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区位因素
2 019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问题探究:
图 3-1 示意英国某超市销售的农产品的来源地,西红柿来自沙特阿拉伯,土豆
来自以色列,鸡肉来自泰国,芦笋来自秘鲁,胡萝卜来自南非……
1. 该超市销售的农产品的生长习性,与来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否相适应?试举例说明。
提示:沙特阿拉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红柿品质较好;智利地中海气候区域夏季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中糖分的积累,品质好……
课后作业:
图 3-1 示意英国某超市销售的农产品的来源地,西红柿来自沙特阿拉伯,土豆
来自以色列,鸡肉来自泰国,芦笋来自秘鲁,胡萝卜来自南非……
2. 到学校附近的超市调查所销售的农产品及其产地,想一想,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布局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等。
1. 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 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重点)
3. 利用图例分析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难点)
教 学 目 标
区位:某事物的位置,且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
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人类对某事物占
据位置的设计、规划。
位置
条件
区位
农业的概念
农业: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农业劳动对象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农业类型
自然条件
1
2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土壤
3
水源
4
地形
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如热量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 10 ℃ 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1、自然条件
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 10 ℃ 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 10 ℃ 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
<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
玉米、大豆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
玉米
4500-8000 一年两到 三熟 水稻、油菜
>8000 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
≥ 10 ℃ 的积温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到三熟
一年三熟
湿热地区常见的农作物在中纬度地区的农业系统中不存在。
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
气候
热量
关系到农作物的质量
气候
光照
新疆瓜果
长绒棉
1、自然条件
气候
降水
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
气候通过光、热、水决定着农作物的种类、分布、产量、熟制和栽培方法。
南方水稻
1、自然条件
水源
坎儿井
河套平原
河水
地下水
河西走廊
冰川融水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土壤肥力不同,土地生产力也是不同的。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
1、自然条件
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土壤
地形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在平原地区,地表平坦,土层深厚,便于耕作和灌溉,适宜发展种植业。在山区,地表崎岖,不宜耕作,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1、自然条件
地形
平原种植业
高原畜牧业
山地林业
低山林果
问题探究:
1.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16 年,俄罗斯出口粮食约 3 400 万吨。读图 3-2,完成相关任务。
1. 结合图 3-2,查找俄罗斯气温、降水等资料,说一说,影响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提示:纬度高,气候寒冷,寒冷期长(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冻土广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不足,水热配合差,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
问题探究:
1.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16 年,俄罗斯出口粮食约 3 400 万吨。读图 3-2,完成相关任务。
2. 找出俄罗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分布区域,分析俄罗斯适宜谷物种植地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提示: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谷物种植地带主要位于西西伯利亚南部和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沿岸。地形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有深厚黑土分布);灌溉水源充足等。
问题探究:
1.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幅员辽阔,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资源丰富。2016 年,俄罗斯出口粮食约 3 400 万吨。读图 3-2,完成相关任务。
3.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给俄罗斯农业带来的影响。
提示: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俄罗斯温暖的气候区范围扩大,热量条件变好,农作物可生长的时间变长;冻土层融化,农业可开发的区域扩大,耕地资源增加,生产规模会扩大。但是,气候变暖会利于病虫繁衍,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农业科学技术
1
2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
3
信息化
2、科学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因素包括技术装备、生产技术、信息化等。
农业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劳动力从繁忙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农业生产技术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2、科学技术
农业信息化则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农业物联网
2、科学技术
精准农业是指以“3S”(GIS、GNSS、R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为基础,面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精准农业引领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利用遥感系统(RS)快速获取墒情、苗情、土壤养分、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依据;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采集农田信息,指导农机精准作业;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整合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托决策支持系统,制定农业生产决策,以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目标。
2、科学技术
精准农业
2、科学技术
系统快速获取墒情、苗情、土壤养分、病虫害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实时依据。
遥感
采集农田信息,指导农机精准作业;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整合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制定农业生产决策,以实现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决策支持系统
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
社会经济因素
1
2
市场
交通
3
劳动力
4
政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关键在于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农膜、饲料添加剂等,而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
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
3、社会经济因素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 90% 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 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出口。
1. 简要评价沙特阿拉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提示:有利条件:全年高温,光热充足;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不利条件: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 90% 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 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出口。
2. 沙特阿拉伯在克服农业生产不利条件时,采用了哪些农业科技措施?
