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4 23:2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2023年春季期玉林市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科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21
答案 C B A B D B D B D A
1.C(“是由于它们都是文艺书籍,承载了各自的文化”错,材料二“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会因国
界、语言的限制而囿于一隅”是因为它们同是优秀的文艺作品。)
2.B(“是巩固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由之路”错,开展“清明祭英烈”“学雷锋读书会”等活
动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一种方式,不是必由之路。)
3.A(材料二观点是:“文学具有教化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鼓舞人心,带来强大的精神
力量”“文艺的根本精神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包容与尊重”。A.句子大意是:鼓动
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强调文化的作用,能支撑材料二观点。B.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
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C.表现了诗人艺
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D.作诗的工夫,在于
诗外的历练。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
4.①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②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样才有利
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每点 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结合材料一“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可知,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结合材料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
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
化发展的方向”可知,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样才
有利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5.①屈原《离骚》中喜欢用“香草美人”,寄寓自己对高洁人格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追求,使他自
身获得超越与激励,也让屈原的生命得以延伸。②屈原在《离骚》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不
仅是个人面对挫折困难时的支柱,也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石。(每点 2分,言
之有理亦可。)
(结合材料二“文学的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国人杀敌报国、唤起大家普遍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而
且对创作者超越自我、激励自身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学让人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人生,文学作
品让作家的生命得以延伸”可知,屈原《离骚》中“香草美人”的运用体现出其对高洁人格和
爱国主义精神的追求,使他自身获得超越与激励,《离骚》的传世也让屈原的生命得以延伸。
结合材料二“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不仅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超
越自我的情感支柱与坚强保障,更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不屈的灵
魂”可知,《离骚》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个人面对挫折困难时的支柱,也成为中华民
族传承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石。)
6.B(“主要是因为项羽焚毁史书造成了巨大的学术损失”错,从文章第 4自然段来看,主要是因
为“他自己把民心失掉了”)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7.D(“他已看清形势,定会履行好做人的责任”属于过度解读)
8.①表明普通百姓虽然不是刘邦的奸细,但同样反对项羽,站在项羽的对立面。②项羽在推翻暴
秦统治后的所作所为导致民心离散,这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③告诫统治者要真正把
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6分。每点 2分)
9.①乌江亭长在小说中是一个睿智的读书人形象,通过他的话语,展示了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
让项羽的英雄形象更丰满。②乌江亭长对钟离昧进行劝诫和教化,实际上是作者借“亭长”之
口评述时政,希望当局者停止错误施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③使小说情节更具叙事效果和传
奇色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6 分,每点 2分。能从人物、主题、情节、读者、文本效果
等角度出发,言之成理皆可给分)
10.B(“不烦一兵”和“不伤一人”字数相同,结构相似,都是后文“得商於之地六百里”的前提,
“而”是连词,所以“而”之前应断开,由此排除 A、D。“子”是第二人称,指“你”,是“不
贺”的主语,因此“子”前应断开,由此排除 C。句意: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
就得到商於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
贺,这是为什么?故选 B。)
11.D(解析:A.“宣言”是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作文告的“宣言”是指国家、政党、
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的宣传号召,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B.“孤国”
中的“孤”是孤单、孤立的意思;《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是孤单之意,二者
含义相同。说法正确。C.“阴合”的“阴”是私下、暗中的意思,《岳阳楼记》“朝晖夕阴”
的“阴”字指阴晦的气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D.“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的“亡”
是“丢失、失去”之意,“郑既知亡矣”的“亡”是“灭亡”之意,二者含义不同。说法错误。
故选 D。)
12.B(解析:B项“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说法错误。原文中“西德于秦”的意思是“对秦国施有
恩惠”,而不是“得到秦国的恩惠”。故选 B。)
13.(1)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
吧。”(“善”,形容词,妥当,好;“其”,副词,表命令语气,就;“弭口”,住口。一
个词 1分,句意 1分)
(2)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是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
是六里土地。”(“绝”,动词,断绝;“乃”,副词,才;“广从”,纵横。一个词 1分,
句意 1分)
14.①楚怀王完全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了个将军跟着张仪到
秦国去,准备接收商於的六百里土地。②楚怀王受骗后,忽视陈轸的建议,不顾敌情愤然出兵
攻打秦国,最后秦、齐联合攻打楚国,楚国几乎亡国。③楚怀王过于自负,盲目自信,内心贪
婪。④楚怀王未能看清当时的局势变化。(答三点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进攻秦国,攻下了(秦地)曲沃。后来秦想要进攻齐国,由于齐、楚友好,秦惠
王为此忧虑,对张仪说:“我想要发兵攻齐,无奈齐、楚两国关系正密切,请你为我考虑一下,怎
么办呢?”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车马和金钱,让我试试看。”于是张仪去南方楚国见到楚怀
王,说:“现在对秦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最严重的,秦国准备征讨齐国,然而楚国跟齐国交好。如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果大王能关起国门跟齐断绝交邦,让我劝说秦王献上商於的土地,方圆六百里。如果这样,楚国就
