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
课
6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三单元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2. 认识全球航路的开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时空观念)
3.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支持国以及取得的成就,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史料实证)
4.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
5.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难点: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重点难点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根本原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房龙《人类的故事》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大量兴起
庄园制度逐渐解体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对财富和市场需求更迫切
材料.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徐蓝 《世界近代现代史(1500-2007)》
⑵精神动力:文艺复兴推崇的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材料. 日本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其所属岛屿有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⑶社会动力:《马可·波罗行纪》诱导
西欧人到东方寻金
材料.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⑷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⑸宗教动力:欧洲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⑵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材料:
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
西欧人相信大地是球状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经验、知识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多桅帆船
星盘(确定方位)
罗盘(测量方位)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材料:
到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政治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雄厚的物质力量。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王室的支持
动因(为什么要?):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寻金热
宗教:传播基督教
思想:人文主义,冒险精神
直接:传统商路受阻
条件(为什么能?):
经验积累、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造船技术、航海技术
王室的支持
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1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谈一谈新航路为什么首先开始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呢?
地理环境为航海提供了便利条件;专制的政治制度;物质力量雄厚;扩大贸易和增加财源的需要。
根据课本P35-P36的相关内容归纳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相关人物及成就
时间 人物 (或船队) 国别 方向 成果 支持者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船队
向东
葡萄牙王室
到达印度
葡萄牙
1497~1498年
西班牙王室
环球航行
向西
葡萄牙
1519~1522年
葡萄牙王室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葡萄牙
1487年
向东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葡萄牙:迪亚士、达·伽马
哥伦布
向西
西班牙王室
到达美洲
意大利
1492年
西欧—大西洋—美洲—亚洲
西班牙:哥伦布、麦哲伦
二、新航路的开辟
我们该如何去看待那些杰出的航海家,如何去评价他们身后紧随而来的殖民者?文明之路?野蛮之路?
对欧洲而言:
航海家们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了其他地区,增强了欧洲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是有功之臣。
对殖民地而言:
航海家们把强盗带到了这里,迫害土著居民,破坏当地文明,疯狂掠夺财富,是千古罪人。
材料:哥伦布发现美洲,许多国家会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向 北 英国 1497 卡伯特 发现 岛
法国 16 世纪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 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 -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向 南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 角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知识梳理】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
纽芬兰
北冰洋
合恩
一条勇敢者们的探险之路;
一条沟通全球的开拓之路;
一条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
一条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一条血与火的征服之路;
一条铁与血的反抗之路;
一条殖民掠夺的罪恶之路;
一条物种传播的交流之路;
一条人类文明的相遇之路;
一条震撼至今的历史之路。
新航路是……?
比较项 郑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不同点 目的
性质
影响 经济
政治
相同点 郑和下西洋与全球航路的开辟对比研究
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
海外寻金;打破商路封锁;传播宗教
政治行为
——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七次远航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中止,后续航海业发展衰落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也初现雏形;航海业后续发展蒸蒸日上
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增高了明朝的影响力
掀起了殖民热潮,对亚非美地区人民造成严重伤害
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知识拓展: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基本上是以大陆为中心,海上联系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把1500年作为划分世界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因为从那时起各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从此各地区都被整合到全球体系中来。
——《泰晤士世界历史》
本课思维导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开辟动因与条件
新航路开辟进程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根本原因、东方诱惑、陆路受阻、精神动力
条件:经验积累、科技发展、政治条件
迪亚士:第一次绕过好望角
达·伽马: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新航路,欧亚贸易主干
道之一
哥伦布:开辟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对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的探索:卡伯特、卡蒂埃、巴伦支、哈德逊
对南半球的探索:德雷克、塔斯曼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2.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 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材料表明
A.哥伦布、达 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史实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D.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
1.哥伦布曾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所说“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A.发现美洲完全出于历史的偶然 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寻找印度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D.新航路开辟有深刻的经济动因
D
课堂练习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
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 给土著人带去人文主义思想 B. 向土著人传播航海技术
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 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
4.自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广泛传播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商品经济发展
C. 中国逐渐落后世界 D. 拜金主义盛行
D
B
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5.在英国伟大的科学倡导者弗朗西斯 培根(1561~1626年)的著作中,有许多地方是借用远航探险作比喻。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中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岩(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这说明,哥伦布等航海家对西方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激发了西方人科学探索的热情 B. 激发了西方人的冒险精神
C. 促进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D. 促进西方人求新知于世界
6. “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只用了两个月零几天的时间,而他们在天气晴和、一路顺风的情况下,横渡太平洋却用了一百多天。”材料中“他们”的活动
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 打通了欧洲与美洲的商路 D. 使得世界市场基本上形成
B
A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