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4 23:26:43

文档简介

云浮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路标…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看出群体差异和不同身份”分析错误,从原文看,只有“多
语标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体的差异和身份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路标都能够有这
一作用)
2.A(B项,“直接引用顾恺之的观点”分析有误,文中是间接引用。C项,“都要考虑实际需求或
身份认同的要素”扩大范围,原文是“除我国通用语言文字外”。D项,不合文意,从原文“城市
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可看出)》
3.C(此项谈的只是中国毛笔及其作画时的功能表现,未涉及和乡村语言景观的关系层面)
4.①乡村语言景观:合理利用自然造景的各种要素,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乡村生态
要求;借助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构图要素、技法及意境营造方法,提升审美性。②城市语言景
观:根据不同的服务领域灵活使用不同类型、不同样式及色彩的语言文字;要使其成为城市文
化的象征符号,展示城市身份,成为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每点2分,意思答
对即可)
5.①涉县的这一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的外化表达,并融合于该城市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文化教
育和经济社会活动中。②这一语言景观融自然性、人文性于一体,是涉县“软实力”的一部分,
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亮丽风景线。(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6.B(“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说法错误,理解文中内容不能脱离文章整体,文
中并无此意)
7.C(“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说法错误,多元也必须要以文本为依据)
8.①母亲把公鸡视为治儿子病的药物,虽然知道儿子喜欢,但最终还是蒸了它;②“我”把公鸡视
为精神的寄托,享受到了排解寂寞的快乐,但最终不愿违了母亲的好心而吃了它;③母亲的态
度是因为对儿子的爱,“我”的态度是因为寂寞和对母亲的理解、尊重。(每点2分,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对母亲的依赖与尊重之情,虽然母亲说的做的不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但还是遵从了母亲的
安排:②对生命的同情和怜惜之情,不忍心杀公鸡:③对寻常生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觉得镇
上的人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欣慰;④对生命状态的思索,最后自己不得不依然过着那幽静
的日子,常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
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0.A[(原文标点)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
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11.D(“去不复顾”中“顾”字的含义是“照看”)
12.C(“对不敢在同事面前称赞王参元感到自责”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495B·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世间15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传统水墨画和乡村景观本身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方向,但传统水墨画语言却与景观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水墨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蕴含着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思想与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中国水墨画讲究气韵生动,追求怡情悦性,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的地理、自然、人文等因素,合理利用自然造景的各种要素,在注重乡村景观美学价值的前提下,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让乡村景观的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要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得以体现。
中国水墨画讲究构图,即所谓章法,它决定了一幅水墨画是否具有形式美、是否充分表达了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以及决定了一幅作品能否获得成功。好的作品一定会有形式上的美感和内容上的美感;良好的构图一定会有秩序的丰富性,充满纯视觉的艺术性;景观设计也同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艺术的特点。所以水量画构图原则和景观设计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对后者在空间艺术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西方古代绘画以油画为主,其绘画的题材以人性与神性的结合或人性与神性的此消彼长为主,而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笔墨表现在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元素的交错运用上,从而形成了水量绘画独特的艺术特点。水墨绘画中的点、线、面是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也是景观设计平西图绘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将水墨绘画的,点、线、面等视觉符号巧妙结合起来,能极大地丰富设计的表达语言。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以白墙灰瓦为主要色调,加之犹如书法线条般的灰色边框,使得中国水墨情趣呼之欲出,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贝聿铭先生的创作实践表明景观设计应当立足于本土文化内涵和审关,并通过水墨笔墨的表现手法,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我国自古以来就极崇尚“意境”的营造。“意境”,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具体表现是指以形写神。顾恺之认为中国画艺术以传神为核心,注重对所描绘对象的感受和观察,通过想象抓住对象的内在本质。顾恺之还提出这一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将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规定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并由此确定了绘画的根本价值是自身的审美性与艺术性。该理论一直强有力地引导着中国绘画的创作和鉴赏,并给文化的其他领域提供参考,同时也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
