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4 23:51:57

文档简介

蚌埠市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签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
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明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
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
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但人们却可以将
酬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物种中存在着
个体差异,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
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
异和微小变异,也难以区分特征明显的变种和亚种,以及亚种和物种。在分离的大陆上,或在同一
大陆被某种障母所隔离的不同区城内,以及孤立的岛屿上,存在着如此多样的生物类型,它们被一
些有经验的博物学家归为变种,或被另一些博物学家列为地理种或亚种,而另一些却将其列为亲缘
很近、特征明显的物种。
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授,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
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如果人
们能够耐心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
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
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一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吗?
据我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这种缓慢的,并巧炒地使每一种生物类型都能适应最为错综复杂的
生活条件的力量。
(摘编自《自然选择的证明》)
蚌埠市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蚌埠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
2?(3分)C
3?(3分)A
4?(4分)①从“达尔文主义”到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新达尔文主义”,再到综合进化理论“现
代达尔文主义”,达尔文进化论经历了三个时期。②“达尔文主义”时期进化论不断被修正
和完善,但没有被根本性动摇。“新达尔文主义”时期魏斯曼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
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并接受继承了进化论的主要方面。“现代达尔文主义”符合遗传学
机制,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并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每点2分,共
4分)
5?(4分)①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自然条件下,变异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其结果很难
确定,而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但却并不能否认存在生物的变异。
②缺乏发展的眼光:从达尔文主义,到新达尔文主义,再到现代达尔文主义,随着生物学的
发展,进化论也在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从而对生物进化作出更科学的解释。③该论调以
偏概全: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但不
能就此否定其整个理论体系。(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共4分)
6?(3分)B
7?(3分)B
8?(6分)①通过小说,寄托希望,希望能够打破封建社会的黑暗;②通过小说慰藉那些反封建
斗士,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斗;③不让青年被自己的痛苦寂寞感染,基调不能消极;④感受
到人间有读者,有人理解自己,感到喜悦。(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9?(6分)①《明天》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
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②只是耽
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③要想有“明天”,就要
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每
点2分)
10?(3分)E I N
11?(3分)D
12?(3分)A
蚌埠市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QQABIYyEogAAAhAAAAACAwnQCkEQkhCCAAgGhBAQMEIAiBFABCA=}#}
13?(8分)
(1)(单于)平素听闻李陵家的名声,李陵作战又勇敢,(单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
他显贵。(共4分,“素”“妻”“贵”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
(2)(李陵)到浚稽山停下扎营,和单于相遇,大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了李陵部队。(共4
分,“止营”“值”和“可”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
14?(3分)①敌众陵寡,伤亡惨重。②武器皆尽,粮食匮乏。③深入峡谷,被断归路。④没有
救援,战期较长。(共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15?(3分)C
16?(6分)
①用典。上阙借用韩世忠、谷城公、骊山母的典故,说明没有名人传授、神仙指点,依然可
以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表达了刘克庄希望统治者能够放宽尺度,不拘一格重用人才,解
救国家危难的愿望。
②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抒情手法之外,夹以叙事、说理,于诗中发表议论,直接表达作
者任人唯贤的观点。如作者频频使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
宏论高议,抒发任人唯贤的议论。如“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表达怀才不遇的愁
情,并进而通过“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边境紧张局势的描写,发出“有金汤便
可无张许”的反问,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③对比、反问。把张巡、许远等良将与“金汤”等自然条件进行对比,借反问语气强调任人
唯贤的重要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处答化用诗句亦可。“金汤”指坚固的防御工
事,《旧唐书·突厥传》中“朔方之它危,边域之胜负,制在一贤。”指出假如没有像张巡、
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这里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贤的重要
性。)
④设问。以“未必”二字起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举
韩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17?(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18?(3分)无从说起  不苟言笑(沉默寡言)  与日俱增
19?(3分)A
蚌埠市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QQABIYyEogAAAhAAAAACAwnQCkEQkhCCAAgGhBAQMEIAiBFABCA=}#}
20?(5分)
(1)父子关系(辈分有别、父子有别、亲子关系、父子之情、亲情表达等类似均可)(2分)
(2)示例:
放在(A)处比较好,因为《家族》章节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示例,论及了家
庭的多重关系,并谈到父子间因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父子关系是家族结
构里的主轴,放在《家族》后面承接自然。
放在(B)处比较好,因为《男女有别》章节讲的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家庭成员
内夫妇间的情感表达节制,而父子间的情感也是静默式的,讲完两性差异接着讲父子
关系(父子关系、亲情表达)顺理成章。
放在(C)处比较好,因为《血缘和地缘》章节里讲的“血缘”主要是指由生育所生发的
亲子关系,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力量,鲜有情感表达;父子关系是“血缘”关系
的重要部分,放在这个章节后合乎逻辑。
(选定位置并说明理由3分,分析上一章内容2分,放在此位置的合理性1分。只选定
位置,未说明理由不给分,说了理由,但选定位置忘了写,则扣1分。)
21?(4分)直到16世纪,在第谷出色的天文观测工作的冲击下,人们才逐渐放弃了这种观念。
22?(5分)①原句通过连续否定“不能………,不能……,不能……”,不仅能增强语势,强化观
点,而且形式整齐,节奏协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②原句以“一句话”作为停顿总结,停
顿的余味使前文否定的意味更强烈。③“决定”“必然”等词,态度坚决地肯定了结论,使
论证原句更有说服力。(满分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
23?(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蚌埠市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QQABIYyEogAAAhAAAAACAwnQCkEQkhCCAAgGhBAQMEIAiB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