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板块学说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上升——高原、山地下沉——低地、海洋沧海桑田挤压——山脉、高原拉张——裂谷、海洋一、板块学说理论1、全球岩石圈有六大板块组成注意印度洋板块上的三块陆地2、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剧烈——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3、板块边界类型——生长、消亡边界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海陆
碰撞陆陆碰撞—褶皱山系拉张
分裂分布--大西洋中脊;环南极洲边界海沟—海岸山脉 海沟—岛弧海岭、裂谷、转换断层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板块边界类型裂谷海洋转换(平移)断层⑴生长边界——裂谷、海岭、转换断层东非大裂谷(2)消亡边界:①海沟(海洋)——岛弧(大陆)(2)消亡边界:①海沟(海洋)——岛弧(大陆)(2)消亡边界:②海沟(海洋)——海岸山脉(2)消亡边界:②海沟(海洋)——海岸山脉(2)消亡边界:③高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
——缝合线还有,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江
——缝合线
青藏高原科迪里拉山山系澳洲东北部岛弧消亡边界类型图2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读图2回答1—2题(04广东卷) 。
1.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A.L>N B.L C.L>K D.M>NB 课堂精练D第一:地中海处于哪几个板块之间?第三:太平洋板块与哪些板块相接?第二:喜马拉雅山处于哪两个板块之间?第四:红海的两侧板块是什么?第五:赤道穿过那几个板块?练习第六:观察冰岛、新西兰两个国家在板块的位置?a.扩张初始阶段:大陆板块还没有完全拉开,故尚未形成洋壳,如东非裂谷;
b.扩张发展阶段:这时已经出现洋壳且在继续扩大,如红海海盆;
c.扩张萎缩并转向收敛阶段:如大西洋
d.俯冲阶段: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之间的碰撞、俯冲 如太平洋西岸的岛弧—海沟带
e.闭合阶段:俯冲结束,洋壳消亡。此阶段可形成高大的山系,
如亚洲和印度板块接合带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4、板块运动发展的阶段二、大陆漂移学说(浏览)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大陆漂移学说(浏览)大陆漂移学说引起大陆漂移学说复活的主要原因:
1. 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学进一步证实大陆确实发生过大规模的漂移;
2. 地球物理学的进展揭示了岩石圈下部的软流圈,大陆漂移有了物质基础;
3. 海底地质学的进展。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大洋中脊是地幔物质上升的出口,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三、海底扩张说(浏览) ② 海底在洋中脊处的扩张导致新大洋两侧的大陆逐渐彼此远离,也可能使老的洋壳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沿贝尼奥夫带(俯冲带)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从而完成对老洋壳的更新;
③ 海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④ 如果地幔对流的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将导致大陆的分裂与大洋的开启。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