(摘编自孙铭璐、黄信初《传统水墨语言形态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探究》)
材料二:
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语言现象,因其随处可见而让人们习以为常。但是,对于一座现代化城市而言,语言景观不仅有较强的实用性功能,更是视觉文化以及城市生态的有机构成。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无论是在交谈、散步、聚餐、健身时,还是穿梭于公园、广场、车站、餐馆、街道和小巷时,均得益于城市语言标识的信息引导,享受着便捷舒适的现代化生活。
语言景观文字使用呈现多样性。简体汉字是公共服务领域的通用文宇,繁体宇的使用有其特殊规定。许多标识(如路牌)中汉字和拼音并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共享。在国际化大都市和旅游景区,汉字和外文共享,甚至出现了汉字、拼音、外文及少数民族文宇共享的现象。除我国通用语言文字外,其他语言文字的使用一般出于实际需求或身份认同的考虑。
语言景观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从城市出现开始,语言景观就一直如影随形,见证并助推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语言景观霓虹,标志着夜生活的丰富多彩,承載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语言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的外化表达,展示出社会结构和社会认同,整合在城市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活动中。
活言景观具有现实性。面对不同的使用场城和使用者,语言景观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复合性特征。城市语言景观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指示地点、传递信息;二是象征符号、展示身份。路标标识精准定位,而多语标识除了为不同语言群体提供信息和引导外,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体的差异和身份的不同:哪些语言用于哪些类型的机构(例如政府部门、各类企业、日用百货店),哪些语言用于更昂责或更便宜的物品(新车或二手车)。
“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城市特色只有蕴积于文化之中才更有生命力。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建构的积极要素,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构成,赋予城市独特的风格。语言景观是自然性与人文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是每座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摘编自高莉、戴曼纯《语言景观与城市的互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传统水墨画和乡村景观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在构图原则上,两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B. 景观设计具有融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于一体的特点,在绘制平面图时,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和符号。
C.现代化城市中,语言景观体现在经济社会活动等方面,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舒适。
D.路标不仅能精准定位指示的位置,传递信息,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看出群体差异和不同身份。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因为中国传统水墨绘画和景观设计平面图绘制有相通之处,所以景观设计中可以借助前者的视觉符号来丰富自己的设计表达语言。
B.材料一中列举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的事例和直接引用顾恺之的观点,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论证了中国画对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作用。
C.不同语言文字的使用有着特殊规定,所以城市语言景观设计在使用各种语言文字时,一般都要考虑实际需求或身份认同的要素。
D. 透过语言景观,我们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变化。只有把语言景观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才能让城市特色彰显出更强生命力。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运用“散点透视法”,巧妙营造虚实想象空间,营造出蓄势待发的艺术张力,能够激发乡村景观设计师的艺术想象力。
B王澍设计的富阳文村改造项目,以简洁风格为主调,整体设计上崇尚传统水墨画般的大量留白,疏而不空,满而不滥,保有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C. 中国的毛笔笔锋呈尖圆锥体状,书写时万豪齐力,四面齐全,能饱含水墨,弹性十足,运转自如,写画出千变万化的线条,有无穷无尽的艺术表现力。
D.岭南格塘村采取水墨画“骨法”的结构依据山、水、林、田等自然层面的空间要素,理解聚落空间格局和特有的文化历史,来维持乡村景观的发展。
4. 乡村语言景观和城市语言景观在设计方面各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简要说明。(4分)
5. 将军大道是进人河北涉县并通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快速路。该县利用道路旁边参差不齐的山体,设计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共八个篇章的大型红色文化雕塑墙,成为重要红色文化宣传基地。气势恢宏的“将门”,独具匠心的阿拉伯数字“129”造型路灯,赢得外来游容一片点赞。请结合材料二对涉县的这一城市语言文化景观进行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在 别 墅 李广田
因为养病,住在乡下的别墅里,同来做伴的,只有母亲。
叫作别墅,也只是说着好听罢了,其实也不过是旷野的几间农舍,四围又绕上了一带短垣。这农舍,距我们的市镇尚有十里,举目四望是绿树,是田禾,农舍附近,就是自家的农田之一部。在农田之一角,有自家的一片榆林。
