盲目排外;
第三,由于封建家长制的家庭生活。中国农民虽然其社会地位低贱,但在家庭中却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而且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压,就越是在家庭中称王称霸。
“精神胜利法”作为弱势群体的一种精神特征,不仅揭示出了中国国民性的劣根性,而且也揭示出了人类普遍的共同特征,因此,阿Q形象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典型。
课外拓展
评:
五、题型练兵
课外练笔:以“阿Q读高中”为题,写一篇阿Q新传,批评我们学生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谈谈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你是怎么看待这种“阿Q精神”的?
题型练兵
重庆高考题
“自嘲”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自我嘲笑”。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请以“自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审题与立意:
“自嘲”,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可写的很多。按照命题者的解释,这个词(“自嘲”)既可看作是一种自我的嘲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调节心理的方式,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
“自嘲”,也可以是乐观豁达,对自己的性格、生活、学习充满自信;更是一种对自我优秀人格、明智行动的确认,比如不与世俗随波逐流,乐于奉献不计付出。这是基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相信自己、尊重自我。这样,可以写自己的“自嘲”,也可以写他人的“自嘲”;可以叙述“自嘲”的经历,也可以评论(议论)“自嘲”。
合作探究
主要不是写嘲笑自己,否定自己,或嘲笑别人,嘲笑社会现象,而是把自嘲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自我释放、调节心理的方式等。实际上是在引导我们关注自我,关注自我成长过程。
同时,“自嘲”,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我嘲笑,自我否定,也绝不能无限夸大,否则就变成了阿Q,而是要辩证地来看。自嘲作为一种对生活敬畏、自谦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提倡的,没有自嘲也许这样的人生会很累很累,但是一旦过分,失去了一个度,就会转变为自卑和颓废。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