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济南的冬天(2课时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12.济南的冬天(2课时课件+学案+课文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0 09:22:5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2.济南的冬天》学习方案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黑沟学校 乔德生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老舍”或“冬天”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作者生平: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予,满族, 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
关于济南: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山脉丰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成岩阻挡,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喷涌不息的泉山在市区北部汇流而成的大明湖和位于市区南部的著名佛教胜地——千佛山交相辉映,构成了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景线。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认定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2.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3.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
三、夯实基础:
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济南 水藻 响晴 暖和 晒太阳
镶 澄清 贮蓄 髻儿 伦敦
2.解词:
响晴:
响亮:
空灵:
安适:
澄清:
奇迹:
水墨画:
慈善: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作者是如何描绘“冬天的济南”的
5.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思考第三、四段文字的写景顺序。
8.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二、把握主旨: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从而表达了对冬天的济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2.试以导游的身份,给一个将在冬天前往济南的旅客讲冬天之景。
3.任选一题:
(1)写出你的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试着运用本课知识点“移步换景”和“拟人、比喻”。
(2)仿照课文,写作《校园的冬天》
教学反思:
《12.济南的冬天》学习方案参考答案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示例:老舍的名言名句:
1.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2.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文中指暖和安适。
四、整体感知: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全文分两部分(总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济南冬天气候的特点。总特点“温晴”,指出济南是个“宝地”。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无不涂上“温晴”色彩。
第一层(2):写济南的老城。
第二层(3—5):写济南的山景。
第三层(6):写济南的水色。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
7.思考第三、四段文字的写景顺序。
移步换景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由高到低
城里 城外 由里到外
8.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抓住特征、讲究顺序、运用修辞、情景交融。
二、把握主旨:略。
三、拓展延伸: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老舍”或“冬天”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老舍的名言名句:
1.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2.母亲的心是儿女们感情的温度表。
3.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4.最大的忍辱是牺牲,最大的牺牲是预备反抗。
5.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6.文艺决不是我的浮桥,而是我的生命。
7.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
8.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9.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
作者生平: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和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
关于济南: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泰山山脉丰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成岩阻挡,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喷涌不息的泉山在市区北部汇流而成的大明湖和位于市区南部的著名佛教胜地——千佛山交相辉映,构成了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景线。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认定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2.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3.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
三、夯实基础:
1.给加色字注音:
济南 水藻 响晴 暖和
晒太阳 镶 澄清 贮蓄
髻儿 伦敦
j
zǎo
xiǎng
huo
shài
xiāng
chéng
zhù

dūn
2.解词:
响晴:
响亮:
空灵:
安适:
澄清:
奇迹:
水墨画:
慈善:
(天空)晴朗无云。
十分的明亮。
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安静与舒适。
文中指清澈明亮。
想象不到的,不平常的事。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文中指暖和安适。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全文分两部分(总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济南冬天气候的特点。总特点“温晴”,指出济南是个“宝地”。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无不涂上“温晴”色彩。
第一层(2):写济南的老城。
第二层(3—5):写济南的山景。
第三层(6):写济南的水色。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是无风声、响晴、温晴的宝地。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阳光、山、雪、水……
3.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总写(对比)
济南
北平——无风声——奇迹
伦敦——响 晴——怪事
热带——温 晴——宝地
4.作者是如何描绘“冬天的济南”的
分写
地形(小山、围、圈儿、摇篮)
景色



小雪后
阳光下
在山坡上卧着
屋顶上卧着雪
不结冰
冒热气
水藻绿
柳照影
秀 气
小 水 墨 画
空灵的蓝水晶
5.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7.思考第三、四段文字的写景顺序。
移步换景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城里 城外
由高到低
由里到外
8.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济南的冬天
抓住特征
讲究顺序
运用修辞
情景交融
写景文章
二、把握主旨: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从而表达了对冬天的济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三、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好好背,你是好样的!
2.试以导游的身份,给一个将在冬天前往济南的旅客讲冬天之景。
3.任选一题:
(1)写出你的家乡冬天最有特点的景物,试着运用本课知识点“移步换景”和“拟人、比喻”。
(2)仿照课文,写作《校园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