“娘,我将做些什么来自己消遣呢?”时常向母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时,母亲便照例地回答我,说:“医生再三嘱咐,不准你做什么事,你只要晒晒日头,睡睡觉,就已经够了。”
实在地,同母亲住在一块,我还能有什么可做呢。书,是不让读的,信,也不许写。一切文具,都不在手下,就是偶尔想写下点什么记号之类也不可得。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无论是那些吸着长烟管的农夫或踢毽子打球的孩子们,都会给我以欣慰。然而,怕我受不起那些烦扰,才终于搬到了野外来,虽然自己最怕寂寞,为了养病,也不能不安于寂寞了。而母亲呢,终日只打算着我饮食起居的事,便已探劳不少,老年人只为了儿子的病而担忧的心情,我已深深地体谅到了,我不愿意在任何事情上违背母亲的意思。
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来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说着,显出很得意的样子,征求我的同意。次日清晨,用过早点之后,母亲便独自到市集去了。回来时日已晌午,母亲很得意地说:“不但买了鸡来,还学了吃鸡的方法来呢。”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黑羽毛,金颈项。顶上的冠子大而且红,昂了首,抖撒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戴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
“是今天就杀呢,还是等到明天?”母亲问。
“不”我摇头回答,“且养它几天再说罢。”
母亲又接着说,“养它几天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养得更肥些呢。”我听了这话,觉得颇不舒服,但也不好说出什么,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
次日清晨,不等母亲呼唤,我便起床了,出乎意科的喜欢,因为我听到了被买来的那只公鸡的早啼。对这只即使将要被杀,也还尽着这司晨的义务的禽,觉得很可感激,但同时又觉得很可哀怜,“让它活下去罢,”就有这样的心思。当散步归来时,看见母亲撒些谷粒给那鸡吃,那鸡也就泰然地啄食,对于那饲养它的人,表示出亲昵的样子。
“听了鸡叫,所以才早起的呢。”
“真的吗?那么就留它叫五更好了。”母亲这样回答,仿佛很体谅我的用心。
午饭后,我把这鸡带到榆林间去,因为那里有东西可以啄食,如草叶、草实、野葡萄粒之类,在荒草里也可以找得青色的小虫,这更是很好的鸡的食饵了。当这鸡在那草地上任意啄食时,我也在帮它寻取,每当捉得一只青虫或蚂炸之类时,便咕咕咕咕地把鸡唤来,并给它吃。它每是绕在我身旁不去。并时常抬起它那带着红冠的头来向我注视,也在喉间发出很轻微的咕咕呜声。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五天,母亲不曾提起过杀鸡的事,只有时候说,“这鸡更肥了,”并不再说别的。我呢,也乐得来这样下去,病虽依然如初,说是吃掉一只鸡便可痊愈的事,谁能相信呢。我每天带着这只被留下来的公鸡到榆林间去,在那里游戏,在那里休息,不但忘却了寂寞,且也过了些有趣的日子。仿佛一只鸡也就懂得人的心思似的,对自己表示出那样的友情:几乎是不能相离的,它永是跟在我脚后,坐下来,它伏在我的身旁,有时,竟要飞到我的身上来了,捉到青虫时,便可在我的手心里啄食,很是可喜。有时,它失迷在那些榆林的荒草里去了,只要听到咕咕的呼唤,便搖摆着肥重的身体向我奔来。夜里就宿在屋前的坩中,清晨便把我从梦中唤醒。
是某日的晚问,天空阴得颇浓,好像就要下雨了。用过晚饭之后,母亲说:“天很冷,早些上床去睡罢。”还不等入睡,便听到窗外酒酒的雨声了。明晨醒来,已是早饭时候,外面的雨声还是不停。对于自己的这样懒起,觉得很不高兴,好像在后悔着什么,又好像在怨恨着那雨。仔细想时,原来是我既末听到母亲把我唤醒,又不曾听到鸡声,为什么今天会没有了鸡声呢?觉得很是可疑。当我随便地洗过手脸之后,看见母亲很慌忙地冒着雨从厨房里走来,两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放在我的面前,并说:“快点吃罢,鸡已煮好了。”
我很久地沉默着,望着那碗上的热气向上蒸腾,眼前只是一片模糊。在雨声中,听到母亲在一旁用颤抖的声音说:“怎么还不快吃呢?等会就要凉了。好容易,费了一夜的工夫才给你煮好,而且还是神煮!”说着,也坐在了一旁沉默着。我们都沉默着,而且沉默了很久。
所谓神煮者,这便是母亲所说的,学来的那煮法了。把鸡杀死洗净之后,并不切碎,也不加些油盐之类,只放在清水里煮熟,而所用柴薪,又只限于用谷楷七束,在锅里煮过一夜之后方取食,据说,这样煮法就可以医病。
听了母亲的再三督促,觉得很是难忍。最后,母亲竟哭着说.“原是希望给你治病的,既这样,我还有什么希望呢。”说着,就不能自已地呜咽起来。我也只有忍着泪,服从了母亲的命令。
又过了几日,母亲说:“再去买只来吃罢。”我说:“吃过一次,病也不见好,也就不必再买了。”此后,便不再提起关于吃鸡的事。至于自己的病呢,确也不曾见好,医生说还须继续静养,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也不可能,只是依然过着那幽静的日子,在野道上缓步,在榆林间徘徊或沉思。
(选自《画廊集》,有删改)
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将乡下的几间农舍称为“别墅”,并描述了其周围的景色,透露出随遇而安的心境。
B“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这表明“我”对母亲的严厉管束有点抵触。
C“我”心想“这只鸡,终于是要为我而死的了”,这既是一种无奈和不安,更是悲悯情怀的自然流露。
D.鸡蒸好后,“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我”沉默是因为一个生命因“我”逝去,母亲沉默是为“我”的病而担忧。
7. 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回忆了“我”在镇上的生活场景,虽然烦扰,却感到欣慰,与下文“很想早搬回镇里去住”形成呼应。
B.公鸡“泰然地“任意”“在我的手心里”啄食,这些描写生动地描绘出动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图景。
C. 文章的主题往往有多元性,本文对“神煮”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揭示了文章反对封建迷信的主题。
D.作者在行文时,不刻意求工,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全文呈现出朴实、自然 平淡、真挚的语言风格。
8.“我”和母亲对待公鸡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6分)
9.本文虽然只写了在乡下养病的简单经历,但其过程却蕴含了作者丰富而深沉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问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场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潃瀡之具【注】,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日: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街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穷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奉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手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有删改)
