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5 06:06:43

文档简介

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7月质量检测·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6
7
11
12
15
20
答案
B
C
D
A
A
C
B
1.【答案B(3分)
【解析】B项,“就能构建起文化自信”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的是“构建文化自信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
的土壤”,但并不意味着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弘扬传统文化就能构建起文化自信。
2.【答案】C(3分)
【解析】A项,“同时都具体论述了”说法不当,材料一未具体论述;B项,“已经不再适应人民文化体验的需求”
曲解文意,文中只是说“传统文化依托数字技术在内容互嵌基础上创新转化为符合人民文化体验需要的新模
式”,不能由此得出选项的说法:D项,“要做到交流互鉴才能提示数字文化建设水平”说法绝对。
3.【答案D(3分)
【解析】D项,只是说讲解国学礼仪知识,但并未指出是否运用了数字技术或手段。
4.【答案】文章呈总分结构。(1分)首先提出“在数字技术时代,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大力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心论点,(1分)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利用数字技术推
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分)
5.【答案】①拥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②拥有数字技术发展提供的多元平台和渠道;③国家层面的重视和
国家政策的支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答案】C(3分)》
【解析】C项,“被父亲逼若到集市上卖馍”理解不当,根据文中“家里已经连买油量盐的钱都没了,父母亲那么
大的年纪都还整天为生活苦熬苦累,他一个年轻轻的后生,怎好意思一股劲呆下吃闲饭呢?”可知,父亲并没
有逼着他去卖馍,是高加林自己决定要去。
7.【答案】A(3分)
【解析】A项,“突出了他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人”分析不当,不是与时代格格不入,是高加林因放不下颜面而
无法融入人群当中。
8.【答案】①看到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高加林为自己进城卖馍而后悔:认为自己从一个教师真正变成了一个
乡巴佬;②想到生活的严峻和父母的艰辛,不得不接受卖馍的现实:③想到父亲让他吆喝的嘱附,感到难为
情;④为了卖馍不得不让自己练习吆喝;⑤因担心遇到熟人又一次感到心酸:⑥想到现实和父母最终下定决
心到集上去。(每点1分,答出四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①理想与现实的对立。高加林对未来生活有无数梦想,但现实却是不得不回到农村,过庄稼人的生
活。②高贵与卑微的对立。高加林骨子里是清高的,他曾经是一个“高贵”的知识分子,但现实却让他成了自
认为很卑微的普通的庄稼人。③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城市的现代、富足文明,与农村物质的匮乏、劳动的艰
辛之间形成对立的双方。(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0.【答案】B、C、E(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参考标点: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
2023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7月质量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霄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澈发
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
h
个民族对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理性审视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有坚定信心和
发展期望。
构建文化自信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弘扬传统文化对捉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与灵魂,架起连接历史
与未来的精神桥桑。只有构建起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体系,并以此带领中国在国际舞
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培养出坚实的民族力量和强大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

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因此,我们要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数字时代步伐,推动文
化创新,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李凤亮、周梦琛《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
材料二:
在数字技术时代,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用数字技术整合优势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
秀基因,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能够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彰显中华民
族文化自信,而且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战斗力。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源自传统美德、道德价值观等内在精神,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文化内容形态的全新阐释,在传统的讲故事之中融入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影视等多种现代媒
体元素,使讲述内容可视化、形象化,便于群众理解,感知。数字化叙事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是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再创造再阐释的过程。传统文化依托数字技术在内容互嵌基础
上创新转化为符合人民文化体验需要的新模式,连接过去与现在。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
魅力,可以推动不断产生内涵丰富、持久传承的传统文化精品,通过共享、共情、共鸣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在保持经典的同时更具现代感染力和吸引力。
丰富创新和转化的技术手段,增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
各种新蝶体应运而生,改变了信息的呈现,传达和展示方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
多元化的平台和渠道。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数字技术,通过赋能中华传
统文化优势资源要素的内在机理,不断衍生出传统文化表现的新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
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可以实现一种“超文本叙事”,人们可以通过视频平台,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来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虚拟”与“互动”强化以影像为中介的联结,可以突破彼此互动的
地域性空间,构筑跨越时间、空间的无限交互连接。可见,数字技术延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发展空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信息共享,提升传播速度,拓展传播空间,凸显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推进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血脉和灵
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国运兴盛的原动力。从《国家“十二五”时
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到《关于推进实苑国家文化数字化
战略的意见》提出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
字中国,实范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资源数字化到生产数字化再到
传播数字化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提出新要求。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可以持续扩
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世界影响力。应借助数字技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新场域、新渠道,实现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信息量大、
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
对于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来说,既要坚持扩大开放,又要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既要
坚持交流互鉴,又要坚持独立自主。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
合,加强交流与合作,创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数宇文化产品,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
让更多中国数字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明,激发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摘编自林丹《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1.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架起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从历史走向未来、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必须传承优
秀传统文化,方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B,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因此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弘扬
传统文化就能构建起文化自信。
C,传统美德、道德价值观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源泉,应利用数字技术让广大群众
理解和感知这些内在精神。
D.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包括资源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数字化,传播数字化能让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