在北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在西面对秦国施有恩惠,且获得了商於六百里土地,这就是一举三得的
上策。”楚怀王非常高兴,在朝堂上宣布说:“我已经得到商於六百里土地。”听见这话的群臣都
向怀王道贺,陈轸最后晋见,唯独不向怀王道贺。怀王说:“我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
就得到商於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一个人不道贺,
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大王不但得不到商於六百里土地,反而一定会招来祸患。”
怀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王之所以重视大王的原因,是因为有齐国这样一个强大盟
邦。如今还没有得到秦国的割地却先和齐国断绝邦交,是让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啊,秦国又怎会重视
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何况楚国如果先跟齐国断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让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张
仪欺骗。结果是西面惹出秦国的祸患,北面切断了齐国的后援,这样秦齐两国的兵都一定会进攻楚
国。”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
”怀王派使者跟齐国断绝邦交。张仪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齐国,秦齐的盟约暗中缔结
成功。楚国派遣一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
使臣说:“是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楚国使节回国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准备发
兵去攻打秦国。陈轸说:“攻打秦国,不是一个好办法。大王不如趁此机会将一个大都市送给秦国,
跟秦连兵伐齐,这样可以把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怀王没有采纳,于是发兵北去
攻打秦国。秦、齐两国合兵,楚军在杜陵惨败。可见,楚国的土地并非不大,人民也并非软弱,之
所以会几乎亡国,是怀王没有采纳陈轸的忠告,而过于听信张仪的缘故。
1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由劝农劳作想到
治民之道,表明治民之道就是无为而治”理解有误。第七、八句的意思是劝诫平常人不能一副
双手空空插入衣襟的样子,要勤于农事。
16.①不误农时:适宜耕作的农时容易过去,和风泽雨的气候难以持久;②齐心协力:耕作要像冀
缺和沮溺一样,做到夫妻协力、伙伴同心;③勤恳劳作:农事在勤,平时不能一副双手入襟、
无所事事的样子。
【解析】(1)从“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可概括,诗人认为时令节气容易过去,和风泽雨不会
长久。意思是劝农人抓紧农时。遵循时令,不要错过农时。(2)“冀缺携俪,沮溺结耦”两句
运用典故,是说冀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夫妻相待如宾;长沮、桀溺两位隐士,
他们结伴并耕。诗人借此典故,意在告诉农人,鼓励夫妻在从事农业生产时能像古人学习,夫
妻俩分工明确,同心协力;在和朋友一起劳动时,应有合作意识,齐心协力把农事干好。(3)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和“矧兹众庶,曳裾拱手”四句,诗人拿古人和现实相对照,诗人通
过极力赞美先贤达人勤于农事的优秀品质,继而劝诫平常人从事农业不能太过懒惰、闲散,一
副双手空空插入衣襟的样子,要勤恳劳作。
补充解析:
《劝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潜的诗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陶渊明返归上京里,次年
开春移往怀古田舍务农,当时所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诗云:“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
人。”《劝农》诗当作于同年,即元兴二年(403年)。此诗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共分六
章。第四章写即使贤达之人也勤作于农田之中,众人更不可游手好闲。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白话译文:
时令节气去匆匆,和风泽雨难留停。冀缺夫妇同劳作,长沮桀溺结伴耕。
看看这些贤达者,犹能辛勤在田垄。何况我等平常辈,焉能缩手入袖中。
17.(1)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2)弊在赂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参考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世间行乐亦
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18.①赤子之心/拳拳之心;②千丝万缕/丝丝缕缕/千头万绪/万缕千丝;③广为流传/众所周知
(①处,根据前文“最终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他艰难曲折的足迹诉说着 20世纪中国知识分
子求索报国的”可知,陆元九是历尽千难才回到祖国来报效祖国,故应用“拳拳之心”或“赤
子之心”。拳拳之心:指赤诚、挚爱、勤勉、忠谨之初心。赤子之心: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也比喻忠诚热切之心。②处,根据前文“他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层层分析”可知,他分析事物极
为细致,最终在密切联系的线索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千丝万缕: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
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③处,根据前文“陆元九提出了‘99分都是
不及格’的观点”,这句名言至今在航天界流传非常广泛,故应用“广为流传”。广为流传:
一样东西流传的很广每个人都知道。)
19.经过 2 个多月的实验研究,陆元九与同事绘制出运载火箭结构图和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
仪器舱模型。(每处 2分)
(原句语病有:①结构混乱,成分残缺,在“2个多月的实验研究”前面添加“经过”;②搭
配不当,“绘制出……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不能搭配,在“和”后加上“研制出”。)
20.①构成:连用四个“之”字组成的词同为偏正短语,短语结构一致,构成排比。(1分)②效
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1 分)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陆元九等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创
新、仁爱的光辉形象;(1分)表达对老一代科学家的赞颂和崇敬之情。(1分)
21.A(文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引用。C.表示反语。D.表示特殊含义。)
22.①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②茶船可谓地;③堂倌就随时为茶客续水
(第①空,从后文的“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炊之事” 及后句的“由此可知蜀人喝茶的历史”
“茶馆自然也应运而生”可知,空格处可填写“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相类似意思。第
②空,从上文的“茶碗、茶盖、茶船”“茶盖谓天”及后句的“茶碗喻人”“意思就是天地人
和”可知,空格处可填写“茶船可谓地”相类似意思。第③空,从第三段可知茶倌负责冲茶,
冲完便会盖好盖,再加上空格上句是“只要茶客没有盖上茶碗盖”可知,空格处可填写“茶倌
就随时为茶客续水”相类似意思。)
23.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紧扣时代脉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在引发当代青年历史使
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的思考。题目关键词是“责任”,要求考生联系现实谈谈对“责任”
的认识与思考,旨在引领学生正视自己,思考人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考量对自己、对他人
的责任,思考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可从时代青年自身的角度谈,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任,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谈,担当
责任,勤奋努力,拼搏进取,勇往直前。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aYQAoggAABAAAABCAwXSCEKQkhCCAAgGwAAUIEAAyQ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