[注〕脂膏潃随之具:调和饮食的工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B.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C.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D.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群,旧时交际用语,多用于书信。
B.“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与“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两句中“信”字的含义不同。
C“其为多能若是”与“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两句中“若”字的含义不同。
D.顾,意思是回头看,与“去不复顾”(《种树郭橐驼传》中“顾”字的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柳宗元在得知王参元家里失火的消息后内心波澜起伏,刚开始很吃惊,接着感到怀疑,最后才非常高兴。
B.因为京城的很多人都说王参元有很多钱,所以当时之士不敢称赞王参元,抯心说出称赞王参元的话会被认为得了王参元的厚礼。
C文中作者对不敢在同事面前称赞王参元感到自责,并对自己为了名誉仕途而没有向皇帝推荐王参元的行为进行了深刻反省。
D.王参元读了很多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小学”很有研究,写有《醉赋》及《对问》,还曾向柳宗元索要文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交埃。(4分)
(2)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4分)
14. 请简要概括作者“大喜”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题。
海 棠 花 齐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寒食旬前社后开”一句介绍海棠花的花期,是在春社之后、寒食之前开放。
B.“艳态”一词写出了海棠花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展现出美好艳丽的姿态。
C“人怜格异诗重赋”写人们怜惜海棠花的零落,为它写下诗词歌赋来表达惋伤。
D. 尾联写暮春时分海棠花凋谢后还会有牡丹开花,“犹”字表现诗人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16. 全诗如何描写海棠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葬写了行人登上蜀山后以手触天,屏住呼吸,惊恐不已而徒然叹息。
(2)杜甫《客至》中,“ , ”两句描写了居处地的景色,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
(3)《石钟山记》中,苏轼之所以对李渤观点存疑,是因为“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8~20 题。
从2002 年“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启动,到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颁布实施,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和努力,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取得了 ① 的成就。
时至今日,饱经岁月沉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再被 ② ,进而成为流行于当下、传承创新的经典,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传承非遗老手艺的新匠人。
年晚7点,在山西省太原市的“懿曲社”内,国家级非遗项目太原莲花落传承人王名乐都会准时登台表演。不到 30 岁的他在传习技艺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和表演形式进行创新,创作出许多紧跟时代、鲜活有趣的优秀作品,令人 ③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80后”非遗传承人谭佳丽跟随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贾秀兰学习。通过1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使谭佳丽的宁古塔满绣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鲜明。她创作的作品广受好评,《东北三大怪》《唐卡》《马》《鹰》等作品更是获得了国家级和省、市级多项大奖。出生于1986 年的黑龙江省级非遗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解永亮在汪重各种表现技法的深度融合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文化、私扬时代主旅律的鱼皮画作品。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怡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横线的向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据统计,人类传染病 60%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传染病可传染给人类。那么,这些野生动物是病毒的“潘多拉魔盒”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 ①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根源主要在于人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增多,导致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和人类密切接触,增加变异和在人群中传播的风险。因此, ② ,就会大大降低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概率。另外,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也是人畜共患病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经常说要保护野生动物,在很多人眼里:它们弱小,无助,可怜,需要人类的保护。其实, ③ ,是因为野生动物也在保护我们人类。当前,人类开始重新思考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从流行病传播的角度来说,只有真正找到病毒的中间宿主,才可能彻底切断病毒的传播链。
21.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潘多拉魔盒”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辛苦遭逢起—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1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 年是中国的免年,春节时期,形式各样的免子灯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不少兔子因为造型独特而受到吐槽,有种可见的趋势是,人们对不符合理想中“大眼萌”免子的宽容度越来越低了。因此,也有评论者指出,若是人们趋向于一种统一的、理想的审美模式,只允许一种形象占据舞台,这种思维恐怕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