提示: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技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等。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丰富,出产椰枣较多,粮食不能自给。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积累的财富,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本国生产的小麦可以满足国内 90% 的需要,鸡肉和牛奶的自给率为 40%,蛋类基本实现自给,椰枣和蔬菜还可出口。
3. 沙特阿拉伯生产的西红柿为什么能进入英国超市?想一想,影响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提示:沙特阿拉伯光照充足,西红柿品质较好,且大规模种植,产量高、价格低;英国气候条件不利于西红柿生长,市场需求大,两地运输便捷。沙特阿拉伯2005年以后小麦产量快速下降,蔬菜和牛奶比重快速上升,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粮食难以自给,2005年后小麦可以满足国内90%的需求,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农业投入增多和农业技术(灌溉技术)进步。
农业
区位
地形、土壤
气 候
技术
市 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
水 源
自然因素
政 策
经济因素
课堂小结
二:农业布局
1.含义: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3.原则: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水稻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从生长习性来看,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耗费劳动力较多,而且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在非洲的埃及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1. 结合亚洲的地形、气候和人口分布等特征,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水稻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从生长习性来看,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耗费劳动力较多,而且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在非洲的埃及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1. 结合亚洲的地形、气候和人口分布等特征,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水稻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从生长习性来看,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耗费劳动力较多,而且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在非洲的埃及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2. 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不利条件及其解决措施。
提示:地形是亚洲水稻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亚洲的水稻种植区多为山地丘陵区,土地面积狭小,不能连片,机械化难以推广。解决措施:发展适合山地地形的小型农用机械。
多旱涝灾害也是亚洲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之一,东亚、东南亚、南亚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不稳定性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解决措施:兴修水利工程。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水稻是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从生长习性来看,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耗费劳动力较多,而且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为丰富的地区。在非洲的埃及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3. 归纳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提示:以小农经营为主;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劳动力需求量大等。
二:农业布局
4.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活动P63
1. 从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中,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农业地域类型,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讨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布局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在班级交流探究成果。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①商业型热带栽培业:
特点: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比如橡胶、咖啡、可可、油棕、剑麻、香蕉、菠萝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分布: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
②商业型混合农业:
特点: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所种植的谷物或作为口粮,或作为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
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多采取谷物与牧草轮作的方式。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是世界上典型的小麦种植与牧羊相混合的商品型混合农业。
③地中海型农业: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
④商品型谷物种植业: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耗费能源也比较多,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农产品价格较低,商品率很高。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⑤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这些地区草原面积较大,适宜放牧牲畜,进行大牧场经营。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特点。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以养羊为主。
⑥商品型乳酪业: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新西兰等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五大湖区周围的乳畜带。乳酪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等。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2. 试举例说明“互联网 +”现代农业给电商、农户、消费者以及农业企业带来的影响。
活动P63
提示: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通过互联网平台打破资源地域限制,扩大产品销售范围,使农户能够直接对接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建立起以市场订单为导向的全新产业链,同时倒逼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随着西部大开发,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1~3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因素优势是( )
A.劳动力 B.科技 C.交通 D.市场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A
A
练一练
B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4~6题。
4、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C
5、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6、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C
A
对应练习
高原夏菜指在夏季气候凉爽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 500 m以上,夏季气温17~25 ℃的高原地区。每年5~10月,甘肃省榆中县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杭州、上海、广州等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
1.榆中县种植优质夏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气温适宜 B.地势低平,土壤疏松
C.热量充足,雨热异期 D.水源充足,外运便利
2.形成夏季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 )
①市场需求大 ②劳动力不足 ③耕地比重小 ④高温多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