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藏拉萨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5 06:26:39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拉萨市高中六校期末联考
高 二 年级 地理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 000余种,恩克斯堡岛地面碎石遍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设计寿命较短的直接原因是 (  )
A.内陆地区不便船舶进入 B.内陆雪层不断积累
C.内陆地区常年风力强劲 D.纬度太高,气候太冷
2.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B.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C.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D.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3.恩克斯堡岛上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岩石崩解破碎明显 B.冰川融化,流水侵蚀作用强
C.基岩裸露,冻融、风化作用强 D.岩石裸露,风力侵蚀作用强
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4.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流速快,含沙量大
C.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D.流量大,航运发达
5.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
A.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B.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C.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D.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浅水湾”滩床宽阔、水清沙细、波平浪静。2019年9月下旬当地连续出现晴好天气,吸引不少游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游客9月23日在甲地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
A.东北方 B.正东方
C.东南方 D.正南方
7.在图示区域所属省级行政区,游客还可以领略到
A.白山黑水,工业摇篮 B.山海神韵,孔孟之乡
C.山海相依,东方之珠 D.烟雨江南,吴侬软语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
A.18℃ B.22℃ C.28℃ D.32℃
9.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性质
C.地形起伏 D.海陆差异
10.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气压带风带是(  )
A.东南信风 B.东南季风
C.盛行西风 D.副热带高压
11.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断裂下陷 B.火山作用 C.冰川作用 D.流水作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四题。
12.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其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14.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是( )
A.径流量丰富,有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有利于发电
15.日本IT工业集中在九州岛,该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③处的山脉是
A.阿巴拉契亚山 B.德拉肯斯山
C.大分水岭 D.安第斯山
17.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A.好望角 B.苏必利尔湖 C.富士山 D.大堡礁
18.该国东侧的洋流是
A.莫桑比克暖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日本暖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6分。)
1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20分)
福建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省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厦门市鼓浪屿、福建土楼、南平市武夷山、泉州市清源山、福州市三坊七巷等国家级 5A 景区。福建土楼现存土楼 23000 多座,主要分为客家土楼和闽南(原住民)土楼,客家土楼强调公共性(连廊式),闽南土楼强调私密性(单元式)。客家人相传是西晋到南宋年间大批北方汉族贵族因战乱避祸迁移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称为"客家",以区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同时,唐宋以来福建部分地区的农民也随着商船队进入南洋地区,掀起了南洋贸易和移民的高潮,这是今天东南亚地区华人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图为福建省主要旅游景观分布图。
描述福建省景观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说明地形在福建景观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形成中的作用(6分)
分别从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福建不同风格土楼的形成原因。(8分)
请解释东南亚华人祖籍地多位于福建的原因。(6分)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位于北疆的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艾比湖平均水深仅1.4米,约2/3水域面积水深小于1米,最深处不足3米。图a示意艾比湖流域示意图,图b示意艾比湖周边示意图,图c为艾比湖旁边的晒盐田。
(1)简述艾比湖面积缩减速度快的原因。(6分)
分析b、k两河河口三角洲位置自1966年至今的变化趋势。(12分)
(3)分析艾比湖建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绝密 ★ 启用前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拉萨市高中六校期末联考
高 一 年级 地理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答案】1.B 2.D 3.C
【解析】1.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设计寿命较短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内陆地区,雪层不断积累,科考站会被积雪埋没,B对。与内陆地区不便船舶进入、常年风力强劲、纬度太高,气候太冷无关,A、C、D错。
2.读图,罗斯海北部有山脉阻挡,极地东风的影响小,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不是主要原因,A错。地表多碎石,不利于建筑施工,B错。与直接临大洋区域相比,罗斯海海域较小,C错。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风浪较小,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D错。
3.恩克斯堡岛上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基岩裸露,冻融、风化作用强,C对。气候变暖,冰雪融化,不是岩石崩解破碎的主要原因,A错。径流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B错。是因受冷受热不均,岩石风化形成,风力侵蚀不是主要因素,D错。
【答案】4.C 5.B
【解析】4.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等,水位季节变化大,A错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多冻土分布,上游流速快,含沙量小,B错误。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有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形成夏汛现象,C正确。沿线经济落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不发达,D错误。
5.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B对。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水流急,不表示流量大,A错。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不能表示流量丰富,C错。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流量大,没有大量海水倒灌,D错。
点睛: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等,水位季节变化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多冻土分布,含沙量小。河流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有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形成夏汛现象。
【答案】6.C 7.C
【解析】6.9月23为秋分,太阳日出正东,日落正西。但甲处海拔低,向东观察日出会被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地遮挡,只有日出过后一段时间,太阳高度角较大时才能看到太阳,此时太阳已位于东南方向,C项正确。
白山黑水,工业摇篮指的是东北地区;山海神韵,孔孟之乡指的是山东;山海相依,东方之珠指的是香港;烟雨江南,吴侬软语指的是江浙一带。由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香港,C项正确。
【答案】8.A 9.D 10.D 11.C
【解析】8.根据经纬度,M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山区,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海拔升高,气温呈下降趋势,M气温应低于20℃,最有可能是18℃,A对。B、C、D错。
9.根据等值线数值,大陆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是南半球夏季。甲地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气温较高,大于25℃。乙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气温低于20℃。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差异,D对。两地纬度位置相似,地形起伏小,不是气温差异主要原因,A、C错。甲地不受洋流性质影响,B错。故答案选D项。
10.结合上题,图示季节南半球是夏季,圣地亚哥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副热带高压,D对。该地不受东南信风影响,A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C错。东南季风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季风区,该地位于大陆东岸,B错。故答案选D项。
11.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海水侵入,形成峡湾,C对。断裂下陷、火山作用 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峡湾是外力作用形成,A、B错。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V形谷,D错。故答案选C项。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答案】12.A 13.D 14.D 15.B
【分析】12.日本的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本洲岛屿南部以南的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故全部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是北海道,即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原因是利用使得的海运进口原材料和输出工业产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该题的题干中有“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的信息,因此可知日本水能资源比较丰富,落差大,利于发电,D正确。因为其多山,落差大,所以不利于航运,故A错误。濑户内海沿岸处于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背风坡,全年降水较少,所以B错误。日本的河流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气候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所以冬季无断流现象,故C错误。正确答案选D。
15.IT产业为高科技工业,其区位条件要求环境染污小,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发达。①③⑤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日本的气候、河流、工业分布等。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熟记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16.C 17.D 18.D
【解析】16.30N,150°E处为海洋,根据该国的经度位置和地形剖面图分布判断为澳大利亚,则该纬线为30°S.③处的山脉是大分水岭,C正确。故选C。
17.属于澳大利亚的是大堡礁,D正确.好望角位于南非,苏必利尔湖位于北美,富士山位于日本。故选D。
18.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该大陆东岸为澳大利亚暖流。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本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答案】19.【答案】(1)分布广泛,呈东北-西南向条带状分布,有西北、中部和东南沿海三带。西北部和中部为东北-西南向山地,山地和生态景观旅游资源丰富;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海岸曲折,人口稠密,人文景观和海滨生态景观丰富。
(2)福建远离中原;北方移民(客家人)深入南方少数族裔之地,为求集体防卫,因此土楼强调公共防御属性;福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形崎岖;人口分布集中于部分河谷和山间平地,为防相互干扰,土楼私密性强。
(3)历史上福建耕地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人口外迁规模大;东南亚离福建较近;临海,海岸曲折,商贸港口多,往来航班多,到东南亚方便。
(4)冬季;古代海运主要依靠风力航行,东南沿海冬季盛行北风,夏季盛行南风,因此,冬季向南航行正好顺风,且此时海上风浪小,台风威胁少。
【详解】(1)福建省景观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描述可以结合图示从整体分布及特殊分布综合归纳。根据图示可知,景观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并由明显的三个集中分布条带,即西北、中部和东南沿海分布带,其中,西北部和中部受武夷山等山地影响,多为山地和生态景观旅游资源;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人口稠密,人文景观和海滨生态景观丰富。
(2)根据材料,福建两种土楼分别是客家土楼和闽南(原住民)土楼,客家土楼强调公共性(连廊式),闽南土楼强调私密性(单元式)。其中,客家土楼的公共防御较强,这是因为客家族当年避战乱到此地,为防御外敌集体防御而形成此风格;闽南土楼强调私密性则是源于福建山地、河谷隔断了区域联系,为防相互干扰,土楼私密性强。
(3)东南亚华人祖籍地多位于福建与历史及福建区位相关。历史上福建人多耕地少,为谋生计外迁人多;福建临海且距东南亚较近,海运便利,与东南亚交往多,到东南亚方便,故外迁人口多到东南亚。
(4)历史上福建农民前往东南亚的季节多在冬季,这与古时航运条件及气象条件有关。古代海运主要靠风力航行。受季风气候影响,东南沿海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福建农民前往东南亚基本是向南航行,冬季正好顺风,且冬季海上风浪小,台风威胁少。
【点睛】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答案】20.【答案】(1)入湖水量迅速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水浅(湖盆浅宽);湖底地势开阔平缓。(答其中3点)
(2)b河(河口三角洲):艾比湖水位下降,(2分)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2分)三角洲位置前移。(2分)
k河(河口三角洲):沿途取水剧增导致河流水量锐减,(2分)搬运作用显著减弱,(2分)三角洲位置后退。(2分)
(3)(艾比湖为)内流湖,盐度高;(2分)湖边地势平缓,易挖掘盐田;(2分)位于西风带,刮风日数多,位于山口,风力强;(2分)地处内陆,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2分)
【详解】试题分析:
(1)新疆深处内陆,气候干旱,加上人们生产生活用水,使得入湖水量少,同时蒸发旺盛,造成艾比湖面积迅速缩减。另外,湖盆较浅,湖底地势开阔平缓也是湖泊面积减少迅速的原因。
(2)艾比湖水位降低,b河入湖口随之向盆地中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k河水量减少,在流向湖泊的过程中消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内陆湖,湖水盐度高,有晒盐的原料;地形平坦,有晒盐的地形条件;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并且多大风,是晒盐的气候条件。
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